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jie6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jie61

博文

刍议当前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精选

已有 5425 次阅读 2015-12-19 08: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刍议当前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冯杰*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200234)

 

[摘要]  最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起”、“ 承”、“转”、“合”的跨越式发展,其规模、数量和硬件建设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比较少地从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学生的身心和学科专业学习特点的角度研究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内涵、外延及其实践特点等;更少关注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或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关系,也没有对其教学自主权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或者说是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具体表现为教学自主权功能的弱化、虚化、固化、缺位与滥用,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的直接原因之一,也应当是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大学教师;教学自主权;教育目标;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自主权是国家法律赋予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教师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在教学工作中自主决策的一项职业性权利。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教学自主权是教师特殊的教育权利中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权利。我国的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教学自主权的体现与我国大学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息息相关,而且与高等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度有立竿见影之关联。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和生源的扩招,使其教学结构和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我国大学教师队伍的“质地”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以及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制约,比较少地从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学生的身心和学科专业学习特点等角度来研究大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内涵、外延及其实践特点,淡化了新教师传承老教师宝贵的极具特色的教学教研成果的机制,缺失了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落实的举措及其实施效果的监管和评价。另一方面,与基础教育不同,大量国内和海归的学有所成的博士学者加入到大学教师队伍之中,自然滋长了高等学校较少地关注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或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的关系。因此,导致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在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成绩最终评价方面存在着双重的弱化、虚化、固化、缺位和滥用,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的直接原因之一,也应当是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含义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的转型、合并和升格的跨越式发展,大学生的生源结构也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学科的发展、专业的扩张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使得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新的教育环境中的教学自主权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内涵和外延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是指能够承担某一具体课程并履行该课程应当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的专业人员,也包括教学辅助人员,但是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教育行政人员和其它的工勤人员。所以,有学者定义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完成教学内容和学生所认同的任务时,享有的教学活动的职权”。所谓“专业素养”指教师通过专业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学生所认同的任务”指对学生有益并受认可和赞同的工作,也可以理解为符合教师伦理规范的具体做法,比如,人文科学原理对社会文化、道德和风尚发展的影响,理科中各学科新成果的技术应用对社会生活的改变,以及如何将教书育人理念的融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之中。从外延来看,教师自主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中还包含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学习自主权、科研自主权和教学自主权,等等。单就教学自主权的内涵来看,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有显著的差别,这是由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差别造成的。比如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大学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中学教师几乎没有;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对中学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大学教师几乎没有具体规定;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上,大学理科的见习课程、实验课程和实习活动都是独立的,大学的理论课程教师可以不加问津,而中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定实验技能,必须地制宜地开设一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且中学教师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对学生的学业管理、心理疏导和行为评价等工作,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这部分工作由专门的思政部门管理,大学教师不必涉及。

2、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有两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其一是必须遵守循序渐进原则、严格实施学科教学和落实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评价体系;其二是必须落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教学要求等。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基本要求除了必须承接基础教育阶段的循序渐进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须能够体现高等教育本质的基本要素。这二点,目前在我国的大学教学环境中都普遍地缺失。

从教师的教学活动层面来看,应当有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就是构建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自主求教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培育其由高中生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向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过渡;第二是必须建立适合学科学习的思维路径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培育大学生逐步领悟所学课程对应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第三是突显专业学科特点,具备指导学生开展与课程相关的学科见习和研习等实践活动的能力;第四是追踪学科研发的最新成果,构建符合课程对应学科的规律及其发展前沿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培育大学生对课程、学科的强烈兴趣和探究科学的精神;最后,必须立足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构建对这门课程教与学效果和目标达成度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更为关键的是从(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层面来看,必须严格实施关于教师教学自主权与教育教学目标或专业的培养目标达成度关系的评价体系。然而,这一最能够体现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基本要求的工作,我国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并没有做到位。

3、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践行的促进

教学模式即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还是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进步,大学的课堂已经完全不是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也非教师单方面辅导学生从某些特定活动中单向地构建自主学习的现代实用性教学模式,而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远程教育模式的普及和慕课时代的到来,需要充分或最大化地发挥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即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同时开展集学科最新知识和技能的信息加工方式的构建、大学生人格情操修养的陶冶、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尖子学生研发潜质的激发以及秉性个性化能力培养的动态的教学模式等等教研活动。因此,只有充分落实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变革,才能极大地丰富大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内涵,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教师多元化地践行方式自己的教学自主权。

