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交通的消防秘密
昨天突然冒出一篇新闻《同样是大城市,为啥北京的交通比巴黎东京糟糕那么多?》,通过卫星照片,分析北京的交通问题,看上去合情合理,就是不够深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这里借用他的题目,谈一谈北京交通问题的历史、文化与消防,以及背后的地理、气候和技术考量。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交通规划问题,有着消防的贡献。看得见的是技术,看不见的是文化,北京的交通问题其实中国古代的消防文化特色之一。
图0. 北京的交通难题,来源于我们的建筑文化。
1.北京交通问题的由来
北京城是谁干的?虽然北京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燕国(燕京)和幽州,但北京城的主体部分,是忽必烈汗在至元四年(1267年)下令建设,在原金中都城东北建大都新城(又称北城),让精于《周易》及邵氏《经世书》的儒家门徒刘秉忠担任总规划设计师,从儒家的《周礼》原则出发,沿袭汉代闾里制和隋唐里坊制的某些经验,把城市居民的基层社区单位“坊”,由原来金中都城的62个,扩充到南北两城共112个。
所以,北京最早的交通规划,是刘秉忠在忽必烈的授权下设计的,有着当时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的综合考量。
图1,忽必烈汗与他的元大都
2. 北京建城的文化背景
为何北京城是方形的?因为中国古代的世界观是“天圆地方”,所以地面建筑从来都是方形的,最典型的是周礼所指定的城市规划,除非某些特殊建筑和天有关,如唐代的明堂天堂,明清的天坛等建筑是圆形布局。另外北京的城市规划有一条中轴线,如果仔细延伸下去,可到达开平(也就是元上都),两者都是刘秉忠设计,其设计思想来源于曹操设计的邺城。
图2.我国城市规划的源头是《周礼》,曹操创建了邺城中轴线的城市布局。
3. 北京建筑文化的由来
研究北京交通问题的人,大多发现北京城市规划难以深入分割,表面上这是各单位的保守和封闭性,“天子脚下人人是大爷”的传统文化,实际上这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中国古代的工匠没有掌握石材技术,按照梁思成的说法,我国古代工匠没有掌握垫灰技术,所以搭成的石头建筑往往因为受力不均而崩塌,最典型的例子是古代南越最长寿的那个家伙(南越王赵佗)的墓葬,最好的石头居然熬不过2000年的考验(希腊的石材建筑就没问题,如雅典的神庙),因为古代工匠没有掌握石头建筑的施工技术。所以,中国建筑清一色的是木构建筑,木构建筑不耐火,所以在北方寒冷干燥的地区,发展成了合院文化,因为没办法向空中发展,只好大家比面积,所以很多王府建筑,横跨一个街区,这是中国的建筑文化造成的。你怎能破坏它的整体性呢?现在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了。
图2.北京的四合院文化是应对木构建筑火灾问题的被迫选择。
4. 北京建城的消防考量
另一方面,由于木构建筑不耐火烧,尤其是容易蔓延,所以需要隔离。北京城的胡同,原来都是火巷,是为了城市防火隔离的目标而设计的,根本就没有考虑交通疏散的问题。为了避免金中都动辄烧毁万家的大型火灾,元大都在一开始就设计了384条火巷,这一点,我另文分析,这里不再重复。
图3.北京的胡同最初是为了防火而设计。
北京由于皇权的存在,可以自行规划消防设计,牺牲的自然是交通问题。南方建筑没有皇权,但是也需要管理消防问题阿,比如温州的防火墙,徽州的火巷(避弄,备弄,火弄等说法),与北京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防火。
图4. 温州朔门街防火墙和歙县郑村和义堂火巷
顺便说一下,北京故宫有一些防火檐、防火亭和隔火巷,明代皇帝(一时想不起名字)和雍正都注意到故宫的火灾蔓延问题,联想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阿房宫火灾问题(秦代没有注意到建筑的防火隔离,所以“大火三月不绝”,为什么不绝?因为没有隔离),在故宫内部也设计了防火檐(墙)和防火巷。可惜咱游故宫的时候,还不懂消防,所以没有照片可以展示。
5. 北京建城的地理气候
