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政策研究有三个不同的视角:制度视角、政治视角及分析视角。制度视角,是指在家庭、宗教、工作单位、市场、互助与政府等都提供一定程度福利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剩下的、那些还没有被满足的福利需求。如果认为,前面六种制度能够提供绝大多数的福利,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绝大部分的需求,剩下的部分人的需求可以通过一些额外的救助来进行满足。相反,如果认为前面六种制度已经不能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更好地经常性保障人民的需求,这种制度就是福利制度,把它作为与前面六种制度并列的一种。此种模式被称为社会福利的制度模式,前面一种则称为社会福利的残余模式。
政治视角,则主要涉及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争论,也就是对良好社会和政府作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个人主义具有强调追求个人(而非集体)利益的哲学导向,体现了每个普通人能借助个人智慧和抱负创造成功生活机会的信念。集体主义,则认识到为了共同目标而采取的共同行动的重要性,它把社会行为—而非个人行动—看做推动社会福利的关键内容,以及对自我利益追求机制不受约束而产生的内在分割性需要必要的约束。
分析视角,倾向于从多个相互联系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福利政策,主要的分析方法可以概括为:成果分析、过程分析、绩效分析。过程分析,主要是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种组织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绩效分析,主要是描述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如何。其实,在社会福利政策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成果分析。
一项已经制定好的社会福利政策利用下面这个框架来进行仔细地分析。这个框架分为四个维度:
此项社会福利的对象:每项社会福利政策都有特定的对象。问题是这些对象是如何确定的,确定对象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此项社会福利的内容:社会福利的内容形式有很多,到底选择那些内容呢?金钱?服务?
此项社会福利的传递方式:知道了福利对象,明确了福利内容,但这些东西不会凭空飞到福利对象手中,它需要一个传递过程。这个过程是如何传递的?
此项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任何一项社会福利政策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充足的资金来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此外,每一个维度又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思考:每一个维度有多少或多大选择的范围?每一个选择背后涉及到的价值观是如何?同时,每一种选择背后的假设及其理论又是什么?
每一项社会福利政策都可以从这个四维三体的分析框架来进行详细分析,它把社会政策的各种方面都考虑到了,非常全面,思路也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