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老Never too old to lear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changjie

博文

展现教师魅力的开学第一课--巡课笔记之十 精选

已有 20174 次阅读 2014-2-25 17:07 |个人分类:教学科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开学, 第一课, 语音合成, 点名软件, 巡科笔记

       展现教师魅力的开学第一课--巡课笔记之十(唐常杰)    

     昨天(2.24)是新学期正式上课第一天,去新校区听了几个课,颇有收获;其中,一个基于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的“课堂考勤与评测软件”,给我印象颇,简而言之,计算机人开始享受计算机、享受程序服务了,就像泥瓦匠为自己盖了好房。

   现在从一天见闻中,择富有趣味者,与朋友们共享。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为避开周一早上的车行高峰,天不亮起床去听课,自以为是先行者,当踏上去新校区的校园交通头班车时,才知只剩最后一个座位。车到中途,东方天边才现鱼肚白,到新校区时,晨曦下的校园还是灯火阑珊(手机拍摄的照片,仅够写意):


    晨读教室飘逸出来的阵阵书声,胜过了明远湖畔莫高山上的早鸟的鸣叫。

    在新学期的第一天要上第一节课的Yp老师,自驾车6点半就上路了。他说,早一点到学校,可留点时间思考讲课内容,比堵在路上着急好。要知道,迟到属于教学事故,谁也不愿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出教学事故,这一天一定有不少校院领导巡课。

    人流熙攘校园中 早上7:50,离上课还有20分钟,不少学生成群结队走向教室,把寒假校园的冷清,冲得烟消云散。当然,与第二节课下课和中午前下课相比,人流密度小得多(下图):

 

   点名机器人 & 语音合成  Yp老师在计算机网络课的开学第一课中展示了“学生考勤评测软件”,令人耳目一新: 耳新---语音合成,呼叫点名,目新—界面友好(见下图)。有三个技术要点:


   1 随机(或预设)点名:软件读取数据库中学生记录,把姓名字符串转为计算机合成的语音,呼叫点名(语音合成),听到回答“到”之后(语音识别),自动记录出勤情况;作为公式中的惩罚因子,对迟到或缺席者增加以后被抽的几率。

   2 随机(或预设)抽问,当老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学生自告奋勇,轻轻一点,软件会辅助抽名,并记录回答的情况。随机暗含公平,随机抽问方式能保证一学期中。被抽问的分布大致均衡。

    3 弹出窗口 呼叫时弹出窗口会显示当前学生的情况,界面友好。

  开学第一次,师生见面,点名认识同学,自然而轻松;在以后的课程中,可以预设被点名人数,例如,在40人的小班中,随机抽 1/4,等等。

   这个软件是由几位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课外科研习作。满足了本科生科研习作的三原则:想法创新、技术不难,有应用需求。如果有学生愿意继续改进这一科技习作,不妨以移动设备为核心,作成人形,再用情感识别与表达机制,以情感计算为灵魂,那就修成了正果,可称“点名精灵”了。

  在巡听的几个课堂上,见到的考勤方法也各式各样,Lf老师的课堂点名通过传递签到清单实现,Cyy老师通过一个几分钟的课堂小作业来达到间接考勤的目的,这些都是可行的方法,各有特色。  

  

   课程政策 & Game Rule  开学第一课中自然要讲课程政策,涉及到考试、考核,课堂考察,课堂讨论、教科书、实习要求、实习分组,等等。高兴地看到,多数老师加强了平时考查和课堂讨论环节,几位老师都有出国经历,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如考核方式和评分比重等,都参考了国外大学,特别一些名校的教学管理方法。

   有一些游戏规则挺有创意,如评Best Project,且特别加分;学生实习分组男女都有,特别不主张“闺蜜小组”,对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能力有好处。

   讲解课程政策时,有的老师只用10分钟,有的老师用了25分钟,前者合适,后者似嫌用时太多。笔者曾只讲两分钟,相关的课程描述,考核规定等,做成一个PPT,开学前上载网上,学生在课前就下载自学了,节约了宝贵的首课时间。

 

  似易实难的绪论课  绪论不容易讲好,绪论是写给选书人(主要是老师)看的,而学生,将学未学,一小时难当一学期,老师越细,学生越迷惘;而到了期末,不需要老师讲,也自然懂了。

  几位老师在绪论上用时不等,少的15分-25分钟,较多的40分钟,有位新教师,第一次正式讲课,把绪论展开了讲,再加上课程规矩,用了70多分钟,部分学生脸上若隐若现的不耐烦,表明听觉已经疲劳了。

   此外,若干课程只有34个学时( 17(周)X 2 ),讲游戏规则和绪论就用了满满的2学时,可惜时间了。

  有几位老师开场后25-35分钟就切入正式课程内容,学生津津有味,在 Yp老师的课程中,还插入了较多提问,并且,学生自告奋勇回答问题的多,用软件点名呼叫的少,调动了思维积极性;特征之一是,学生视觉焦点在前台、在屏幕上,而不在手机上;听到精彩处,课堂上不时爆发出笑声。

