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l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lr

博文

物理学的逻辑

已有 4904 次阅读 2018-8-4 10:25 |个人分类:时空认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物理学的逻辑

 

(1)物理学研究总归存在着客体对象,我们取这样的客体对象,并且先研究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客体对象。

就目前的物理学学科体系来说,可能涉及到的、比较大的几个学科分支,是理论物理(牛顿物理或者力学),电磁理论,量子力学;统计物理与热力学,因为它所研究的是系统(涉及到众数个粒子,实际上流体力学,电路理论,也都是如此),这个暂时抛开不论。总之,我们的重点先是在于,讨论那些基础理论所处理的对象,简化至(理想化至)单个或者少数个质点/单色波/基本粒子的学科分支。

相对论也会涉及。在传统看法中,相对论被看成是对牛顿力学的修正,应用于物体高速运动的场合(在低速运动时,相对论过渡到牛顿力学)。这里,仍会将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牵扯在一起,且尽可能将其与电动力学或者量子力学相区分,——尽管存在,例如,相对论性波动方程,这样的针对量子力学的相对论修正。

(2)(假定,或者说,公理)对于上述的研究对象,认为它是在空间、时间中展开的。

我们先不去明确界定这个物理对象是什么,而只是笼统地对这个物理对象赋予一个名称O,或者一个物理量O;但是先不特别明确地取定义这个O是什么,而是先考查其特征。

按照数学惯例,我们假定这个量总归表达成为一个函数:

但是需要说明:在函数语言中,x, t是自变量,O(·)是函数表达式的形式,等号左侧的O是因变量;不过这里强调,物理对象O与空间、时间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必需的因果联系,因此上式只是说明,物理对象O在空间和时间中展开着。

函数形式,按照惯常处理,认为可以取一组正交、完备、归一化的基函数,任何函数都可以表达成为基函数的线性组合,亦即:

上面两式等价,都是所研究的客体对象的表示;同时第二个式子还寓意着,动量和能量的定义:

                                         

附注:为简化起见,关于kpx等是矢量的问题,并不专门强调,各凭各的理解;又或者理解为空间被限制为一维的,先从一维情况入手,以后再进行扩展(至三维)。(各式也不考虑初相位)

附注: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说,物理实体O,在空间和时间中展开着;愿意的话,加上自旋这样的展开参量也是无妨。表达式中多出一个指数项,即是引入了一个展开参量;参量之间的关系,是直积。如果表达式中不出现这样的指数项,寓意着就该参量进行了积分,当表达式满足归一化条件时,该积分的数值是1,因此不用显式地出现在表达式中。

讨论至此,一个重要的结论在于,空间x,时间t,又或者自旋,等等,我们并不承认它自身就是物理实体(或者物理实体意义上的物理量)。

空间x,时间t等,应是外在于O的、且可能是先决的,由O以外的、其他无数个物理实体共同确立;而O存在于既有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则又会反过来影响时空,引起相应的调整;如此递归。

将任意函数表示为函数集中各基函数的线性组合,基函数按照这里的取法,这样的处理就是常说的傅里叶变换。这里,v是频率,而k是空间频率。通常,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可以包含无数项,现实中做计算时,总是在一定项数时截断,作为一种近似。

(3)考查量子力学。

比如,物理对象是势场中的电子,则前述的函数即是波函数,描述粒子的时空分布几率。

我们前面的所有说法,与量子力学理论是相互兼容的,可以彼此说明。

顺便可以指出,所谓的动量算符,说的是该算符作用到波函数上后,能够将动量p = hk,从指数项中提取出来,即:

算符所具有的能力,是将一些量,从位相中提取出来,成为一种幅值;在这里,算是对量子力学算符的来历出处给了一种说法;能量算符,

也是如此。

(4)考查电动力学。

电磁场理论本身就是关于波的理论;特别地,麦克斯韦方程组,是协变的。

我们前面的说法,与电磁场理论是相互兼容的。

(5)考查相对论、牛顿力学。

之前的博客文章,已经指出了相对论理论体系中,最为关键性的时空“间隔”概念,本质上是一种位相关系。

可以这么理解,本博客文前面的所有说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是处在正确轨道上的;但是牛顿力学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它把比较“虚”的位相当成了比较“实”的振幅了;相对论的提出,无非是想把牛顿力学“拽回来”而已。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如何统一的问题,是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等,向牛顿力学而去的统一,还是反过来,牛顿力学被后两者统一。

大家都统一到牛顿力学的框架中去,就意味着采用时间、空间坐标,等等的语言和物理量,来描述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中的物理对象;反过来的做法,则是放弃掉时间、空间,这样的量。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即不承认时间t,空间x,等等,它们不是客体对象本身,这些量仅仅出现在相位中,呈现的是位相关系;相对论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位相关系(前面的博客文章)。

相对论理论似乎是要把几种理论拉拢在一处,但是很遗憾,它的方向性,是偏向牛顿力学的,以至于在时间、空间的本质特性,等等的问题上,纠缠不清。

在此所想提出的,是另一种物理学统一的方案,也就是以波/波动为本,用与波相关的语言,重新诠释古老的牛顿力学,由此物理学体系,在逻辑上能够做到自洽(相对论并非必要,它是自然地包含在内的;正如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样的波动为本的方程,本身就是协变的)。

(6)考查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质点,这当然是理想化后的产物。这里涉及到几个特殊函数:

一是δ函数(单位冲激函数),这个函数是能够做傅里叶变换的;它的非理想化形式,有时候也称作“波包”,同样也是可以展开的。在展开式的每一项中,坐标x都还只是出现在相位中,但是合成后,x与物理量之间形成了等价:

