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15日,上海软科发布了世界前800位的大学学术排名,从800所高校的得分情况看,看到了很有意思的“长尾现象”。何为“长尾现象”?我们不妨从一张图说起。
一、800所高校得分折线图
图为2017年软科排名中800所高校得分由高到低的折线图,最高分100,最低分6.4分。从图中不难看出,排名靠前的高校间分数落差巨大,得分直线下降,从100分到30分,中间仅有60多个高校。排名靠后的高校,分差微小,从30分到最后一名,中间有700多个高校。从800所高校的得分连成的折线图形态看,犹如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由此,借用经济学中的“长尾理论”一词,称之为“长尾现象”。
二、位次相邻高校分差散点图
造成“长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排名靠前的高校间分差大,排名靠后高校间的分差不明显。至于排名靠前高校的分差大到什么程度?排名靠后高校分差微弱到什么程度?我们再看下图(排名相邻高校分差散点图)。该图呈现了位次相邻高校的分差变化,排名靠前高校中位次相邻高校的分差巨大,最大的达到23.5分(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排名靠后高校中位次相邻高校的分差都十分微小,很多仅有0.1分的微弱之差。三、2017软科排名中高校得分的“一分一段”
为此,我们参照高考学子们熟悉的“一分一段”做法,对2017年软科排名推出的800所高校也列出一个“一分一段”。其中“得分段”指得分大于等于它,且高出该数值1分以内。(如“得分段”为35,指得分大于等于35分,且小于36分的高校数)
四、小结
无论是各高校得分的“长尾现象”,位次相邻高校分差变化,还是“一分一段”信息,都呈现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从软科排名的结果看,排名靠前的高校间得分差异较大,在这类高校间产生排名变化的难度相对较大。另外,或许对关心排名的高校而言,可以从“一分一段”的信息中看到自己得分提升与排名提升的关系,可以看到有可能的软科排名发展空间。
笔者只是从客观的得分数据呈现如此现象,未有深入研究,难以对评价系统或评价结果做出更为科学深入的结论。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得到更多有意思的分析结果。
(基础数据由里瑟琦智库小伙伴们采集,向你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作者:吴云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