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备上课资料,回想起之前在Caltech和Dr. Tai关于学生教育的对话,他是领域内资深教授,从业几十年,自己是世界一流科学家不说,在教书育人上也是硕果累累,学生在各行各业表现都很优秀,谈到学生培养,他突然问我:
Alice,你觉得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教育成才?
我很直接地说:
不可能,即使在北大也不是100%,无论你多么努力,总有一少部分人你无能为力。
Dr. Tai说:
难得听到一向乐观的你这么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教育可以改变大多数,但不是所有。
真是如此,仔细回想这些年的教育生涯,我认为教育是教师们努力去点燃学生心中火焰、希望照亮他们人生的过程,那么从“教育能否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的角度来分析,我觉得大概学生可以分为这么几种类型:
自燃型:最好的10%属于这种类型,他们的特点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自觉性强,你不教TA也会积极主动去搞定所有事情,推着老师走,这类人在哪里从事哪个行业都肯定行。
易燃型:其次的30%属于这种类型,这类人内心对自己有要求但是TA开始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潜力,但是只要老师一点拨一鼓励甚至是同伴的激励很快就会进入状态,所谓“孺子可教也”,部分“易燃型”人才可能会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升级为“自燃型”人才。
可燃型:接下来的50%属于这种类型,很容易被启发和激励的易燃型人群不一样,这类人的自身动力不足,需要外界不停地给TA刺激才能前进,一旦没有外界刺激,就陷入停滞状态,属于所谓的“支支停停、拨拨转转”类型,但是好的一点就是TA还是会在外界的刺激下前进属于“可燃性”,其中一少部分人可能在长期的刺激下转为“易燃性”人才,但是大多数会长期停留在“熄火待燃”状态。
最后的10%则是阻燃型,与之前的三类不同,这一类人对任何人事都很难提起兴趣,属于“油盐不进”“朽木不可雕”的那种类型,一般情况下TA自身很难改变不说TA的情绪还会影响身边的人,他们的理由和借口比谁都多,负能量特别足,十分影响战斗力和氛围。
分析下来,前面三类人在教育中都有可能进步和改变:
如果有幸在教书时遇到“自燃型”人才,那老师的作用真的除了欣赏和支持以外没啥太大作用(还记得我妈妈说的那句话“如果每个学生都像张晓升,还要你老师干啥?”),所以自燃型人才成就自己也让老师特别骄傲(可能不一定是老师的成就)。
但是自燃型人才毕竟是少数,遇到易燃型学生也是老师的幸运,因为你只要用心去引导和激励这些孩子,TA就会很快上路,这类人才给老师带来最大的职业成就感,因为你会在他们身上看到明显的改变和进步。
老师花费力气最大的大概是在“可燃型”人才身上,因为他们的自觉性不强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可以说是随波逐流),需要你不断地给与刺激和帮助,如果你一段时间没有关注TA,可能直接就回到“熄火待燃状态”了,这时候老师往往感到很无奈,但是看到他们在收到教育后有所行动的时候老师又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但是让老师最有挫败感的是“阻燃型”人才,他们还往往看起来很好、很聪明、成绩单看上去很好,但是就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你发现无论你怎样努力教育和引导都是对牛弹琴、无能为力改变TA阻燃的天性,而且这种阻燃的情绪会传染,让那些本来处于“熄火待燃状态的可燃型”人群逐渐也阻燃,这是阻燃型人才存在的可怕之处。所以最好不要招这类学生。
教育是教师们努力去点燃学生心中火焰、照亮一生长路的过程,从现在起,让我们都努力去做那个能够被点燃的人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