我一直发现,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气候特征(高温潮湿),中国古代的火灾问题具有集中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而且是每30年集中发作一次。北京规划的时候刚好是暖相气候高峰年(忽必烈的时代比现在暖和,即中世纪温暖期的末期),所以需要对城市大火问题加以特别的关注。之所以需要对被动防火环节加以特别的重视,是因为主动灭火的技术不行。查《中国消防简史》和《中国消防通史》,中国古代的消防设备及其简陋,除了戽斗和勾叉是本地发明以外,其他都是引进的。可以说,中国古代只有救火,没有消防,真正的消防也是1902年之后才有的,到现在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现代消防体系。这个话题不够和谐,但确实是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也是地理和气候条件共同决定的结果。这个话题太大,几万字也论证不清,这里就“讳忌去医”吧。
靠着北京优秀的城市规划,北京的自发性救火队伍(城南救火会)在道光末年才诞生,比天津晚了整个3个气候周期(严格说是183年),你能说胡同防火没有用吗?既然北京胡同是为了防火而设计,你就不能指望他们能够用于快速的城市交通用途。
总之,北京的交通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不就是破墙开道,加速流动么?可是这种破坏建筑文化的行为,有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城市火灾问题和文化遗产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迁都,其次的办法是完全改变城市的定位。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北京作为首都的任何理由早已不存在了。唯一的阻力,是人们思维的惯性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平心而论,古都还是保留在古代比较好,如奈良,符合古建防火的消防原则。我只关心古建保护和消防文化,其他都不是我的考虑内容。
附录:北京胡同的消防密码(部分内容已发表)
北京胡同的消防密码
引言
今天的北京城是在金代中都(南城)和元代新建大都(北城)基础上形成的。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在原金中都城东北建大都新城(又称北城),让精于《周易》及邵氏《经世书》的儒家刘秉忠任规划设计师,从儒家的《周礼》原则出发,沿袭汉代闾里制和隋唐里坊制的某些经验,把城市居民的基层社区单位“坊”,由原来金中都城的62个,扩充到南北两城共112个。按元代成书的《析津志》记载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到明代,北京的火巷只剩下东城明时坊仍然保留了一条火巷。同时,胡同从原来的29条,增加到459条,可见原来的火巷被改称胡同了。今天,胡同已经是北京的建筑文化特色之一。到底有多少胡同呢?文献来源不同,结果也不同。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有1800多条;民国时期还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之初统计时发现有2550多条。至今北京有街巷名称的大约有4000多条(包含街巷和胡同)。
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学术界对“胡同”一词含义和来源的解释以下几种:
1. 水井:在蒙古语、突厥语、满语中,水井一词的发音与胡同非常接近。1978年,语言学家张清常先生提出胡同即蒙语“水井”,在历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进而成为街道的代称,由此产生了胡同一词;
2. 元朝时遗留的名称:蒙语将蒙古人居住的地方称作“浩特”,如呼和浩特和二连浩特。明代建立后,称蒙古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即街巷)也称为“浩特”,后来“浩特”演化为今日的“胡同”,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为什么元代不叫胡同,而明代以后才流行胡同呢?
