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人群安全研究的艰巨性 精选

已有 5513 次阅读 2015-1-3 13:49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群安全

说说人群安全研究的艰巨性

 

北京《新京报》提出的十问,让我们专业消防工作者非常不满。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有人试图煽动民意,简化科学,试图用问责制和人祸论来干扰调查工作进展。按照以往的规律,只要民意认为是人祸,结果往往是“责任事故”(人祸的另一种说法),而真相就被牺牲了。显然那些记者对与人群安全科学所知甚少,我来说说人流管理与灾难控制的艰巨性。

人流管理是一门崭新的科学,大约1996年,John  Fruin才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了一本书《Pedestrian Movement》,开创了人群流动的研究,他提出的FIST模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恐慌发展模型,导致群体恐慌或群体灾难的要素是有Force(力量),Information(信息),Space(空间),和Time(时间)。大约2011年美国才出版第一本人群科学的专著《Pedestrianand Evacuation Dynamics》,就在2014年,英国才出版一本《Introductionto Crowd Science 》,算是给人群科学进行了接生工作。为什么人群科学出现那么迟?因为你不能拿人体作实验(违反实验伦理学,风险和成本太高),有用的数据实在太少了,而且很多都是常规流动下取得的数据,不能用来预报灾难。即使在计算机模拟技术大发展之后,人们对于发生踩踏的人流现象认识也是非常粗略的。在2001年,德国的数学家提出恐慌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重现了成拱现象(即Arching Behavior,其实就是两个人拼抢出口,发生拥塞的现象)。该数学模型其实就是人体阻力模型,该模型是猜出来的,也和中国十几年来校园踩踏规律相契合。这些60多次的校园踩踏,大部分集中在秋冬两季相匹配,说明这个假设是非常合理的。由于秋冬换季,人们添加衣物,所以人体阻力增加,这时候如果还是像春夏那样打闹,产生的局部人流密度确实可以产生群体恐慌,进而引发群体踩踏的结果,这种解释可以解释校园踩踏的80%。还有一些踩踏现象,那纯粹就是意外了,比如栏杆倒塌,海绵垫子倒下,“鞋子掉厕所”,“鬼来了”,这些非常微小的触发事件,与人群的恐慌情绪(往往与环境的黑暗有关)发生共振,激发了人群的恐慌潜力,于是人人拼抢逃生,每个人的逃生都是在杀人,每个人的抵抗都是在害人,所以产生群体伤害。这种现象与人群的心理状态(比如当时有人死,所以“鬼”是正常的联想),很少发生,可是有规律,有苗头,我们的舆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扣以人祸论的幌子,压制了对人群安全的正常调查和研究,这是中国发生60多次校园踩踏,却无法得到遏制的重要原因。每一次教训,都被惩罚替罪羊给掩盖了,这些煽动人们仇恨他人的记者,对人群安全科学一无所知,只知道通过问责制和人祸论煽动民意,是掩盖真相,抵制教训的罪魁祸首。

美国的人群科学成熟很晚,中国又如何?更不堪一提。2008年,自从范美忠正常的逃生行为被举国批判以后,中国的逃生研究实在可怜,还不如香港的SML的研究成果。大家都拿软件研究一下人群的动力学,就算人群研究了,可是人群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灾难,研究灾难就需要群体心理学,可是群体心理学因为是心理学,不算工程,也很难算科学,所以研究者几乎没有。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在美国研究人群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英国和德国比较多一点,因为可以通过设计咨询获得回报,中国情况不熟,但实在找不出比较全面的专家。中国虽然发生的群体灾难很多,但都被人祸论所压制,谁也不敢研究,老百姓口口声声要真相,可是又害怕真相,只要“让领导先走”,以骂政府出气为借口,抵制对事故真相的研究,这种叶公好龙的态度,怎么能够吸取教训呢?

有专家就可以正确预报人流规律,防范群体踩踏了吗?在国外,主要是消防队伍从事人群管理,可是中国的消防没有职业化,更不能保持足够的专业队伍。到现在,虽然有关方面不承认,中国消防首先的职业是军人,其次才是兼职搞安全,他们能够有充足的精力积累安全经验,有充分的机会走进校园从事安全科普吗?说句老实话,中国消防是挂着消防名义的救火队,除了救火,在救灾、急救、抢险等工作中,都是以次要的角色出现,承担微不足道的工作。中国消防得不到重视,中国的安全水平可想而知。正是因为从未有过认真的调查和研究,所以在我国形成了一种惯性,凡事故都是人祸,没有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把事故的每一个环节都搞清楚,而不是匆匆结案,枪毙了事。在消防领域,中国枪毙了太多的无辜者(5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用枪毙对待失火的,谁说中国不问责?是问责过度,认识不足),这些无辜者大多是因为消防制度的不足而被枪毙的,理由很简单,纵火也好,失火也好,仅仅是对灾难贡献20%,成灾需要消防制度的配合才能完成。现在我们不敢研究制度的问题,或者没有实力看出制度的问题,所以拿当事人遮掩,这种态度实在让人很无奈。昨天发生在哈尔滨的大火暴露的问题(1983年哈尔滨曾经发生过大火,所以这一次大火也是有气候贡献的,因为大火有30年的周期性),中国消防制度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只不过大家不愿意面对罢了。你有一千种理由,我只知道一点,就是我国的消防制度和欧美日相比非常不合理,消防在中国得不到起码的重视,这是大国崛起的主要绊脚石。

在新一轮气候变化面前,中国面临着此起彼伏的社区大火(湖南云南是重灾区)和难以克服的群体灾难(北京上海是重灾区),消防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已经到了不能跟上GDP发展水平的地步。我只不过想提醒有关方面的注意,改革消防制度,提高安全水平,是提高全民素质,大国崛起的唯一途径。没有现代化的消防制度给人们提供安全保障,中国梦不过是黄粱梦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856073.html

上一篇:小议在群体灾难中缺席的中国消防
下一篇:说说人群动力学常识
收藏 IP: 73.200.189.*| 热度|

21 李健 王智文 黄永焯 武夷山 徐晓 洪海云 李佳苗 刘立 李伟钢 秦健勇 代恒伟 宋泽阳 侯沉 蒋永华 董侠 康建 马建敏 肖重发 赵凤光 xchen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