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sh

博文

两年多前写的三篇“不花钱养生”系列文章,看完哈哈大笑

已有 3896 次阅读 2012-4-3 23:43 |个人分类:The Art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养生

                                          
一 长高法:拔苗助长
    

    前些日子,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徐静蕾《老徐的博客》结集。翻了一翻,被其中这篇2005年的博文吸引:

                           我的增高小秘诀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老徐身高:1432,怎么看都像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坐在全班的第一排,上操队伍的第一个,个子小但是目标明显,心里是很不痛快的。二年级的时候老看报纸上的招聘启事,一看更是郁闷到家了,稍微像样儿点的工作,至少身高要求都155以上(估计现在更高了)。

    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伸懒腰,每天早上起来和晚上睡前,手举过头顶,和脚一起拼命往两头拉数次(次数与大家想长高的决心成正比),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终于见到了成效,从初三暑假开始长个儿,每年长8公分,连长了三年,就成了现在的傻大个,由于伸懒腰伸成了习惯,到289岁的时候居然又长了1个多公分,整整170

    回想起来,我那个伸懒腰的方法还是挺灵的,至少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并不高,爸爸175,妈妈勉勉强强16刚到。

    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有谁想长高的就坚持试一试,如果有效,送份大礼给我!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37fb50100016a.html

 

    而这正是我所认为的“不花钱养生”的方法。

    这种方法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甚至会被一些人嗤之以鼻。但既然没有公认有效的长高方法,而老徐的方法又是不花钱的,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虽然我已经23岁了,但坚信自己能用这种方法“拔苗助长”,现在174cm(2010/1/1),立此为证,一年后(2011/1/1)再回看此博文。

    博主2012年4月3日感言:当时好像只坚持了几天,后来完全把这件事忘了,当然效果也就无重验证。不过最近好像真的长了一两公分,不知是什么原因。

二 睡觉:早睡早起 

    我5岁时七点睡五点起,10岁时十点睡六点起,15岁时十点半睡七点起,20岁时十一点睡八点起,直到前一阵子十二点睡八点半起。

    总体是睡得越来越晚,起得越来越晚,我却美之名曰:夜猫子型。但我的身体各方面越来越不舒服。身边有人感冒时,自己马上会感觉到口干,且打喷嚏。为了预防,往往吃各种各样的预防药,而往往又不管用。但我从没想过这和睡眠习惯有什么关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篇短文,才知道原来睡眠决定了一个人的免疫力。

    我毅然实行九点睡,六点半起的作息。

    而这时恰逢H1N1盛行。但奇怪的是,虽然身边尽是感冒、打喷嚏、流鼻涕的同学(大概都是H1N1),但自己连半个喷嚏都没打过。后来我干脆把所有的药物全扔了,学校的H1N1疫苗也没有打,算是破釜沉舟,坚信自己不可能得病。

    果然,我到现在连半次喷嚏都没打过。信不信由你,讲不讲由我。

    若你相信,那“不花钱养生”,何乐而不为呢?


    博主2012年4月3日感言:来到香港之后,早上几乎没有课,作息制度一度变成10点之后起床。怎么越活越退步呢?当时都一度达到六点半起床了。


三 代替辣椒的"排湿"方法:薏米红豆粥 

    我是一个北方人,在老家时很排斥吃辣椒。而来到上海之后,变得非常喜欢吃辣椒。后来一位同仁告诉我说,上海靠海靠江,夏天湿热,冬天湿冷,体内的湿气排不出,所以想吃辣以发汗排湿。想想他说的很有道理,因为上海的川菜馆非常之多,而身边人们平日的聚会也多去川菜馆。

    但吃辣容易上火,不吃辣湿气又排不出去。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武国忠先生的博文:

 

               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咱们家现在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总是底下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由于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很多,这些汤可能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喝到下午就馊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红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点白糖。这可不是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吗?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对治湿邪最好的药。我在临床上给病人开完方子后,总要嘱咐他们饮食起居的一些注意事项,其中嘱咐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对于实在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我会让他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曾经有学生问我:您怎么逢人就让喝薏米红豆汤、薏米红豆粥呢?我说,因为体内有湿是现代人的通病,薏米红豆汤人人皆宜。实事就是如此,我有一位病人,经营着一家大型公司,喝了我的薏米红豆粥后,感觉非常好,竟然吩咐他们公司的厨房每天早上都用薏米和红豆熬粥,给早到的员工做早点;把熬出来的薏米红豆汤,装在好几个大保温桶里,供全公司员工饮用。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粘稠状的呢?还有人自作聪明,对我说:我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
   
 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6b1559010095fw.html


    
    我终于找到了救星,立即去超市买了一包红豆,一包薏米,外加一个小保温瓶。每晚睡前把三勺红豆(最好提前泡半天)和一勺半薏米放进保温瓶,加开水,第二天的早饭和一天的饮料就准备好了。

    为了验证效果,我每天观察自己的舌苔,果然像武国忠先生说的那样由黄+白变红,而自己平日“莫名奇妙”的出汗也少多了。

    武国忠老师给我们介绍这个方法,他自己并没有得到什么利益,而我们也不要买什么特别的“设备”,这就排除了某个公司在打广告的嫌疑。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往往相信那些明显是某些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的医学广告,却不重视这些武国忠先生等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给出的“不花钱养生”的建议。

    不管那么多了,既然我自己得到了好处,就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尝试一下,反正又“不花钱”。


    博主2012年4月3日感言:香港比上海更湿,常吃辣椒又上火。从家里带了些母亲蒸的红豆包,冻在冰箱里。不过香港实在是“大湿”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797-555074.html

上一篇:我既不不如小学生,也不如黑道
下一篇:最近读的两本不错的游记
收藏 IP: 202.125.223.*| 热度|

2 郭保华 吴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