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来榕城,疑心没有旧书市场。但积一年以来,也终于先后去过五处有旧书的所在。
有两处是大学城的两所省重点建设高校的图书馆里的图书漂流角,有时也有点可看的旧书。
第三处是福大二区里的尚友书店。白天和夜晚各去过一次,都没有开门。两个大玻璃门看进去,都是一堆堆比人高的旧书。加过以店名命名的QQ群,不到十个人在里面,从未见过有一条群聊信息出现。有仿佛已凝固冰冻多年,而吾生也晚之感。
第四处是仓山师大程埔头后面的四当斋书店。是从孔夫子旧书网上看到的地址。多种经营,有饮品。傍晚过去,好不热闹。有一些幼儿园孩子放学了在里面吃饭,吃完了做作业。等待家长下班来接。结账时,做作业的小孩子还开小差歪头看我。
第五处就是今早去的左海寿山石花鸟鱼大世界,从名字看出包罗广泛。“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网上查得是早市,而西湖和左海又是老人遛弯最多的所在。所以我也像平时一样差不多六点半起来,八点便赶到,大概是左海公园的西门附近。
在山海观站下的公交。向一个皖南口音的旅馆保安大爷问路,指点右拐过去。路上便见有提着一大袋书的老头满载而归矣。笔者也跃跃欲试。
到了那,先拍两张大门的照片。进了门,左手边,一排大榕树下,一路排开地摊,大概分作三绺,数十个摊位。一路走过去,又拍几张照片。阳光照在旧书摊上,温暖在我心里。从里面向外走,一家一家按顺序往外面逛。后来也没发现里面的摊会更便宜。
地摊以旧书为主,也有古董、旧物、寿山石、书画之类。书以外的其他东西,笔者都没有关注。书之外,最值得看的是人物。比如,有个老人在吹口琴,头戴凉帽,面前有乐谱架,反复吹的是《假如你要认识我》。也是我挺喜欢的歌,所以也录了半分钟视频才走开。
有一部分摊位也是混合经营,旧书和古董旧物等得兼。见有个镶嵌的梳妆木匣,带几个小抽屉,我忍不住抽出来看。使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也常喜欢这么抽出来翻看的。
有的摊位是每本书都需要问价,五块十块的开价居多,有的书可讲价两三块。有的是图方便,写有纸板,五元一本,十元三本,两元一本之类。旧书价自然是低于北京等都会。而与老家的县城相比,也几乎看不出差别。但两地房价却有四五倍的相差。奇甚!笔者的解释之一是,各地买旧书的多是本埠有住房的退休老头也。
旧书几乎是男人的事业。想起辜鸿铭老先生的话,不禁引申出一句:书如茶杯,男人如茶壶。现场多为中老年男子。只看到两三个摊位有妇女经营,有的还是陪着老公干着跑腿拿塑料袋装书之类的活。也见有一对青年男女,嘴里聊的还是出版的事,或恐是编辑吧。或许会收藏旧书的女性,才堪称有名的女权主义者吧。
买旧书,卖旧书,多雅事,也多奇人。多为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低头垂目,眼神呆滞,大眼镜。双方都话少,有读书人的面子,老板也似没有其他行业油滑。双方很多都是熟人。就像周末于山去得多了的,也便熟了。
请看这边,有一堆两元一本的旧书。一颤巍巍的老头蹲了很久,终于选了三本笔记文选集之类的,拿去结账。老板说五块,处理书,又建议十块可拿十本。老头还好没有再回来挑,真担心他一时不能很快起得来。中文语法书居多。我可买可不买,终于还是挑出十本。
也是支持体验型经济、实体经济和濒危行业。就像随着那些小时候听过老戏,上班时看报纸的老人的渐渐逝去,老戏和报纸都会更少。当然新的手机之类的花样会更多。我摸摸手臂和胸膛,此处不免想起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老板又在招呼路过的熟客随便拿(送)两本回去,老顾客客气地摆手。
确实也要慎重,“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此外,也为真的喜欢,而收藏次之。百年之后,也常不能避免前脚刚走,后脚书便被子孙当废纸卖掉。读书终究是自己的事。杨绛先生说过类似更普遍的话。
那边又有一对主顾,大概在聊共同认识的另一个顾客。反复听到老板说,“他也不结婚...就知道买书看书...书呆子”。颇能理解,知识改变命运哩。不过听到“不结婚”,确实令人惋惜和不安。
再往前走。蹲下来,拿起一本厚厚的所谓莫泊桑长篇小说选。几部长篇在里面,却没有目录。旁边蹲着的一个秃头大叔转过头来,眼睛跟着我拿的书转。我翻了下,撂下来放回原位,同时对他说,“你也看看”。他赶紧拿起来,后来也放回去。喃喃地和我说。“字太小了哦”。我轻轻和他说,“盗版的”。旧书若都买盗版的,吾不为也。除非是金庸全集之类。
还有老头搞拍卖之类,似乎卖的也不是书。只听到他一人一直报价之类,围着一排无声的看客。我也没兴趣过去看。
出得大门,已近10点,早市也不早了。但还看到一直有人进进出出。在旁边停车场出口的花台上,把书放下。清点一番,笔记本上抄了个书单,以飨读者。买了二三十本书,采于好几个摊位,共74元。没有收住。
门口几位老人结伴前来游玩,有男有女,大概年轻时是常来的。他们在门口找了个人,隆重地帮拍合影,背景有左海公园几个字。世事无常,下一次重聚和重到,又不知是何时。共勉,于我是重到。我也赶紧拍下他们这一幕。
向守停车场的大叔问了路。从后面栈道往博物馆走。旁边两个老头从容散步,老哥俩聊得颇有兴味。一对年轻夫妇,妻子推着婴儿车,丈夫还牵着一个小学生。
湖上已无荷花,淤泥滩可见。但远处的博物馆、西湖宾馆、摩天轮、甚至镇海楼等却可见。蓝天湖水一色,心旷神怡。沉甸甸地,不虚此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