4、大学生的身心和学习特点严重地制约了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发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过高考独木桥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其一般身心发展具有新的特征,主要包括远离家长的直接督导与宽松的大学校园学习环境的矛盾;外界的一贯期待与逆反心理释放的矛盾;电脑网瘾和手机网瘾与专业学习兴趣动机的矛盾;心理断乳的现实隔离与精神上仍需父母支持和保护的矛盾;精神文化需要的丰富性与现实生活的厌学单调性矛盾(许多大学低年级学生都在远离都市的大学城);认知与情感发展的不均衡与沟通不畅和信息不准确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社会化滞后的矛盾,等等。面对大学生这些知、情、意、学的矛盾,由于我国大学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是局限于狭小的课堂教学空间,由此制约了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具体发挥:即不仅不能有效地介入以上诸对矛盾舒缓,而且未能经常地与学生进行教与学信息的互馈;未能及时地鼓励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未能个性化地指导学生的择业规划和目标;未能有效地与关注学生是否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意向;未能持续地考察每位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后的进步情况,等等。而且还出现了专业课程的教师承担疏导情感心理,辅导员强调专业课程学习重要性的错位怪现象。

二、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实践特点

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实践特点主要体现在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专业水平和相关实践能力等所构成的完整的课程教研教学多元素的有机统一体,亦是大学生、教师、教学媒体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四方面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其一,从学生层面,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最大实践特点在于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育。学生的自主,是指大学生把学习活动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学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要从教师的自主教学权利展现开始,也就是说,要时刻帮助大学生克服学习“高原期”,培育其学习成长意识,要循循善诱地及时地改变大学生的中学阶段学习习惯;要激发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研发目标和创业目标有梦想有期待。

其二,从教师层面,教学相长是教学原则之古训,教师教学自主权各个要素均适合于一切教学实践行为,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自觉,就是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提高课堂效能、引导学生快乐积极成长以及享受教学成功的幸福的内心诉求,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讲台,而是启迪大学生领悟和掌握课程以及学科理论建立和发展过程的研究方法论坛,是向大学生现身说法自己开展科学研究经历的“酸甜苦辣”的最恰当的场所,是真诚地展示自己始终不渝的科学探究情怀的最适时的师生互动。

其三,从教学媒体层面,一方面,教师教学自主权体现在教学的阶段性。大学教育的阶段性体现在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阶段性之中,四个阶段的教师教学实践性具有较大的差别。基础课程的主导(教学方法的深入浅出)、专业理论课程的引导(学科素养的博学)、专业课程的指导(学术造诣的深厚)和实践课程(实践功底的扎实)的示范需要不同专业素养水平的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承担和发挥。另一方面,体现在课程的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新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的动态收集上;同时,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方面。

其四,从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层面,教师教学自主权体现在其教学主导地位的优化举措。一所大学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其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主体是教师。教育学意义上通常说“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里的“学生主体”是指学生是认知对象的主体,而不能理解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所以,大学教师的课堂(主导)自主权力应当被正视和尊重:在实施有效、客观和及时的监督的同时,在各类教学活动(教研、研习、见习、实习、教学成果培育等等)方面多给教师尊重;教学评价方面多给教师以及时督导和鼓励;课堂教学技能、能力培养方面多给教师平台,教学设施的维护更新多给教师服务;教学管理的安排给予教师多一点的发言权(比如,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公共课程排课时间的优先权遭到几乎所有高校教师的诟病);等等。大学生的课堂如何实行自主学习改革,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自主教学权是否得到了尊重,是检验一所大学在教学管理层面是否真正落实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基本标准。只有在信任、平等、督导和服务四者和谐共存的环境下,充分尊重老师的教学自主权,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实践的创造性才会更大程度的展现。

其五,从校园文化层面,大学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景线。一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自己校园文化特色,即教师要有教的风格,学生要有学的个性,其人才规格的社会效果具有群体性的价值体现,才是学校特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体现。比如,教的风格有三种体现:即成果卓著的科学家对卓越人才启迪培育的传道“秘籍”;造诣深厚的学者对莘莘学子求知欲望的诲人不倦的博学感染;卓著的工程师和实验教学人员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不畏艰苦的执着实践,等等。大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博学、真切和多彩,自然会激发大学生高效、积极的求真激情,由此融构出师生和谐的探知教与学的大学课堂氛围,才会不胫而走,才会持续地在校园里辐射、传播和放大,才会留下薪火相传的校园教学文化。

