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关于中国科技落后的个人看法 精选

已有 16484 次阅读 2014-7-24 09:24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李约瑟难题

关于中国科技落后的个人看法

 

 

看了外国人对中国科技落后的看法,“中国人对科学的探索呈现出零敲碎打的状态,浅尝辄止,没有系统性的构建,只有在西方这样重视个人,鼓励辩论,不盲目听信权威的文化下才会出现科技的蓬勃发展。”笔者正在研究消防史,以及背后的气候灾难史,这里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戴蒙德的名作《枪炮细菌和钢铁》中,已经研究了重大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即地理要素。为什么主要的物种驯化发生在中东?中东地区地形差异大,物种选择多,所以可以筛选的余地大。和中东地区相比,华夏原住民的生存条件并不好,黄帝到处打游击,尧都平阳(也是长征逃难的结果),可能两者都和水灾有关。中国这么大,可以供他们早期发展的土地和条件并不好。没有好的生存条件,怎么能够发展呢?

第二,中国曾经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因为发展迟,和中东相比),以至于刀耕火种一直持续到宋代的“改土归流”,甚至云南一直到近代仍然有刀耕火种。同等的时间和劳力投入,在刀耕火种下从土地得到的反馈最多。所以,优渥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降低了科技发明的动力,推迟了文明的进程。中国铁器的大量使用,比中东地区晚了1000多年,是没有铁么?不是,是不需要。生产方式决定了发明的需要。

第三,李约瑟认为中国治水的需要,导致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可是强有力的政府对付气候导致火灾的主要手段,是禁火。因为禁火的需要,产生了管子和荀子的修火宪。因为“修火宪的需要,产生了商鞅的法家思想和李斯的《秦律》,法家思想的禁锢特征和统一思想,压制了科技进步的可能性。

第四,关于火灾,中国古代历来有人火和天火两种观念,如果发展下去,人火治人,天火防灾,或许会发展成正常的科学态度。可是有一位儒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本来的目的或许是为了禁锢皇权的权宜办法,可是被皇权利用,发展到极致,就是不问真相,只看人事的敷衍态度和问责思想。人治制度之下,问责很容易,可是对事理的探究就被问责给压制了。如果有人判刑,那些对判刑结果不利的真相必然会永远无法见光,这是天灾变人祸带来的危害。当今社会,人们依然对人祸津津乐道,却忘记了制度建设和科学探索,这是董仲舒的恶劣影响。

第五,古代的提水技术,在古埃及有Shadoof,在先秦有桔槔。对桔槔的记载始见于《墨子·备城门》,作颉皋。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说苑·反质》记载郑国大夫邓析卫国,见五位农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邓析下车为之教:为机,重其后,轻其前,命曰桥。终日溉韭百区不倦。但卫国人说,并不是不知道有这种机械,而是有机之巧,必有机之败,所以舍弃不用。类似的故事还有:孔子弟子子贡南游楚国,过汉阴,见一丈人抱瓮入井出灌,也向前介绍桔槔: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其名为槔。

问题在于,中东和中国都已经运用了杠杆原理,为什么古埃及的Shadoof会发展成泵浦,而中国的桔槔永远不会改进?关键是埃及有一座名城亚历山大,公元前300年前后成立了一座亚历山大图书馆,汇集了西方(主要是希腊文明)的科技作品,其中最著名的馆员叫做欧几里德,他的《几何原本》把杠杆技术分析归纳提高到理论水平,为他的学生阿基米德发明工程机械,为特希庇乌斯发明泵浦,提供了理论的基石。所以东西方发明的差异在于,是否有力学理学作基础?古往今来,中国的发明家如鲁班,都是匠人出身,让他们提出理论,何其难啊。中国最不缺乏的,是赵高那样的权人和像鲁班那样的匠人;最缺乏的,就是像欧几里德那样的学人。

第六,我是研究消防科技史的,自从1400年以来,西方泵浦技术,每30年出现一次技术改进,你可以清楚看到气候变化对于火灾形势,以及社会的应急管理对技术的推动作用。可是这一条动机(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小,除了改朝换代和仿造技术,中国的泵浦基本没有变化,也没有及时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为什么呢?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人治的命令,规避火灾的危险。西方的政府缺乏对人的管理实力,所以技术进步成为无奈的选择。中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成为创造力的大国,原因类似,大政府抑制多样性,执行力抑制创新动力。发明创造从来都是需要所推动的,中国的需要被管理方式和制度所扭曲,人们很难超越制度去创新。

第七,大航海曾经给中国带来很大的机遇,比如欧洲1612年才出版的成熟泵浦技术,1627年就在中国出版《远西奇器图说》。可是中国的政治基础被自然灾害动摇了,发生了改朝换代。所以到1686年,中国才开始仿制西方泵浦。中间的差距,刚好是一个气候周期。中国运用手动泵浦技术250多年,没有一项技术进步是中国人提出的。是中国人不够聪明么?因为我们的制度无法产生技术改进的需要,也因为我们缺乏学人去从根本上认识和改进技术。

导致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很多,我只能从自己的消防科技史的角度提供一点管窥。近百年来,为了解答李约瑟难题的文献,车载斗量,大家都没有认识到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历代自然灾害和应急管理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我只能从火灾历史和消防文化角度收集资料,试图从气候变化和社会应对的角度来重新诠释某些历史现象,信不信由你。



附录:在本文中表达的科技史观

 

生存危机是最大的发明动力。

气候变化是科技进步和技术流传的动力源头。

社会组织(也是一种发明)会抵消科技发明的动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产一方文化。文化就是适应水土。





中国科技是否超越西方1500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814221.html

上一篇:冷相气候说高温 --- 当前高温的气候贡献
下一篇:读经典、用经典、说经典
收藏 IP: 68.33.169.*| 热度|

49 刘立 周健 李健 李泳 王荣林 赵凤光 董洁林 陈楷翰 文克玲 徐晓 曹长青 唐常杰 蔡小宁 王国强 黄永义 田云川 鲍海飞 仲银鹏 曾宇怀 何岸飞 刘浔江 王娜娜 邹利波 武夷山 霍艾伦 吕喆 柳林涛 叶建军 杨宁 韦玉程 王志平 梁洪泽 马德义 戴德昌 杨顺楷 代恒伟 曹裕波 聂云辉 divingmed XuexingLu shenlu eastHL2008 chenansb ybyb3929 wangjin31js ahmen liyouxi ppbbkkaa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