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张海霞︱沙克尔顿和他的南极奇迹 精选

已有 4709 次阅读 2023-11-17 09:13 |个人分类:杂文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生在世着实不易,每天遇到的事物也千变万化,如这天气,忽儿是晴空万里,忽儿又会大雨滂沱,诸多事物是我们不能左右也无力去改变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凄凄艾艾还是乐观面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我愿意选择去积极应对,所以我眼中看到的事物也多数变得多姿多彩,多数情况下我的心情也是美好的。这当然不是每个人的选择,但是这确实可以是一种选择,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选择很多时候来的也是很美好的结果,甚至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就如同我十分崇拜的南极探险家英国爵士沙克尔顿一样,他就是那个在所有困难面前始终都选择“积极应对,绝不放弃”,也因此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微信图片_20231116150149.png

沙克尔顿1900-1916年间他组织和参与了三次伟大的南极探险:

第一次是190428岁的沙克尔顿和著名的斯考特等三人一起寻找南极点,在到达南极点前460英里公里处由于严重的病痛折返;

第二次是1907-1909沙克尔顿自己组织并领导了英国南极探险队,190919日,他的探险队挺进到南纬88°23',由于供给不足和队员健康状况恶化,离南极极点只有156公里时,他选择了折返,与人类首次踏上南极极点这一历史荣耀擦肩而过。这一桂冠在1911年底和1912年初,先后由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考特摘得

第三次是1914年,12月沙克尔顿再次出发,带着28人要横穿南极大陆,可是出发后不久他的船就被困浮冰,半年后船只完全被浮冰击碎,他们只能弃船而逃,他带着全体船员靠三艘木制救生艇在极寒的南极度过了冬天,并且拖着船一路向着开放海域进发,历经一年多的时间于19165月终于到达大象岛,马上又是冬天,这时候他们只剩下一艘救生艇,沙克尔顿决定冲出去求救,他把22个人留在大象岛上,带着5个后来被称为铁人的船员向800海里以外的南乔治亚岛进发,这是一艘只有8米长还漏水的木船,6个人靠划桨在魔鬼一般的西风带里航行,难以想象的17天梦魇一般的艰难航程,他们终于到达了南乔治亚岛,却是不幸靠岸在岛的另一侧,而他们要求助的捕鲸站却是在岛的另外一端,船已经损毁不能在航行,他们只能再次选择挑战极限:留下三个已经病得不能再前进的伙伴,三个人开始挑战从来没有人翻越的数千米的雪山和冰川,连续37小时不停步的艰苦行军,野人一般的沙克尔顿和他的两个伙伴终于到达了捕鲸站!

微信图片_20231116150201.png

他们结束了一段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艰苦航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救援:他们先救回在南乔治亚岛那一端的三个生病的兄弟,又开始求助各级政府和机构设法去救援他们还留在大象岛上的22个兄弟,三个月里,他一次又一次找到船只去救援都被无情的坚冰打回,直到最后一次,他得到智利海军的支援,开着军舰终于在1916826日到达了冬季的大象岛,22个留在岛上的兄弟全部获救。至此,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救援奇迹正式诞生:沙克尔顿和他的27个兄弟载入了史册!

微信图片_20231116150156.png

从大象岛回来,沙克尔顿带着他的27个兄弟直接上了一战的战场,一战结束后他们又启程去南极探险,192215日,沙克尔顿在他的最后一次探险中因病牺牲在他的南乔治亚岛上,年仅48岁,从此他长眠在那里,他的墓地也成为世人到南极去瞻仰的圣地。

如果以目标是否实现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的话,沙克尔顿几乎所有的探险都是不成功的,然而,沙克尔顿,却成了全世界的英雄,这个名字也成了最伟大的探险家的象征,几乎所有的南极的书里都会有沙克尔顿的名字,他的旷世大救援是全世界MBA教材里用的最多的案例,也被拍成了电影。

沙克尔顿创造奇迹的秘诀是什么?在关于这段奇迹的记载的书里几乎都毫无二致地重复着他探险队的伙伴们说的话:遇到所有的苦难,沙克尔顿都会积极应对、绝不放弃,包括在南极极寒的冬天里他还在圣诞节组织大家开展冰上足球赛!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探险队员们在极端逆境下充满了希望!这就是我们最该向沙克尔顿学习的奇迹法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1409967.html

上一篇:张海霞 | 创新的课堂设计
下一篇:张海霞︱亲爱的孩子们,咱们永远在一起
收藏 IP: 111.198.227.*| 热度|

5 郑永军 苏法王 杨正瓴 张鹏 倪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