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这次去日本开会,又去仙台访问了Masayoshi Esashi先生,万千感慨,重发这篇文章致敬Esashi先生!The Best Teacher!生领路人!
见证和书写历史的人:Masayoshi Esashi江刺正喜教授
2017年12月5日
张海霞
这次来日本,我第一个务必要来拜访的就是东北大学的Esashi教授,从2002年第一次来仙台见江刺先生,我已经具体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仙台了,因为后面我们一起合作举办iCAN比赛,合作办IEEE NEMS国际会议还有其他国际会议,来往非常密切,无论在哪里见到都像一家人一样亲切,11月24-26日在北京的iCAN总决赛正好与先生的其他安排冲突他没能来现场,我这次正好把给他的十周年纪念奖和礼物带来。正好也是来现场参观一下Esashi先生退休以后的新工坊:位于山上的东北大学西泽润一纪念馆,这可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人纪念馆,Esashi先生退休以后带着一个精兵强将的团队把这里建成了一个全新1800平米设备俱全的MEMS-CMOS加工服务中心,他们服务的MEMS公司已经达到了200多个!这还不算什么, Esashi先生更是带着我看了他在二楼捐赠的一个半导体和MEMS的博物馆,让我真正见识了半导体和微机电系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真迹!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真空电子管,这个我上课用了很多次的例子,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N种真空电子管的实物,那些烧毁的大大小小的真空电子管就是当然二战的主力电子元器件和第一台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啊!也正是这样的电子管促成了集成电路的发明!忍不住就向Esashi先生讨要了一个样品,下次上课做教具用。当然还有Sony最早的收音机实物!
再下面一件宝物那简直就是无价的文物!日本第一本诺贝尔奖获得者William Shockley教授的原版著作《Electrons and Holes inSemiconductors》,竟然是肖克利本人寄给西泽润一先生的!因为这本书1950年出版的时候美国对日本禁运,日本学者买不到这本书,于是西泽先生的导师Watanobe教授给作者Shockley博士写了封信,于是1951年3月19日Shockley博士就亲自给日本学者寄来了此书,促成了日本学者在半导体领域的突飞猛进时的发展,首先看到这本书的学生西泽润一(Jun-ichi Nishizawa) 于50年代致力于半导体技术的研究,做出了第一块日本的集成电路以及其他卓越的成绩,成为日本半导体技术创始人之一和国际学术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号称日本的爱迪生,获得过多项日本学术和贡献最高奖,如日本学士院奖、文化勋章和一等瑞宝勋章。由于他在半导体和电子信息领域的卓越贡献,2000年国际电气学会(美国)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国际学术奖“IEEE Jun-ichi NishizawaMedal”。此外,西泽润一教授还是教育家,曾任日本东北大学校长8年、日本工程院院长、东京首都大学校长,撰写了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专著十几部,2007年1月西泽润一教授将就任国际科学技术与工程学术联合会的主席。这一万里寄书的轶事也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段“科学超越政治”的佳话!
Masayoshi Esashi江刺正喜教授做为西泽先生的学生,后来也在1976年在他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抽样本上得到了Shockley教授的亲笔签名,1985年他在东北大学做助理教授时出版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设计基础》,西泽先生还亲自为他背书做主编,之后他开始在最新兴起的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开拓,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学家,他不仅仅是开发了很多工艺、设备,更是密切地企业合作,把很多研究成果都推上了市场,这里展示的就是他和他的日本同行们研究已经用在东京地铁、北京奥运会上的各种MEMS产品……看着Esashi先生如数家珍般的讲解这些珍贵的展品,而没有一件提及他或者西泽先生或者其他同事据此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尽管他们都获得了无数的荣誉),看到他脸上洋溢的那种纯真自然的快乐,真的是为他感到高兴也感到无比幸福:一生坚持做自己喜爱的科研事业而且不断地开拓新领域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从2010年开始,他又非常地支持青年学生参加iCAN,每年都在现场与学生亲切交流,他热爱新技术,不断地探索,每天都在积极地学习、工作,这样的科学家谁不敬佩啊!连上天也都被感动了!他中午吃饭的时候跟我说:“Alice,我现在医院里可有名啦,你看看这是我的检查记录,三个月我就完全康复了,现在我只用每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不用吃药!医生都认为我是医院里的奇迹!”亲爱的Esashi先生,您真好!这也是我一直关心但是不敢问的问题,因为他几年前被查出得了癌症,住院做手术,我们真的都好担心他,这样一位数十年如一日超时工作的科学家,我们真的怕他身体不能恢复,可是没想到他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而且这么快!真好!我立即拍了照片,发到群里,不到一个小时,收到了将近一百个世界各地学者的问候,有他带过的学生、访问学者还有来访问过的他的人,还有很多同行都送来祝福,还有一位日本学者发来了江刺老师在日本的畅销书《东北大学江刺研究室最强的秘密》!
真棒,江刺老师,历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祝福您,续写辉煌!
一个让人敬重的日本学者—江刺正喜Masayoshi Esashi
2014年8月9日
张海霞
昨天上午国际会议的最后一个报告是日本东北大学的Masayoshi Esashi教授(江刺正喜),这是一个在MEMS行业内如雷贯耳的名字,Prof. Esashi,不仅仅是在亚洲,在国际学术界也是几十年来每一个人都敬仰的名字,他早已经头发花白了,看上去比他实际年龄老很多(其实他去年才65岁从东北大学正式退休),为人谦虚低调,从刚入行开始就不停地听他的报告,看他的论文,总是能够学到新东西,这次他的报告也不例外,你讲他最近几年在东北大学开始的一项新事业:他正式退休以后的新舞台,一个十分精干的6人专业团队,把一个在山顶上的纪念馆改成了一个面向国际产学研结合的新MEMS超净实验平台(其中很多设备来自企业的捐赠),从事工艺开发服务、新器件的研发到中试,这个平台从2013年7月正式运行以来,短短的1年时间里,已经有将近300个企业合作伙伴来使用,和很多不停地谈产业化的学者不一样的是:他每天都在实践者和来自全世界的合作伙伴一起不断地实践着把MEMS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的坚实步伐!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自己开发的工艺和设备以及器件不少都成功推向了市场,他为此也荣获了日本产学研合作的大奖,和他合作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成功的产品也是遍及各个领域!
