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摩尔定律死了怎么办?(150406)

已有 17359 次阅读 2015-4-6 08:49 |个人分类:微电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摩尔定律, 智能应用系统

摩尔定律死了怎么办?(150406

闵应骅

 

   本月正是摩尔定律发表50周年,整整半个世纪。本月的IEEE Spectrum发表四篇文章是关于摩尔定律的。其中一篇的题目叫“Moore’s Law is Dying (and That Could Be Good)”。都是说摩尔定律不可能继续下去了。也触发了本人的一些想法。

   1965年微芯片上的元件数增加了1倍,Gordon Moore于是预言这一趋势近期内将继续。1975年他修改为每两年翻一翻,后来又说是18个月,或者说按指数律增长,每年46%。这就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预言了半导体产业50年的发展。摩尔预言了一个光辉的未来,改变了世界。这样高速的增长在其他产业是见不到的。美国的主粮玉米从1950年以后平均产量每年增长2%,蒸汽涡轮式发电机把热能转换为电能,其效率在20世纪年增长率为1.5%,而1881-2014室内灯光有效性(流明每瓦)年平均增长2.6%,而室外为3.1%1900年洲际旅行用远洋客轮每小时走35公里,而1958年用波音707每小时885公里,平均每年提高5.6%,但这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即使是波音787也和707差不多。1973-2014汽车的燃油的换能效率年平均提高2.5%。所以,半导体产业这50年的特殊高速增长是特例,以后不可能保持的。这并不奇怪!

当元件越来越小、越来越密、越来越快、越来越便宜,增加了功耗,切割了许多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特别是计算机和数字相机,也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电管,这是电子、光和太阳能时代的革命。但是,这个革命有福也有祸,由于对技术进步高度预期的非预期效应,人们相信技术进步将很快催生自驾驶电动汽车、特超音速飞机、私人定制的癌症治疗、心脏和肾脏的3D打印,世界将从石化到再生能源。但是,晶体管翻倍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引领人类文明的技术进步。现代生活依赖于许多过程,有待改进,特别是食物和能量的生产和人货的运输。许多历史数据说明这现实,譬如晶体管的第一个商业应用是1952年的助听器,微处理器占据着整个20世纪,甚至更长。晶体管数是翻倍了,但应用并没有翻倍。所以,摩尔定律死了,不必沮丧,下面有下面发展的路子。

   若干年前,国内还列了科研题目,如何继续保持摩尔定律有效?我那时就想,我们和摩尔不沾亲、不带故,他的定律死了有什么了不起?摩尔定律不是一个科学定律,而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预言,一定有时效性。集成度增加以后,漏电流增加,散热问题大,时钟频率增长减慢,无法提高。线宽到2020-2030约为5纳米,相当于10个硅原子的空间。10+年前Roadmap预计线宽可到7纳米,现在又说可以到5纳米。不管怎么样,总会有物理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当今的集成电路晶体管数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就像原来住平房,由一间屋变成两间屋,你觉得是翻了一翻的改进,舒服多了。可是,现在给你盖一个100层的大楼,你会觉得:我拿这么多房子干什么?无法安排。贪官要29套房子有什么用?集成电路芯片里面,门数足够多,你就不知道用这些逻辑干什么。于是,前几年,出现了多核处理器,一个芯片上多做一些CPU,也许能提高利用率。但是,这些CPU并行不起来,就出现了黑硅的问题,许多晶体管没有用,白消耗着电源。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但基本是小修小改,走不出摩尔定律的泥潭。其次,没有了摩尔定律,对发展中小企业有利。过去集成电路生产讲究大批量,垄断性的技术,小公司要想和垄断的大公司竞争,基本不太可能。现在,集成电路要专用化,就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应用,设计生产适合自己需要的芯片。由于芯片生产已经不成问题,问题在产品。所以,集成电路的种类会越来越多,要在各种应用上下功夫。这就引出了产品智能化的问题。如果过去是一级智能,就像下象棋车不要往炮眼上走。这是一级智能,就是机器能看到当前的这一步。现在要搞二级智能,就是说要看到这一步可能使对方抓我的车,而我的车又无路可走。这就看到了两步。当然,更高的智能能够看很多步,甚至可以和著名棋手对垒。这是智能,但不是人工智能。现在我国开始宣扬人工智能与脑科学。其实,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不是一码事。人工智能搞了几十年,没搞出什么名堂。现在是要在应用系统里面加智能。Arduino软硬件平台不追求每天一个型号,还在用2005年的硬件,反而使其培育了深层根基,他们欣赏硬件附件的开放标准。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的山寨手机,它对性能和CPU技术并不敏感。所以,它可以保持芯片不变,而在智能上创新,取得收益。这就给创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智能应用系统将回出现。

   大量直接面向应用的芯片要求产品的标准化。手机的标准化,部件可以互换,促进维修业的发展。小公司可以少花精力在硬件上,就像开源软件一样用开源硬件。FPGA可能会更受欢迎。CPU芯片只要有一个故障,整个CPU就不能用,而FPGA不是,你可以避开故障点,而且可重构。所以,可编程的多核处理器和可重构的FPGA更有希望。开源硬件运动会进一步深化。现在生产开源硬件的公司比较少,他们只对改制、修改、提高提供足够的文档和许可,而制作他们自己的装置。虽然近年来开源硬件有了大的发展,而且美国还成立了开源研究协会。中国的山寨手机也引起了国际关注,他们就用拼音“shanzhai”,这是小公司崛起的一条路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880189.html

上一篇:写好摘要(150331)
下一篇:网络公平性博弈(150414)
收藏 IP: 111.206.20.*| 热度|

36 王小平 黄永义 彭思龙 许方杰 麻庭光 毛宁 李健 章迅来 施添锦 刘学凯 葛琳 唐常杰 陈儒军 徐晓 朱豫才 蒋迅 张骥 杨正瓴 董侠 姬扬 段石松 唐寻 李雷雷 李伟钢 张能立 张江敏 周向进 李土荣 张忆文 翟自洋 李亚平 hkcpvli shenlu wuchenwf chenhuansheng cloud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