3. 有人认为,胡同即“胡人大同“,认为胡同一词是元朝时政治口号“胡人大统”的简化版。这种说法非常牵强,因为元代人用火巷多,而胡同少,似乎没有特意宣传的意味。
4. 还有学者提出,“胡同”一词最早来源于女真语(满语)中的“霍通”。女真语把“聚族而居”表达为“霍通”、“火瞳”等词。由于女真语和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所以,在蒙古族人建立元朝以后,“霍通”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汉族人译成了“胡同”。
5. 王越先生认为,胡同的起源与水井无关,“胡同”是辽金以前,在北京宣南地区就已经存在的土语方言。既然他发现了元代之前的旧有说法,似乎考证方式更专业,笔者同意这种说法。
在这里笔者无意继续考证胡同的来源,而是从火灾气候的理论和常识,来认识元代大都城为何要设计火巷的消防问题。
北京的火灾历史
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宋金时代的城市生活面临着周期性的社区火灾问题。表1所示为不同气候周期下的火灾形势。由于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南方杭州的火灾是周期性的,北方燕京的火灾也是周期性的。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的城市大火?除了气候的周期性之外,关键是当时的建筑虽然有瓦,但用砖不多,仍然对火灾很脆弱,如图1所示。不过,1215年蒙古政权攻占中都过程中,烧毁了皇宫,打破了北京的火灾周期。但在1267年附近的暖相火灾形势面前,元大都的设计者不得不考虑城市规划中的防火间距问题。
表1. 不同气候周期的火灾形势。
| 南宋(临安/杭州) | 金(中都/北京) |
1140年,暖相 | 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一月五日,临安府 (今浙江杭州)发生大火,蔓延六、七里地远,烧毁10000多家。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十二月甲午 (公元1133年1月15日),行都再次发生大火。烧毁了吏部、工部、御史台。把官府、民房以及军事设施统统烧尽,到一月十六日早晨火才熄灭。南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二十三日,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发生火灾,烧毁民房几千家。南宋高宗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二月,行都(今浙江杭州)屡次发生火灾,烧毁1000多家。同年十二月,行都又发生大火,烧毁10000多家,有的人被烧死。 | 金皇统九年(1149年)乙丑,燕京(今北京市)大火,屋宇一空,死三干余人。金主以失火及不救火罪斩二百四十三人。
|
1200年,暖相 | 嘉泰元年(1201年)三月二十八日,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大火,整整烧了四天,烧毁御史台、司农寺、人史局、军头皇城司等重要建筑,延烧五万八千零九十七家,烧死五十九人,踏死不计其数,城中庐舍,十毁其七,受灾十八万六七三百人。嘉泰四年(1204年)三月四日,行都(今浙江省杭州市)大火,烧毁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六部,右丞相府、制敕粮料院、亲兵营、修内司,延及学士院、内酒库、内宫门门庑。把朝廷中的省、部、府、院基本上都烧光了。同时,还延烧民居三千七百余家。 | 金卫绍王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四月二十日,燕京大悲阁发生火灾,连续烧了5天,蔓延烧毁10000多家。 |
1230年,冷相 | 绍定四年(1231年)九月三日,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发生南宋建都以来最大一次大火,从御街中瓦后李博士娼妇家烧起,自北向南一直延烧到五十多里外的前湖门方家峪山上。宗庙百司,包括三省、六部、御史台、秘书省、玉蝶所,一夜间焚毁殆尽。嘉熙元年(123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临安发生特大火灾,烧十小时。《宋史·五行志》记载此役烧三万余家,《资治通鉴后编》和《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六十九》记为烧民庐五十三万。 |
