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andse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andsea

博文

真空容器的移动与物素法基本思想

已有 376 次阅读 2024-12-28 12:3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摘要

我们先讨论把一个真空的容器放入一个高压舱里需要做多少功, 包括直接法和一个收缩展开法, 后者

体现了物素论的基本思想。 

   

引子

有一个高压舱,人可以打开门走进去,为了明确,我们说压力约为两个大气压。高压舱里需要安一个灯泡

(灯泡是一个抽了真空的容器),这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拿着灯泡, 打开门, 安灯泡, 

出来,锁门,恢复舱内压强。这个过程动静太大,压强波动太大,影响里面正在进行的实验。专业一点, 我们说这个过程不可逆, 而我们要寻找的是可逆过程。      

问题

在1大气压(P1)的环境中, 有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体积为V, 里面是真空,需要可逆地把它送入高压仓(P2),

如何做到, 需要做多少功?   

方法1从小窗推入

在高压舱上开一个矩形的小窗, 大小和盒子的截面相同,立即用小盒子堵住这个开口。 里面压力大, 

外面压力小, 用力向里推进, 然后迅速封闭窗口。我们说高压舱不小, 小盒子进入对舱内压力的影响

可以忽略,对舱外压强那更没有影响了。  

人做功为    

W = (P2-P1)V = P2V-P1V  

这个过程可逆, 这个盒子也可以从窗口缓慢地“吐”出来,并且对人做功。 

方法2缩放法

这时候需要一点想象力了。 

我们假定这个盒子可以缩放, 而且盒子里还有一个可充电的纽扣电池,盒子收缩时电池充电, 

电池放电又可以撑开盒子。  

现在把盒子收小, 真空体积减小, 大气对盒子做功(P1V), 我们把这些能量转换成电能, 

储存在纽扣电池里。

说得更具体一点, 盒子有书那么大, 收缩之后, 盒子很薄象个信封, 里面装了一个纽扣电池。

电池里的电能是P1V。 现在, 我再给纽扣电池冲电, 使得最后电量为P2V, 那么我么冲的电能自然是

P2V-P1V.

原则上说, 把装有纽扣电池的信封送入高压仓,也是要开窗口,也是要做功。但是体积越小,窗口越小,

做功越少。我们直接这么说,信封体积为0,通过一个截面为0的窗口,轻轻推进高压舱,做功为0.

进一步, 我们干脆说, 由于信封没有体积, 它可以自由地穿过高压仓的墙壁。 

等这个信封出现在高压舱里面了, 接着启动伸展程序,电池放电撑开这个盒子, 形成体积为V的真空。 

这个过程可逆, 电池可充电可放电, 我们可以让高压舱里的盒子重新回到外面来, 并且把我们冲的

电释放出来。  

方法一里人手做功, 方法二需要充电。我们知道做功可以发电,用电可以做功, 两种方法是等价的, 

就是说, 假定盒子可伸缩, 而且有一个可逆电池, 不影响做功的计算。  

物素论的计算过程

如果用物素论的公式,则做功与吸热计算过程如下。

充电前电池电量为舱外真空盒子(编号为1)的吉布斯函数 

G1 = U1+P1V1-T1S1 

  = 0+P1V+T10

  =P1V, 

充电后电池电量为舱内真空盒子(标记为2)的吉布斯函数 

G2 = U2+P2V2-T2S2 

  = 0+P2V+T20

  =P2V, 

应该补充的电能为

ΔG=G2-G1=P2V-P1V

盒子收缩时吸热

Q1=T1ΔS=T1(0-0)=0

盒子展开时吸热

Q2=T2ΔS=T2(0-0)=0.

总吸热

Q=Q1+Q2=0+0=0 

结语

为什么不用一目了然的推入法, 一定要用转弯抹角的缩放法呢?

我们构造这个例子正是为了验证缩放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另外舱内舱外的温度可以不同,如果不是真空

容器而是普通物体,推入法就出现有限温差传热,不可逆,但缩放法公式在结构上是不变的,参见介绍物

素法的博文。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和反应物可以有多个, 各有自己的温度压强, 物相分气相液相固相, 物素法将

物体退化为没有熵和体积的简单形式,可以全面迅速地计算化学反应涉及吸热和做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4473-1466352.html

上一篇:热力学中pv项的意义, 从真空到化学反应
下一篇:热力学中VP, VdP和PdV的意义:真空发电
收藏 IP: 72.109.52.*| 热度|

5 宁利中 孙颉 杨正瓴 刘跃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