三、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及其弱化、虚化、固化、缺位与滥用

与基础教育不同,高等教育有学科领域的专业培养计划、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多层次的课程选择。高等学校教师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本质、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课程的结构特点,研究和构建自己所授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培育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意识,使之成为落实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最基础的指导思想。

1、授业内容的编制权的缺失以及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权

本来,教师有权根据专业学科特点、教学大纲、课程结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所任课程的学期或学年的具体实施计划,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见习活动作出自己的安排,学院、系和教研室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计划中有建议权,而无指令权。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专业授业内容的编制权在学院、系一级,而且是一个集体行为,也就是说,实际上已经剥夺了大学教师个体作为课程授业主体应当具有的授业内容编制权,只是拥有课程实施计划的部分制定权,比如,教学进度和见习活动等,由此导致教师缺乏博览群书展开对课程的内容、结构和教学目标研究的动力,缺失了其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研究和建设与该课程相关的拓展课程的必要性。

2、教科书的选用权、辅助教材选定权及其虚化

本来,在保证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有权根据自己的判定,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教科书,或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专长和成果编写讲义并作为教科书使用。教师有权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权选择合适若干同类的辅助教材。然而,实际上,目前,教师教科书的选用权已经被虚化,一是有现成教材可以选用;二是有的高校规定必须使用某个级别的的教科书;三是目前的大学教师业绩评价指标规定,教材不算科研成果,故而无需伤神编写讲义、教科书和辅助教材。同时,许多教师确实也没有多少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融入其课程教学之中的。也就是说,其教科书的选用权和辅助教材选定权被虚化了。

3、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运用权及其固化

本来,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遵循一般规律(比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的基础上,教无定法,所以,教师有权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自己认为是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确保对学生负责的前提下,有权尝试采取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然而,实际上,目前,就教学形式来说,大学教师基本都是使用单一的讲授法,而且形成了一种“现代-传统模式”——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粉笔和黑板逐渐退出讲台,呈现出理科教师大部分念Word-PPT,文科大部分手执话筒自我演说;所以,其教学形式基本上固化为两个被动:即教师被动地“照本宣科”,大学生被动地承接“耳边风”,教学形式的固化搁置了教师潜心教学研究的动力,坐失了大学生宝贵的启迪机遇。而且,就具体教学方法来说,鲜有课堂讨论、读书指导、课程见习、直观演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演示实验基本上退出了大学的理科课堂)等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应用。

4、教学评价手段使用权及其缺位与滥用

本来,对修课学生各门课程的评价权是大学教师教学自主权最特别的权利之一。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地把握课程的知识度、全面地了解学生、恰当地使用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给出修课学生的最终成绩,林语堂先生的“面相”打分,其准确度之高,被传为佳话;另一方面,只要不违反师德,不妨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权使用任何评价手段,以保证教育效果和教学目标达成。然而,实际上,目前担任基础课程教学的许多大学教师,由于自身课堂教学水平有限、精力投入的不足、学生普遍地浅尝辄止,加之担心学生评教信息反馈对自己将来晋级的影响以及学院和系一级缺乏有效的管理(比如,没有硬性规定期中考试,没有实施教考分离等)以及学校层面轻视教学的导向作用,直接导致大量基础课程评价权的弱化。

与此同时,担任选修课程教学的许多大学教师,缺乏对课程结构的有效设计、学科内容的有效选取和教学方法的深入感知,再加之学时的不足和教学效果的不佳,存在着长期的评价权虚化现象。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公共素质课程中,许多学生通过未出席的专题活动积分卡虚拿学分;在实践课程方面,一方面,学校层面也虚设许多实践课程“名称”,比如,公共课程表中的见习课程和研习课程,其实都没有真正的落实;另一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许多基础课程的见习活动也被取消了,只剩下一个专业实习,而目前分散的专业实习模式,其成绩的评定缺乏实习生实习阶段进步的必要资料信息依据。由此,导致公共素质课程和实践课程成绩评价权的缺位。

更为值得指出是,担任本科任选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许多教师,通常科研任务较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意念,日常工作以科研为主导,经常出差,有的一学期不上几次课,到了期末,只能滥用其课程成绩评价权给予他们的修课学生评定成绩。

四、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与高等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度之关系

高等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在不同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即教育目标的实施必须细化为具体的层次化的培养目标:第一层次是学科的培养目标;第二层次是专业培养的目标;第三层次是课程目标。