|
在宋代城市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除了卷首的荒郊野外和近郊开始的地方有一些茅草房屋之外,整幅画卷的建筑几乎都是土坯墙瓦屋面。由于当时的土坯墙没有很大的载荷能力,所以通常比较低矮,室内天花板必然也低,于是室内达到轰燃的速度比较快,因此救火不方便。越巫曾经向汉武帝建议“高屋防火”,有着相当深刻的防火考量。通常草屋便于通风,所以可以低矮,改成瓦屋之后,一定要“邃宇高堂“,才能避免快速达到轰燃的危害,也可以避免通风不畅的毛病。这种局面,很可能是当时的河南森林破坏严重,开封主要烧煤做民用燃料,缺乏燃料,就不能大量制砖了,而汴河交通方便,可以提供廉价的木材。
图1.《清明上河图》中城市房屋以瓦屋面为主既有技术发展原因,又与“栋宇密接”的城市环境防火问题相关
图2.清代的《清明上河图》中,瓦屋的设计就不再拥有草屋的低矮特征,高屋便于防火。
相比之下,清代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图2),就反映了清代的砖瓦建筑,和宋代占地面积大,却相当低矮的土墙瓦屋相比,显然有砖有瓦的建筑更防火,失火以后达到轰燃损失的时间更长,更耐火。
为了应对暖相气候带来的火灾问题,宝佑五年(1257年)八月十八日,宋理宗召右本相兼枢密使陈元凤商议消防治理事宜,当时批准了临安府上奏的关于房屋保持两丈间距的意见。宋理宗批准的两丈宽度是否在杭州得到贯彻,我们没有记录可以检验。可是这一防火间距,被运用到元大都的建设过程中。宋代一尺31.4厘米,一丈3.14米,两丈就是6.3米,刚好符合元代大都的火巷宽度标准。那么,元大都的火巷有多宽呢?1964年至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共同勘察了元大都的城垣、街道、河湖水系等遗迹。 勘察发现,新城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火巷宽约6米至7米。也就是说,1267年的元代大都建设过程中贯彻了 1257年宋理宗批准确定的两丈宽防火间距。
元代火巷的消防特征
一般而言,火巷具有的防火特色是:防火隔离,逃生通道和救火便利。元代火巷至少有2丈宽,满足防火隔离的需要。作为救火便利,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火巷。从大街到达民居,非常方便,符合现代社会的救火便利,虽然元代完全没有专业的救火队伍。通常火巷两边有墙壁阻隔,形成了受到防火墙保护的安全逃生通道,按照《逃生学原理》中的定义,这是ExitAccess(出口到达),可以在火场坚持得久一点,虽然当时的设计者对逃生的要求完全忽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关于火巷的宽度和笔直设计,过去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由于元代的马上文化,元朝在规划时,没有采用传统的窄巷和胡同作街道,而是选用更宽、更直、更有利于车马进出的火巷。从生活的便利角度来说,似乎是合理的。然而有多少人进出家门需要车马呢?显然,这种解释有些想当然了。是防火的需要,导致火巷的最低宽度。那么,什么样的火灾气候,导致人们在设计街道宽度时需要考虑防火间距呢?暖相气候,风大助蔓延,需要使用防火墙或防火巷来对抗火灾。对此,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火灾发展特征和消防对策找到线索(如表1/2所示),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找到气候变化的信息。
元代建都的气候线索
元代本来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可是他们这些马上民族到达中原地带,也开始作原材料贸易,比如竹木交易。元初,元政府每年都要砍下大量竹子进行官民贸易。1267年,批准怀孟(今河南沁阳)等路官司竹监;1285年,罢司竹监,采取官民两便的自卖纳税;1286年,在黄河北岸的卫州(今河南汲县)增设竹课提举司,统筹河南、湖北区域竹货贸易,复由陕西抽调官员前往协助办课;到1292年,黄河流域的竹资源渐告枯竭。时丞相完泽上奏:“怀孟竹课,频年砍伐已损,课无所出,科民以输,宣罢其课,长养数年”。迫于现实,忽必烈遂下令停止沁阳一带竹课。也就是说,从1267年到1292年的25年间,元政府对竹木贸易进行课税,赚了不少钱。
