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23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同行评议周学术指导委员会、理文编辑主办,中国知网、德古意特出版公司(De Gruyter)、《中国科学院院刊》协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承办的国际同行评议周中国论坛在线会议召开,主题为“STM期刊中同行评议的身份”。科研人员、STM期刊编辑、图书情报人员等1300余人在线参加了此次会议。
同行评议周(Peer Review Week,PRW)是由国际学术出版商、科研机构、科技相关学协会和科研人员共同发起和举办的全球性年度活动,已经连续举办5年,用以宣传同行评议在保障学术论文质量方面的作用。该活动将学术出版商、研究人员、科研组织聚集在一起,致力于共同推进同行评议过程优化、质量提升。2021年国际同行评议周于2021年9月20—24日举行,第一次通过全球公开征集的方式选定年度主题——同行评议中的身份(Identity in Peer Review)。
在线会议场景照片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任延刚主持会议,并代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田伟院士、秘书长魏均民社长致欢迎辞。他指出,同行评议周的初衷就是强调同行评议的重要性,此次同行评议周中国论坛强调同行评议的公平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保障学术期刊办刊质量、与世界一流期刊接轨。实施高质量同行评议的管理,是青年编辑参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不能回避、必须攻坚克难的重要实践。针对该问题,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中国的STM期刊编辑、科研人员、图书情报人员等,能够学习借鉴和交流最先进的国际同行评议理念、经验和模式,共同进一步推进中国STM期刊快速稳健成长。
任延刚编审主持会议并致辞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刘兴平部长为论坛致辞,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国际同行评议周学术委员会和各相关机构对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同行评议作为识别论文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一种手段,在论文发表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近年来,随着全球科研产出的大幅增长和学术交流频率的不断加快,同行评议工作量大幅增加,由于专家自身因素及外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等,都有可能导致学术成果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估。促进更加多元化、更加公平和包容的同行评议,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共识。近年来,中国科协在支持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对同行评议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中国期刊邀请更多的国际审稿人参与论文的处理和筛选,并与国际相关的机构多次合作,举办编辑和审稿人培训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此次论坛聚焦同行评议中的个人身份的作用,探讨不同评议参与者如何带来更加多样性的观点,以及学术出版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传统行业需求,这对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改进科技评价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兴平部长讲话
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哈筱盈主编以“如何管理同行评议专家,维护其个人与社会身份”为主题,分享了自己13年来作为编辑/主编,在《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参与/主持同行评议工作的具体经验,包括:如何邀请并管理海量同行评议审稿人,如何识别同行评议审稿人主观性、不公平、不准确的评议,如何平衡同行评议结果与作者期望、刊物发展,如何优化单盲或双盲机制等。最后,哈筱盈还提出了建立审稿人表彰制度等观点与建议。报告对提升STM期刊编辑的同行评议具体工作提供了全面而有益的借鉴。
哈筱盈主编视频报告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执行所长胡小玉教授,就“进行同行评议的经验之职业生涯中身份的变化”主题,分享了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中从作者,到同行评议审稿人,再到学科领域期刊编委、副主编的角色扮演经验,以及角色转换体验。胡小玉教授的报告探讨了从cover letter与摘要撰写、文章插图处理,到正文写作思路、论文发表定位、英文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她表示,一篇论文无法解决科研界所有的问题,因此希望作者能够坦言该论文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这是编辑非常期待看到的,同时也说明作者对研究领域的进展持有科学审慎的态度。
胡小玉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魏科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治医师李昱熙主治医师,共同分享“进行同行评议的基本经验之个人身份”话题。魏科副研究员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主办的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为例,介绍了青年科研人员办刊的经验与感想。他从同行评议的难点出发,包括难以找到合适的审稿人、难以吸引优秀的作者等,探讨了期刊如何通过快速反馈、公正待遇、扩大论文影响力、提供服务等方面建立期刊、审稿人及作者之间的互信,进而通过同行评议达成领域共识来承载学术成果,展示了青年科研人员富有激情的办刊工作。李昱熙主治医师从临床医学角度提出了“同行评议应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的不同特色”的问题。针对临床医学的特色,介绍了医学心血管领域重要国际会议同行评议的普遍做法,回顾了同行评议的历史,提出让作者更多地参与同行评议,建立学组,最终提升会议或刊物影响力。
魏科副研究员作报告
李昱熙主治医师作报告
T&F杂志《历史生物学》主编Gareth Dyke以“如何在同行评议中提升身份——基于历史生物学中17年经验”为题,从编辑部的角度介绍了对同行评议、身份认同和同行评议审稿人的认识和经验。报告提到,同行评议的目的是确保发表的论文达到学术期刊的质量要求,促进科研领域的进步。作者为提高自己论文的接受率,应更有效地回复反馈;期刊编辑应对投稿文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审稿人等。具体展示了同行评议报告的结构,以及答复信的撰写案例。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期刊编辑更好开展同行评议工作有具体而深入的启示。
Gareth Dyke主编视频报告
任延刚编审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此次会议将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学术出版商等聚集在一起,有效传递“良好的同行评审对于学术交流至关重要”的信息,并就同行评议流程管理、同行评议的身份等问题,从不同身份同行评议科学家视角等进行了经验总结和观点分享及讨论。此次会议对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流程管理优化,学者在同行评议中角色定位优化,以及对提升科研评价体系中关于学者参与同行评议权重和激励的举措优化等,都具有积极启发和实践探索的意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