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昨天在他的报告结束之前,做了一件让我今天想起来还掉眼泪的事情:他从自己的平台的运行讲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有更多创新产品、创新应用来驱动MEMS的发展,有很多人已经开始鼓励让更年青一代参加进来(大意如下):特别是iCAN比赛,这是2007年Alice在中国发起的大赛,到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大赛,吸引了多个国家的数万名学生参加,两周前我们刚刚在仙台举办了2014年的国际比赛,盛况空前!他展示了我组织比赛的照片和比赛现场的热闹场面,最后他号召大家都鼓励学生来iCAN比赛,让MEMS更快地发展起来!
我坐在下面,真的是没有想到他在自己报告的最后会这样力推iCAN,更没有想到他这样力挺我—这个在学术上没有直接师承缘的晚辈,这几分钟内我经历了最初的兴奋、惊讶到落泪,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国外学者跟我说:他一定是特别地喜欢iCAN和敬佩你,要不他不会这样做啊!是呀,在国际会议的大报告上,有谁见过这样业内的大拿去力推一个“陌生”人的?见多的是那些怕别人抢风斗而以各种借口略去非自己团队的合作伙伴的贡献的让人心伤的例子,可是,今天,Esashi教授,这位学界泰斗,利用他大会报告的宝贵时间无私地在为我和iCAN背书!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我感动得落泪?!会后,很多国家的教授主动过来跟我说希望组织学生参加iCAN比赛!午餐的时候我的周围更是成了iCAN的发布会,难怪会后很多国内的同行跟我说:Alice,你和iCAN今天赚大了!
其实回想起来,认识Esashi先生,我真的是赚大了,2002年我第一次到日本去开会,第一站就是去访问Esashi先生,当时是跟国内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一起去的,从做学生起就在学习Esashi教授的论文,对于能去他的实验室访问我是格外地兴奋又格外地忐忑,因为是日本人,不知道他对中国人的态度会怎样,可是下了飞机一切都变了,他亲自带着我们看实验室,介绍科研工作,还耐心地回答我没完没了的问题,他亲自安排我们去吃仙台的牛舌,还有鲁迅的纪念馆……他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一个访客,那时候他才五十多岁,可是已经头发花白了,他组里的中国学生说:老师,是累的,每天12点没有离开过实验室,他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到3米的距离,每天穿着白大褂就进去了,有访客的时候再回到办公室来,经常12点的时候有新想法还找学生讨论!最后学生补充说:我来这里以后的总体感觉是:中国人比日本人的刻苦精神差多了!是呀,这就是Esashi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用功的学者,他也带出了国际上一大批的优秀学者,包括我们国内在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次日本之行,也彻底改变了我对日本的偏见,之后,多次去日本访问,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仙台:因为Esashi先生在那里!
2008年春天,Esashi先生发邮件来:Alice,我要带一个日本中学生的团来北京交流,你能不能安排下在北大跟学生交流?当然好,这是一个Esashi教授义务指导了多年的高中项目:鼓励中学生动手拆卸和组装各种电子设备,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每年的获胜者将有机会去国外学习交流,因为,我就安排了2007年第一届iCAN比赛的获奖学生与他们交流,展示了获奖的作品和比赛的收获,Esashi先生当时就说:Alice,你这个比赛比我的好,学生收获更大,我们也来参加吧!于是,从2008年春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讨论iCAN比赛国际化之路,到2009年由日本、德国、美国等主力就开始举行iCAN的国内选拔赛,到2010年1月,第一届iCAN国际比赛就正式举行了!从最初的提议、策划到举行国内选拔赛到最后正式的比赛,Esashi先生都是主力,他还组建了日本国内的组织团队,鼓励京都大学、东北大学等日本国内大学甚至是中学参加,而且每次国际比赛他都亲自到场支持!正是有了他和其他一批国际知名学者的站台支持,iCAN才发展得这样快,而且越来越有影响力!也正是他的鼎力支持,我们才能够于2014年7月19-21日在仙台举办iCAN国际总决赛,而且办成了仙台市的“Science Day”的重要活动,不仅是仙台市长亲自出席捧场,还得到了7000多名仙台市民的现场支持!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居功至伟的学者,他在自己的报告里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贡献,而且把所有贡献都按到了我这个晚辈的头上:“Alice,是这个比赛的发起人,她把比赛带到了全世界!”
听着这样的话,想着他和其他学者对iCAN的帮助和贡献,我怎能不流泪呢?谢谢您,谢谢你们,这些为iCAN比赛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听着这样的话,想着过去8年里带着学生开始的创新之旅,我怎能不流泪呢?谢谢您,谢谢你们,这些为青年一代的创新梦想而无私相助的人们!
谢谢您,Esashi教授,您不仅身体力行地教会我们如何开展科研、探索未知,更重要的是您以身作则地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一个竭尽全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一定贡献的人,做一个无怨无悔无私地帮助别人的人,做一个心底善良纯洁高尚的人!我想这就是我做iCAN的动力,希望能够继续在您的引导和帮助下做一个这样的人,不遗余力地努力引导和传播这样的精神让更多的青年人也成为这样的人!
谢谢您,Esashi先生,人生领路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