  有些不好讲的内容,不是自己水平低而不会讲,是该内容不适合讲,谁都难讲好;这样的内容,不妨试试自学+课堂讨论。笔者以前有几个课的绪论,做个好PPT,让学生自学,同时布置几个问题,下一次课用几分钟提问或讨论;节约时间,效果还好。

   高校求教职,莫选讲绪论 这里顺便插一小议,博士毕业生在高校求教职时,按惯例,要求试讲一堂课。经验表明,选题切忌选绪论;此物太不容易讲好,难以表现讲演者的风采和能力。曾见过几个求职讲绪论的,没有一位能讲精彩、讲深入、讲得服人。

  

  有趣的BigDog视频 Zh老师去年获得了学校关爱学生十佳教师荣誉,开场白中也融入了对学生的关爱,在开讲后15分钟,就切入了正式的内容:一段机器狗BigDog视频, 把学生带入“嵌入式系统”的殿堂。虽然BigDog不像熊猫那样憨态可掬,但看着它摇摇晃晃,如打醉拳,在溜滑的冰面上摇而不倒,在雪坡上打一个趔趄,有惊无险,继续攀登;不得不叹服美国科技人员在机器人方面的先进成果,再加上军事用途描述,唤起了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极大兴趣。

   唤起学生兴趣,是开学第一课的目标之一。

  

  双语课,真用双语  因学科需求,计算机学院开设了大量双语课。笔者不知道今年对双语混合比例是否有定量规定,如果有,是否有可操作的指标去评估;但是知道,双语课一般要求英文版教课书,英语PPT(可适当插入汉字标注框),难点可用汉语解释,在后半学期,尽可能多的用英语解释。

  CYY老师的“数值逻辑”课程给我很好的印象,她的英语纯正流利,备课认真,内容熟悉,在讲课中,用英语的比例比较大,是比较实在的双语课。


   风景这边独好  中午,明远湖畔春花烂漫,和早上灯火阑珊下的景色大不相同。本想搜拍的鸭群,可能也吃午饭去了,若拍到了,这一段标题就可用“春湖水暖鸭先知”了。

  


  展现教师魅力的第一课 第一课也是展现教师魅力的机会。不少选修课程由几位老师竞争地开课,允许学生试听,允许放弃(几周之内)。一个平时讲课不错的老师,如果忽视开学第一课或前几次课,因准备不周而讲得不好,本有魅力但未表现,很可能在竞争中失去学生,当学生少到一定程度,那个课程则可能被合并或取消。

 

   一天时间,听了几个课,回到家时,已是晚上,正是:早有灯火,晚也阑珊。谁都知道,讲课远比听课累,我们听一天课也觉疲倦,再想想上课的老师,如果上最后一节课,晚上9点过 才会下课,他们更辛苦。

   不容易,当教师不容易,当个好教师更不容易。


相关博

让PPT灵动而又吸引眼球—巡课笔记之一

课件内容之处理:思路、方法、深浅和详略(原名《照念PPT陋习之分析与解决》)---巡课笔记之二

互动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巡课笔记之三

享受学习,享受实践---喜看学生“玩”电脑,----巡课笔记之四)

享受听课和享受讲课—巡课程笔记之五

谁是“那位同学 ”---巡课笔记之六

记一次带”民意调查的课堂讨论(图&文)---巡课笔记之七

秀秀我们学生的实习作品 ---巡课笔记之八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展现教师魅力的开学第一课----巡课笔记之

半期考察:种瓜见瓜,种豆见豆--- 巡课训科笔记之十一

让学生看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而不只看练成了的钢铁---巡课笔记之十二(唐常杰)

讲话重尾习惯的数学模型及其矫正 ----巡课笔记之13

反木桶效应 与 985/211本科资历--巡课笔记之14

马航MH17的辩论 兼 反思一次课堂辩论的组织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7179-770905.html

上一篇:假日聚会,戏说云物人海
下一篇:六度分隔的扩展应用--穿越几次见欧拉(科普+科幻)
收藏 IP: 182.150.135.*| 热度|

48 陈小润 刘建兴 曹建军 吕洪波 曹聪 赵君渝 洪海云 毛宁 杨正瓴 李学宽 王娜娜 罗帆 袁君云 元云芬 石东兴 张忆文 封力军 赵美娣 庄世宇 王善勇 钟炳 龚凯 吴国林 聂荣智 王迪 侯成亚 李健 王浩 刘振华 李本先 王利国 林媛 杨晓慧 徐文鹏 强涛 王松 王达伟 zhuweiguoo libinfenn liumengfei2 liuqiang8305 心静如水 liyouxi yangdongmu zhanghualuu zhangbenhua82 zhanghongmin79 royce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