1、我国高等教育的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的总目标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培养和训练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优秀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具体包括:精英人才、学术人才、应用专才和实用通才。

2、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落实与课程目标有直接的联系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智能水平、能力和技能等方面达到的程度。我们知道,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与其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度由中考和高考进行自然、权威和唯一地评判。如上所述,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虽然与课程目标落实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其显现的或者说其评判的方式却是多元的。比如,就课程目标的认知类来看,其包括课程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和师生理解思维能力。可能许多年轻的大学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还没有真正地弄懂到可以教授的程度,只是在理解思维能力方面比较强;就课程目标的连续性来看,只有资深的大学教师对其授课程的学科理论的造诣才是深厚的,对其所授课程体系的知会才会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对其修课的学生特点才具有胸有成竹的把握能力。所以,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落实与否直接制约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3、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与专业目标达成息息相关

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来看,其专业培养目标包括知识、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专业核心能力要求以及必要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比如,师范大学的教师资格证书)等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教学自主权首先体现在能够使大学生达成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水准,以及要求师生共同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其次,必须体现在使大学生达成高等教育必须的专业技能,比如,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生应当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并精通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能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取得大学英语CET四、六级证书等;理科工程技术类的除此之外,还应当达成专业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第三,必须体现在使其具有一定得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以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必须体现在使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生应当具备与专业相关的系统分析规划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的计划、组织、协调工作;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理科工程技术类大学生应当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各个技术环节设施和设备的原理、操作方法、相关知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各个实践内容的落实与专业目标达成息息相关。

4、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落实是学科教育目标达成的最后判据

我们知道,广义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和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及设备等)以及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作为培养人的高地,即使是研究型的大学,其活动的主体在国内外都无一例外地仍然是教学活动,特别是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科发展是方向求大(动辄就要申报一级学科)、层次求高、学科带头人求洋(海归)、教师梯队缺乏合理性(年龄、学历结构和专业分布等——比如,某个老师出国研修了,随意安排老师顶岗)、投入巨资的重点实验室与本科生学习活动几乎没有一点关系。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作用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劣化了培养高级人才的功能和偏离大学的育人有效途径,使得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缺乏落实的空间、缺乏释放的动力以及缺乏监督和评价的有效举措。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落实是学科教育目标达成的最后判据。

五、结语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的虚位已经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必须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出发,从学校一级的层面,立足于从大学的课堂教学一线真正将教学自主权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的落实、激励、监管和评价。在作为文化精英聚集地和育人圣地的高等学府里,大学教师首先需要研究所授课程涉及的学科特点、教育目标和结构体系,研究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该课程涉及的学科的价值、目标和内容及其教学方法;其次,大学教师不仅需要博览群书、深究细研、格物致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而且需要掌握其最新的文献资料、研究进展和成果,建构与学科相关的课程的知识基础体系;第三,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后续课程的实际学情,研究和建设与该课程相关的拓展课程。

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最后落实在学生对这门课程广泛的兴趣、学习能力的极大提高以及必须取得了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后续成才发展奠定良好的学科学习能力基础。在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管理行政化和缺失校园特色文化的大环境下,教师教学自主积极性的激发、培育和弘扬从观念到实践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而这正是教师教学自主权的释放、落实和成效的前提,也是改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的治本举措。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陈宇,卢家楣,汪海彬. 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测量的现状调查与启示[J] 教育研究,20149

[3] 刘铁芳. 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 如何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141.

[4] 程茹. 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及其中国化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141.

[5] 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 后现代大学来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刘志鹏等. 20 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autonomy

FENG Jie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Rd, Shanghai200234

AbstractIt i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development that the quantity, the scale of hardware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made an epoch-making achievement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merging and upgrading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University Teachers' autonomy has not really been implement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It is less from that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of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on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autonomy connotation,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etc. It is also less on that the reach a degre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autonomy and th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Nor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eaching autonomy for effective evaluation or is in a vacuum of supervision, weakening, specific performance for the function is virtual, curing, and the absence of abuse. The pressing practical problems is one of the direct causes of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serious landslide.

keyword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autonomy; The goal of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通讯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冯杰  200234

电子邮箱:fengjie@shnu.edu.cn021-64324766O);手机:1500213139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6592-944394.html

上一篇: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发展改革的困惑与刍议
收藏 IP: 58.32.251.*| 热度|

11 姬扬 时志强 李明阳 黄永义 牛登科 吕洪波 刘淼 王林平 陈南晖 杨正瓴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