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三峡大坝拦洪对上游重庆的水位影响几何?

已有 14683 次阅读 2012-7-26 09:2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重庆, 汉口, 三峡拦洪, 水位影响

文/水博

    根据长江日报记者报道7月24日晚8时,三峡迎来2003年建成以来最大洪峰,入库洪峰流量达71300立方米/秒,因三峡水库“削掉”近半,此洪峰到汉时汉口站水位离27.3米警戒水位还差近1米。由于有了三峡的调控,在洪峰流量大大超过1998年的情况下,武汉的水位反而降低了3米,上堤防洪的人数由10万减至2000。如下图所示,充分显示出了三峡大坝的巨大防洪作用。       



    正如我们当初建设所期待的那样,长江中下游的广大群众终于可以实现在洪水来临之际仍然可以放心的睡上安稳觉的夙愿了。根据记者陈卓拍摄的照片,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江城武汉的市民正在汉口的江滩公园戏水纳凉。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主席诗词中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浪漫畅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不过也就在同一篇报道中,记者还有一段文章提到“山城重庆变泽国”。由于记者关于重庆水患的报道不够细致,这就不免让公众产生了,重庆的水患可能是由三峡大坝的拦洪蓄水引起来的猜疑。为此,本文特地补充一些关于今年重庆水患的资料。以说明重庆的水患,与三峡大坝拦洪关系不大。

    首先,我们以三峡大坝建设前重庆寸滩的水洪水位为例。寸滩的枯水期自然水位大约在160米左右,由于河道相对狭窄,只要洪水量流增大,寸滩的水位必然要急剧上涨。在三峡工程修建前,寸滩所经历的几次大洪水的水位记录分别是:
1870年洪水流量100000方/秒,水位标高达到196.25米;
1905年洪水流量85100方/秒,水位标高为192米;
1954年洪水流量54800方/秒,水位标高182.57米;
1981年洪水流量85700方/秒,水位标高191.41米;
1998年洪水流量59200方/秒,水位标高183.21米。
 

    当三峡工程建成后,尽管重庆寸滩的位置应该属于三峡水库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每年汛期三峡的蓄水位还没有超过能够影响寸滩天然水位得的160米。所以,实际上寸滩的洪水水位和洪水流量的对应关系几乎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三峡建成蓄水后寸滩的洪水水位主要还是取决于洪峰的流量。例如:直接到本次特大洪水之前,几次关于重庆水位与流量的关系如下:
2004年9月,洪水流量58200方/秒,寸滩水位标高183.26米;
2009年7月,洪水流量56700方/秒,寸滩水位标高183.11米。
2010年7月,洪水流量69000方/秒,寸滩水位标高185.4米。

    而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31年来的最大洪峰今天(2012年7月24日)上午平稳通过长江重庆段。其中寸滩水位最高达到186.79米。如果,以三峡入库的最大流量71200方/秒估计(有待于获得实测数据)。则有:2012年7月 洪水流量71200方/秒,寸滩水位标高186.79米。

    根据这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把三峡蓄水前后的重庆水位于流量的关系,分别做成水位于流量的关系图。我们就能够看到寸滩的水位总是与流量程正比增长的,而与三峡的蓄水与否关系不大。2010年和今年的重庆寸滩的最高洪水位高于1998年,都是因为重庆的上游涞水量确实大于1998年,不过增加的幅度是否合理,似乎还不大好判断。其中,三峡建成前后唯一可以进行比较的一组数据;就是2004年9月,洪水流量58200方/秒,寸滩水位标高183.26米;与1998年洪水流量59200方/秒,水位标高183.21米。04年的水量比98年低一些,但是最高水位却比98年高出5厘米。这说明三峡蓄水之后对上游的水位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影响确实还是比较小的。估计只有几厘米。

    分析今年的重庆水位于流量的关系与2010年的情况非常类似。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实践证明在三峡大坝的汛限水位控制在160以下的时候,大坝拦洪对重庆水位的影响甚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595889.html

上一篇:《东方早报》遭处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下一篇:从北京721暴雨成灾看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收藏 IP: 211.160.113.*| 热度|

5 张伟 赵建民 蔡庆华 谢龙 zhxftcl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