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总能听到如此抱怨声:
甲:“导师管得太严了,什么都管,甚至比家里的父母还啰嗦……”
乙:“太无聊了,读研,有导师跟没导师一个样,导师是一年到头见不到面,闻不到声……”
丙:“我是低年级的学生,导师经常不睬我。而我们的师兄师姐却有经常与导师交流的机会,看来得慢慢“熬”咯!”
丁:“我们导师管得严,对每一级的学生关注都比较多,但是很偏心。他的关注焦点,总是那几个人。”
以上四种抱怨,体现出读研期间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存在差异。一、因导师而异。导师培养学生的模式不同,或“放养式”,或“圈养式”,其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就会很不一样。二、因学生而异。同一个导师,对门下的不同学生,其关注度亦不完全一样。三、因时间而异。导师对学生的关注,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从导师角度而言,导师对学生的关注,按关注程度可分为由内到外的三个环区(如图1所示):核心区、中环区和外环区。其中,核心区犹如城市发展中的城市中心区,政府对中心区的关注度远比环区和城郊的关注度大,同样,导师对处于核心区的学生关注度亦为最高。以此类推,导师对处于中环区的关注度相对居中,而对处于外环区的学生关注度最小。同时,这个三环区也属于动态体系,两个箭头代表学生的流动方向。
面对学生的抱怨和期望,作为导师是否也在疑惑着应该给学生多少关注才好呢?该把哪些学生放在哪个环区呢?
而从学生角度分析,看待导师的关注,不同学生也有不同想法。正如钱钟书在《围城》中所言:“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三环区”亦如“围城”,有同学想冲进去,期待进入导师关注核心区或是中环区,以求导师对其有更多关注。有些人却想逃到外环区,盼望着导师能够“早日放手”。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决定因素在于学生个人看待导师关注的心态。在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律:唤起能促进优势反应。无论优势反应是正确反应还是错误反应,社会唤起都会促进这种优势反应。由迈克尔等人(Michael & others,1982)所做的经典研究发现:在一个学生社团里,优秀的撞球选手(在隐蔽观察条件下击中71%的选手)在有四位观察者来观看他们表现的情况下,他们的成绩会更好(80%的击中率)。而差劲的选手(先前平均击中率为36%)在被密切观察的条件下表现更差(25%的击中率)。由此可见,同样的关注度,优秀学生会促进积极的优势反应,使学习和工作表现更好。然而,在差劲的学生那里,导师的关注反而成了不可调和的压力,导致消极的优势反应,最终削弱了其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热情和绩效。因此,导师要把学生放在哪个环区,取决于学生在接受导师关注后的唤起反应程度。
那么,哪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唤起反应呢?社会心理学中有证据表明,影响人们唤起反应的可能是以下三个因素:评价顾忌、分心以及纯粹在场。接下来,我们将分析,这三个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唤起反映。
首先,评价顾忌因素分析。按照唤起引起的积极和消极反应,可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唤起引起积极反应,即当学生处在导师的关注核心区时,其学习和工作的投入度会得到增强,热情变得高涨,工作效率更高,成果质量更好。即使老师的关注以批评形式表现,学生亦能明白导师的良苦用心,并以“视师如父”的心态来对待老师的批评与教导,并在今后行为中予以改正,以回报导师的教导。另一类是唤起导致消极反应,即学生一旦进入导师关注中环区或核心区,便会感觉到自身所受压力与日俱增,导致学习与工作的绩效和效能被削弱。对于此类学生,他们常感觉不自在,心里总在揣摩:我的表现是好还是差呢?导师会怎么看呢?当导师批评自己时,是不是在责怪我?是不是因这次犯错让导师大失所望了,以后都不会再理我,都不会再愿意指导我了?尤其是当导师的关注增加时,更是感觉异常。为什么导师会更关注我了呢?是不是我犯了什么大错呢?
其次,当这种评价顾忌唤起了消极反应时,学生的心里总会因不安而分心,甚至导致心理压力增加而削弱了自己做事的积极性和投入度,这就是分心因素的影响。
最后,纯粹的他人在场,主要是指同门在场的影响。在看待导师的关注度时,不仅仅会顾忌到导师的评价,同时会非常在乎同门其他人的评价。比如,如果我受到导师更多的关注,会不会遭人妒忌而影响我与同门的关系呢?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期望得到导师的关注,以此学到更多,成长更快;另一方面又畏惧导师的关注,害怕进入导师关注的中环区,更恐惧进入导师关注核心区。这是典型的“约拿情节”。相反,当自己受到导师的关注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也会顾忌同门的评价。比如,我被导师疏远了,从核心区进入了中环区,甚至退到外围区,就像被“打入冷宫”一样,那么同门会怎么看我呢?
综合分析可知,导师对学生多少关注才合适,究竟应该把学生放在哪个区域,怎样进行动态的流动,其关键在于学生心态。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导师关注,如何利用导师的关注发挥正向的导向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