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andse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andsea

博文

'鬼魅'作用不超距:爱因斯坦问题的量子力学回答

已有 4782 次阅读 2016-3-26 02:1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鬼魅’作用不超距:爱因斯坦问题的量子力学回答


韦玉川  

         1 爱因斯坦的波函数与问题 

        EPR 论文中,爱因斯坦构造了一个波函数,并借此断言,量子力学的理论如果是对的,那么就会有鬼魅超距作用,所以就对不了。  

       1)一个波函数

设想有两个可区分的无自旋粒子,质量为m(其区别可能是质量上只差了一点点),这两个粒子没有相互作用,也没有外力作用,按理应该没有关系。按照按经典力学,两个粒子应该各走各的道,或者按粒子的波动性,分别是一列物质波,这都好理解。但是按照量子力学,爱因斯坦提出一个特殊的波函数,成为爱因斯坦诘难波尔的一个法宝:

$\Psi (x_{1},x_{2})=\delta (x_{1}-x_{2}-a)$

这个波函数是两个粒子相对距离算子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a


 

也是两个粒子总动量算符的本征函数, 本征值为0,


$(\hat{p}_{1}+\hat{p}_{2}) \Psi(x_{1},x_{2}) = 0$ .

2)问题

爱因斯坦说,a足够大,也就是粒子相距很远,然后我们测量粒子1的动量,这个值可大可小,一测一变,由于总动量为0这时粒子2的动量如影随形,总是和粒子1动量相反。于是爱因斯坦问,相距这样远的两个例子,有什么办法保持上述协调呢?难道是有鬼魅超距相互作用?明摆着量子力学有问题吗。


2可能的回答


怎样才能满意地回答爱因斯坦的问题呢? 

我觉得可以这样回答,是的,就是有鬼魅相互作用,鬼魅就是两个粒子对应的物质波。粒子在没有测量的时候,向云一样,无影无踪,飘忽不定,等到测量才显出真身,或化身雨滴飘然落地,或者化作闪电雷鸣,摇动天庭 

1)位置测量

先回答一个爱因斯坦没有问的问题。

在这个距离本征态中,如果测量到粒子1x1=a粒子2就会出现在原点,两个例子的距离为a再制备一次这个波函数再测量,两粒子的位置不同,但是距离依然为a,  那么这两个粒子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和爱因斯坦的问题实际是同一个问题,但叙述要容易一些。   

你想测粒子1的位置,应该到哪里去测呢?在这个波函数里,只要求二者的距离为a,  粒子1的位置可以出现在x 轴的任何地方,而且几率处处相同,为了测粒子1的位置,那就只好,x 轴的任一位置放上粒子探测器。 

什么是粒子探测器呢?这玩意学问大了,但说穿了简单。你可以理解为鱼钩,可以理解为是老鼠夹子,也可以认为是小孩抓蝴蝶的那个东西,也可以说成苍蝇拍子。就当苍蝇拍子好了,每人拿一个,都站在x 轴上,大家把拍子都举起来,到了约定时间,不管有没有看见粒子,只管超地上一拍完事,倒时候找到那两个死苍蝇位置,计算绿头苍蝇 (粒子1) 和红头苍蝇(粒子2)的距离,自然距离为a.  从头重来一次,两个死苍蝇的位置变了,但是距离不变。 


这两个倒霉的苍蝇是怎么做到距离不变的呢?两个苍蝇纵然每人配备一个手机也是做不到的,但是它们不是普通的苍蝇,它们的前身是云,云弥散在整个x 轴上,自东海到西天,看不见头看不见尾,比那个参数a 大了何止千万倍。但是俗话说的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当大家把拍子举起来的时候,这两个云一看势头不妙,在劫难逃,赶快商量怎么个死法,


“我想去蓬莱,”

     “我去钓鱼岛,”

     “不行,不行,距离不是a,”

     “天津到广州正好。”

     “定下了。”


话音刚落,啪的一声,所有的苍蝇拍子都拍下了。它们决策的时候,它们是云,没有位置,没有通信的问题,它们从云变身为某地苍蝇的时候,云就在该地上方,不需要运动,需要的是让其它地方烟消云散。 

 

这个回答爱因斯坦能满意吗?能。因为他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就是让原本弥散在空间的此起彼伏的电磁波,马上集结变光子,光子马上就到达电子的位置,电子马上就吸收,光电子马上就观测到。

 

如果我们只测粒子1而不测粒子2是不是就出现怪现象了,大家都打红头苍蝇,红头苍蝇死了,绿头苍蝇没有被打,也莫名其妙的钻在拍子下面死了,这不是很难理解吗?既然绿头苍蝇死在了拍子下面,这个叫错杀。我们就说,在技术上,只打红头苍蝇的拍子是做不出来的。相应的,我们说对于爱因斯坦说的这个态,只测粒子1的位置的仪器是做不出来的,要么一个测不了,要么两个都测到。这就象一个绳子拴两个蚂蚱,都跑不了,等绳子一解,同时都跑了。  

 

 

2)动量测量

 

现在回答爱因斯坦的问题:动量测量。

怎么测动量呢?经典力学很简单,比如汽车,那就是观察汽车通过两个给定点,测出速度,计算动量。这正是爱因斯坦脑子里想到的情况,只是嘴上没有说罢了,这和微观粒子动量的测量简直是天上人间。

 

微观粒子没有固定的轨道,不能观察它们通过两个给定的点,只能根据得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测量物质波的波长。这个怎么测呢?这个学问更大了,但是我们化繁为简,可以认为是这样的。用一个很长很长的竹子,在上面打上很多很多的洞,做成一个长笛,这个笛子有多长?这么给你说吧,x轴上一套,正好套住,不多一寸,不少一毫,把两个粒子的云罩了结实。我们请来很多人,每个人都用手指把自己面前的笛孔堵上,测量的时候,先是把间隔一米的笛孔打开,听听笛子有没有共鸣,然后把间隔一分米的笛孔打开,看笛子有没有共鸣,等到笛子响了,我们就说测到了粒子1 的动量,也测到了粒子2的动量,二者是大小相等的。

 

那么这两个粒子是怎样商量的呢?这时两个粒子是两团云,被装在笛子当中,难兄难弟很不舒服,

“它们把我们装在笛子里,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

想听我们在什么时候叫呗。”

 “那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叫呢?”

“想啥时啥时,但是我们要同时叫。”

“怎么才能同时呢?”

“这太简单了,你看好,我一张嘴,你跟着叫就是了。” 

 

 

同样的,如果只测一个粒子的动量,不测量第二个粒子的动量,但是粒子2的动量成为确定的值,是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呢?也不奇怪,就好像,母鸡下蛋,小孩扔了一块石头打鸡,结果鸡飞蛋打,我们就说这块石头是鸡飞石,也叫打蛋器。测量粒子1动量的笛子,就在粒子2的云的上方,这时粒子2的动量出现已知的值,我们就说这个笛子可以同时测量粒子2的动量就是了。    

 

   3结语

爱因斯坦有板有眼地构造一个量子力学波函数,然而所问的问题实在是经典思维,没有新意,爱因斯坦如果愿意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细节,没有必要问波尔,好好研究自己的获奖项目光电效应中的‘鬼魅’过程就是了。

 

征求意见稿,请批评指正.

科学网 2016.3. 2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4473-965081.html

上一篇:超导超流新机制:合作申请基金
下一篇:微观粒子隔空移物:宇称法
收藏 IP: 45.36.142.*| 热度|

4 黄荣彬 信忠保 sijin20120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