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轮学科评估在第三轮学科评估的基础上,将“学科声誉”一级指标调整为“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增设了社会服务贡献二级指标,强化了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贡献及社会影响,成为本轮学科评估的一大特色。本轮学科评估为何格外重视社会服务贡献?个人认为,大致原因有三。
一、学科发展“新动力”
考察学科发展史,不难发现,世界一流学科形成重大突破,通常出现在与社会需求密切对接之时。学科只有在不断尝试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方能打破自身知识封闭,产生新的知识,形成知识的分化和聚合。
从人才培养方面看,通过对接社会需求并提供服务,有利于及时更新专业设置,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使培养的人才更具现实竞争力。以康奈尔大学为例,该校创始人怀特明确提出要培养能够适应美国工业化社会生产发展需要、服务整个州和国家的高级人才。内战以后,美国迅速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型,各类专业人才极其短缺,康奈尔大学抓住这一机遇,率先创设了土木工程学、电子工程学、军事科学、机械艺术、兽医学等新兴学科,人才培养密切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好,学校声誉渐盛,各方资源支持大幅增加。这些学科至今仍为康奈尔大学优势学科。
从科学研究方面看,通过提供社会服务,科研工作者能更精准的找到科研发力点,其成果也将更具应用价值。以美国物理学科发展为例,美国物理学科曾全面落后于欧洲,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物理学而言是一次重要机遇,教授们积极参与研究,在潜艇、火炮定位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工业界和政界建立紧密联系,获得大量学科发展资源。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物理学科各方面力量已达到欧洲水平。“二战”时期,美国物理学科在雷达和原子弹实验方面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在核物理学领域全面超越欧洲。再如,麻省理工学院最初成立时只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技术学院,其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勇于承担国家通讯、电子、计算机等领域重大项目,这些项目逐渐成为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由以上历史事实可知,社会服务是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学科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检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得到认可,成为世界一流学科。本轮学科评估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加强了对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考察。
二、国际学科评估新业态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可以发现,将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英国科研评估制度非常注重对高校社会影响力的评估。其科研评估制度经过不断修正完善已相对成熟, 2013年开始实施的卓越研究框架(REF)尤其注重科研社会影响力的评估。REF 把“影响”定义为:科研成果所导致的学术之外的任何经济、社会、文化、公共政策或服务、健康、环境或生活质量的效果、变化或收益。由于科研影响力难以纯量化评估,REF采用了“案例+模板”的方式,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本轮评估中的“社会服务贡献”考核内容和方式与其大致相似。
美国各个层面的科研评估也是如此。美国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要求研究务必服务于国家战略及公共利益需求,在评估中广泛采用了“成本—产出”法,一些产出和效率高的机构可优先获批预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评估项目价值时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是否对社会做出贡献。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有与其匹配的一流评估办法。所以本轮学科评估紧密对接国际评估趋势,更注重“影响力”导向,增加“社会服务贡献”指标,加强对高校的引导。
三、国家发展新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转换新的发展动力。而这个新动力,就是“创新”。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应该说,上一轮学科评估以来,高校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国家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重任务。国家先后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都提出高校改革发展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增强科研创新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见,与国家对教育的殷切希望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需求相比,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还有不小差距。
学科是高校的基元,对高校的要求,其实就是对学科的要求。面对国家需求,高校要主动作为,在学科建设上下足功夫: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平台;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提升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学科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衔接,为产业升级做出贡献,完善成果报送、发布机制,服务国家决策。
综上所述,从最初纯粹追求学术的象牙塔,逐步走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轮学科评估正是应势而动,通过管理、评估,引导高校学科建设方向,鼓励和重点支持那些对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科,力促高校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高校只有把握大势,顺势而为,才能得到支持,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争创一流。
(作者:张伟,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