通常北方的竹子需要暖相气候才能顺利生长,竺可桢先生在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竹是亚热带植物,因为华北变冷所以竹子北限南移了3度左右,从而使广大地区不适合竹的生长,故竹资源锐减乃至消失。竺可桢据此得出的结论是14世纪全球变冷导致华北竹林消失,而反驳者根据《北游录》中记录“卫辉、淇县多竹,摄政王剪竹沥,除课民剪,每巨竹可沥十斤”,否定了他的结论。显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影响竹林兴衰的气候变化周期,远远比他们认为的要小,其实只有60年,因此如果你在不同的周期,看到不同的竹林兴衰效果,以此来判断该世纪的暖相和冷相,当然是不妥的。元代之所以能够在北方对竹子征收25年的交易税,这是因为火灾气候的30年暖相周期刚好覆盖该时段。
元代之所以能够征服南宋,当时的气候的是暖相气候。 1257年,宋理宗同意杭州的防火间距定为两丈,当时是典型的暖相气候峰值,所以火灾难以控制,只能通过防火间距的方法来控制,这是典型的暖相气候应对措施。可是到1286年的马可波罗到访杭州(行在,Kinsai or Kinsay)的时候,气候已经转冷,所以马可波罗看到的防火措施主要是禁火、停水、和遮荫哨所,这三样都是冷相气候下社区防火的应对措施,所以当时的气候一定是冷相。那么,还有什么证据呢?皖南旌德县尹王桢研究《法制长生屋》,影响了中国民间建筑近700年。而他1295年提出《法制长生屋》的目的,不过是防火(冷相火灾应对措施),不是防蔓延(暖相火灾应对措施),所以当时的气候是冷相,这是从农学家王桢的眼中得出的结论。从马可波罗和王桢两者眼中的防火措施,我们可以认为,当时的气候是冷相,所以元代的竹林也无法成长,终于达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临界点,于是忽必烈不得不停止竹监司的运作。后来华北的竹林有所恢复,从另一方面证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只要竹林的生长温度条件满足,竹林依然可以在华北生存,这不是人类的贡献,也不是长期的灭绝,而是气候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有人也许不信,这里说的只不过是两个片段,凭什么认为气候是60年的周期性变化呢?如果我们眼光长远一点,就发现宋代的气候是非常有规律的,光从火灾和火政的常识我们就可以识别宋代以降的气候周期性,如下表所示。
表2. 不同气候周期的防火措施
年代 | 气候特征 | 消防对策的气候特征 |
960 | 暖相 | 955,周世宗柴荣提出增加开封的防火间距,是暖相消防措施。 |
990 | 冷相 | 989,陈希夷(陈抟)提出“慎火停水”,是典型的冷相消防措施。 |
1120 | 暖相 | 1016~1023,曹克明教以陶瓦,防点火,也是防蔓延。 |
1060 | 冷相 | 1056年,汴京望火楼出现,导致“狄青夜谯“。1060,叶康直光化火瓦,周湛襄州消防执法,陈希亮治鄂州“红衣老人“。这些都是冷相消防措施。 |
1090 | 暖相 | 1089,苏东坡裁撤军巡铺,疏浚西湖,防火用。裁撤消防是因为火灾少,气候潮湿,所以是暖相。1097,《营造法式》发行,提出望火楼的设计标准。 |
1120 | 冷相 | 1111~1118,杭州人史徽,教烧瓦替代茅草修屋。 |
1150 | 暖相 | 1158年,福建延平府胡舜举首创水铺。 |
1180 | 冷相 | 1177,宋孝宗《防火诏书》。1177,赵善俊武昌火巷。 |
1210 | 暖相 | 陆游担心雨水多,济公拯救慈恩寺,1210年,温州消防义社出现,1211年,大悲阁大火。1219,开封气候干旱,发布”京师失火法“。1212,伦敦大火烧死3000人,是最典型的暖相火灾。 |
1240 | 冷相 | 1229年,徽州袁甫预防火灾奏议。1241,赵与?创办防隅军兵、潜火军五万人。两者都是冷相应对措施。 |
1270 | 暖相 | 1257,宋理宗批准两丈(6.28米)宽的防火间距。1271,静江(桂林)望火楼。1263,镇江府学渊堂“凿池蓄水,以备不虞”。防火间距是最典型的暖相应对措施。 |
1300 | 冷相 | 1282/1291,海鳅兆火。1286,马可波罗拜访杭州。 1295~1300,王桢写作《王禎农书》,完成於1313年。 |
1330 | 暖相 | 1323,《大元通制》“民间失火,坐视不救”。1328年,《总管府令民防火》“于诸门列瓮贮水以防火。 |