也就是说,对象O就在x处,而x处能够看到对象O;不仅相位“消失”了,且因为“质点”这样的理想化处理,人们原来是要研究和处理质点的,现在则更强化成为要处理坐标量x了。

另一个是阶跃函数,也是类似的意思。

前面提到:客体对象O在空间和时间中展开,但是如果关于空间的展开式,合成后成为δ函数,则实际上O也不用展开在空间中了,它直接就处在坐标x这一点上;如果关于时间的展开式,合成后成为阶跃函数,则实际上O也不用展开在时间中了,直接说O自某时刻产生后,就一直存在、“物质不灭”好了;话说开始阶跃的这个时刻,如果假定所有质点都商量好了,均指向比较久远的某一时点,则直接说彼时发生了“大爆炸”,产生了宇宙,并不会实质性地影响现时对于O的运动学、动力学讨论。

(7)到目前为止,只是大概提了一下,从本文观念,如何看待牛顿力学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涉及到特殊函数)。

从相位中,能够抽取出来的量,有x,t,k,ν,p(hk),E,在牛顿力学中经常出现的m,v或者mv(=p),a或者ma2(=F)都还没有着落,这是下一步的工作,在本文中,暂时搁置不论。

(8)低速运动的客体对象。

我们假定这个客体对象,比如说,是个小立方体,是稳定的。此处存在一个必要条件。O展开成无数个频谱项,取其中的一项,假定这一项的(ν/k)也就是波速为u,则其他的各项,也各自必需保持相同的波速u;否则某时某处的合成式对应到小立方体的话,在它时它地,由于波速不齐,合成式就不能够保持还是个立方体了;换言之,如果构成级数和的各分项,不能够保持相同波速的话,这个物体将会解体,不能够保持稳定。

下图显示了沿xt两个维度展开的一个“全波”(频谱中的某一个单色波),右图和左图用的是相同的数据,但是做了旋转(等价于:观察的视角不同)。

从左图看,沿红颜色直线方向,这个“全波”的幅值是相同的;红颜色直线的斜率,具有(x/t)=u’速度的含义;这个图是这样解释的:

假定有一个观测者,如果这个观测者以波速相同的速度u’=u,一边随着波向前跑、一边进行观测的话,则观测者“看到”稳定的幅值,没有任何波动起伏;如果观测者以不同的速度u’≠u,一边随着波向前跑、一边进行观测的话(与图中红直线不同的斜率),则观测者将“看到”波动起伏;不同的斜率对应到不同的波动起伏(波长和频率各不相同,等效于不同的多普勒效应),越接近于红色直线的斜率,频率越低,极限情况的是红线斜率,此时频率为0。

观测者可以取速度0,也就是他/她总是处于x0处,此时可以测量到波动,并且提取出频率;可以取无穷大速度(上图中红颜色直线的斜率可以从0到无穷大,这个图本身并不强制要求取光速c作为速度的上限值),也就是锁定时间,他/她在某一时刻t0时,遍历x轴的一段,此时可以测量到波动,并且提取出空间频率(波长);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速度时,则如上面这一段文字所述。

如果客体O幅值稳定,则观测者始终“看到”的是一个小立方体;否则,这个小立方体不能保持稳定(例如残影那样的感觉)。用一束光代替观测者,跟随着波向前跑(确切地说,光照到客体O表面某处A,从A点反射,这个A点是随着O行进的),当光速与波速比足够大(小立方体低速运动情形)时,光跑来跑去的时间可以忽略,客体近似是稳定的;换言之,原点处的观察者,看到一物体低速通过时,这个物体将始终是一个小立方体,没有可观的形变。

(9)高速运动的客体对象。

大体同上,但是不存在光代替观测者跟随客体运动的情况,即便在观测时采用了光学技术,则光跑来跑去的时间也是不可忽略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物理量幅值变来变去,物理量的平均值可能更有意义。

(10)牛顿力学中的质量,速度,加速度,力,等等的概念,在基于波运动形式的图像下,应当如何理解?留待后面处理。

可能的线索一:球面波的相速,可以看做是标量;质点的速度,是群速,性质上是矢量,并不是同样的概念(两者情况下的动量、能量/动能与势能等概念也都需要逐一考虑);与惯常的处理,直接把m拿来就用不同,最好的处理,应该是通过波动参量,hk,hv,x,t,等等,将m推导和表达出来(应该是一个系数),从而给m一个形式上的定义。可以参考:黄志洵,“波粒二象性理论与波速问题探讨”。

可能的线索二:物理对象在空间、时间中展开,从物理对象自身来看(内涵),它自身具有一定的时空结构;从物理对象外部来看(外延),空间、时间这样的参量,不应是该物体本身所能够决定的,它是众多物理对象所共同决定的,呈现另外一套时空结构。时空结构,应当是一套vk频谱。特定情况下的物理实体,如果说可以维持自身稳定,不在空间中散开,或者不在时间中产生或者消失,原因应是其内部的相互作用,由内部的相互作用相维系。物理实体内部的时空结构,需要与外部时空结构相融合(如果不融合,即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作用,称作力);内外两个结构之间(实际是两类波/波系)的界面,这个界面无疑是重要的。举例:某种情况下,等相位面、等势能面从原本的球面,产生异变(由于附近存在另一物理实体),此时的相位、势能的梯度,就与波矢k,作用力F的考察直接相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16888-1127501.html

上一篇:这事吧挺困难的
下一篇:物理学的逻辑(续)
收藏 IP: 59.66.49.*|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