1360 | 冷相 | 朱元璋“高树墙,广积粮,不称王”是典型的冷相应对措施,1360,京师大饥疫。1368,京师火灾,八方水旱。典型的冷相气候 |
1390 | 暖相 | 1397,朱元璋颁布《大明律》. 1395,徐便,开原水井为救火。1403年,北京得名。 |
1420 | 冷相 | 1425~1435,“禁中不得举火,虽阁老亦退食于外。”禁火是最典型的冷相防火应对措施。 |
1450 | 暖相 | 1451,烧荒失控,烧毁民居无数。只有暖相气候才容易烧荒失控。 |
1480 | 冷相 | 1472,《大明律》对放火的惩罚加重。1477,《工部官差巡视街例》,重视防火巡检。 |
1510 | 暖相 | 1506,何昕在徽州办防火墙。1510年,王阳明在寿春办防火间距。治水工程包括:杨孟瑛(杭州)/于震(福安)/ 徐琏(江西) |
1540 | 冷相 | 1537,广西乡镇第一次提出大火的60年周期规律。1543/1544,故宫诏书“说与百姓每,须要昼夜巡逻火盗”,这是典型的冷相应对措施。 |
1570 | 暖相 | 1574,林梓(南平)建防火墙;庞尚鹏在福州办消防。防火墙代表暖相气候。 |
1600 | 冷相 | 刘若愚(1620),“凡遇冬寒,宫中各铜缸木桶,该内官添水凑安铁刍其中,每日添炭,以防冰冻、备火灾,候春融则止。”,防结冰,缺水源,是冷相气候的标志。 |
1630 | 暖相 | 1626,《远西奇器图说》;1629,日本成立第一支消防队伍。 |
1660 | 冷相 | 1665,刘兆麒在杭州办消防;1662,盐商武廷豫在天津成立救火会。 |
1690 | 暖相 | 1686,《杭州治火议》,金鋐下令仿造灭火设备(泵浦)。 |
1720 | 冷相 | 1724,雍正下诏添置灭火设备,故宫进口泵浦。靳高峋在山东济宁改造泵浦;盐商查日乾在天津兴办救火会。 |
1750 | 暖相 | 1746,苏州程肇泰改造泵浦。1752,《治浙成规》;1756,《(新化)防火事宜(十一条)》。1752,日本引进荷兰技术,制作龙吐水。 |
1780 | 冷相 | 1782,日本唯一一次进口西方泵浦。 |
1810 | 暖相 | 嘉庆十年(1805年),外商已在广州成立谏当保安行,这是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承保水火险和意外险。汉口大火(1807),汉口救火会成立。 |
1840 | 冷相 | 北京第一支民办救火队成立(1845),重庆救火会成立(1849)。 |
1870 | 暖相 | 同治五年(1866年),重庆挑选出了数十名精壮差役和局丁,持锯、斧、长钩等工具进行专门的训练,并制定了专门的拆火程序。这是典型的暖相火场战术。1873,日本向欧洲取经消防,建立现代警察制度。广东《本省防火事宜》(1877) |
1900 | 冷相 | 1902,中国现代警察制度成立。1907,上海救火联合会成立。 |
1930 | 暖相 |
|
1960 | 冷相 | 1957,中国消防向苏联取经。 |
1990 | 暖相 | 1987,大兴安岭大火,1998,《中国消防法》发行。 |
那么,为什么要暖相气候才能建都?历史上,隋代的大兴城,五代的开封城和元代的大都城,都是在暖相气候中动工的。重要的原因是,暖相气候雨水多、收成好、木材便宜、有多余的劳动力和经济收入投入到浩大的工程建设当中。那么,暖相气候一定要防火么?大约300年前的显德二年(955年,暖相气候),世宗柴荣两次发布诏书,要求对开封城市全面扩建建造,理由是“旧城狭窄,常有火烛之忧”,必须从老城向四面扩展“开广都邑展引街坊”,还规定京城街道宽度、道旁人户植树、挖井等,特别强调消防治理,消除火患,改善公共卫生。所以,五个完整的气候周期之后,元代大都的重建工作,考虑了开封的建设经验,对防火间距加以充分的考量是合理的。元代大都的重建工程虽然没有发布类似的诏书,但从南宋宋理宗对防火巷的认识可以看出,大都也有相同的火灾形势,需要认真考虑防火间距。
那么,火巷管用么?非常管用。大规模的城市大火,除了皇宫发生的灾情,从未在新建成的大都、后来的北京城内发生过,靠得就是这些有效的防火隔离。清代北京发生500余起火灾,其中主要是建筑火灾,如皇宫和衙门等,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规模的城市火灾则一次也没有。通过符合防火间距的城市设计,北京城从此远离城市大火,完成了从“野蛮”(竹木建筑)向 “文明”(砖瓦建筑)的转变过程,因此是值得的。放眼全国,只有这一个城市从一开始就做到这一点,因为这是进行长久规划中的首都,发生在暖相气候周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