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10日19:39,我的邮箱收到了《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发来的清样校对通知,并告知我的稿件拟在第5期发表。这篇文章是基于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部分成果,见到自己的成果即将发表在我国外语类顶刊,内心非常激动,也有不少感触。我每次有论文发表时,都会在“科学网”上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例如之前和导师在《外语界》上发表翻译技术教学研究的综述文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8329-1268553.html)。这次也记录一下我在上外读博和投稿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1. 关于读博/学术研究的态度
Nature杂志曾在2022年1月发表了Yuning Wang撰写的一篇题为“Owning, not doing: my transition from master's to PhD student”专栏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135-1)。我非常认同这篇文章的理念,即硕士阶段或许是跟着导师做课题,或者说“协助”导师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把导师的课题想法落实成文字,而读博阶段,更重要的是要有“选题”这一环节,要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与同行积极线上/线下交流、积极反思,才有可能找到比较好的选题。
读博或者说今后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比如,在没有团队、没有实验设备,对实证研究方法/设计(如混合效应模型、操纵变量、控制变量)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要积极主动寻求“外援”,不然很有可能被学术圈所淘汰。当然,和同行真诚交流、分享,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学术道路上并不会走得长远。同时,要对学术研究有持久的热情,在读博期间,我听到过太多的质疑声、否定声,比如:“你的研究没有什么意义”、“你怎么还没毕业?”、“你到底想研究什么?自变量和因变量是哪些?”、“你的文献综述就是在‘吊书袋’”等等。面对这些质疑声,心情肯定会受到影响,但还需要冷静下来思考:我的研究设计是否还需要改善?我的文献综述是否为研究问题服务?我的研究问题是否还可以聚焦一下?我的时间管理是否再加强一下?先解决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今后开展类似研究可以从这次研究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2. 关于文献阅读
相比研究方法的实操和论文写作技巧的训练,我认为文献阅读是读博/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之一。文献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我们论文发表的高度。
这里的“文献”可以包括:
1)理论层面的文献(比如,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理论等);
2)方法论层面的文献(比如,眼动实验方法、翻译过程研究设计、混合效应模型数据分析方法等);
3)研究论文(基于语料库范式、严格的眼动实验研究等)。
在阅读文献过程中,要经常关注与自己领域高度相关的学术/社交平台(比如Twitter),与时俱进。同时,要缩小文献阅读范围,锁定3-5篇以内的“核心文献”,最好有1-2篇可以“仿写”的文章。有时候,可以适当关注相邻/相近学科领域的期刊文章,这些文章可能是我们选题的灵感来源。
文献阅读的核心是为找到研究问题服务,而不能一直以“学习”的心态来阅读文献。找到研究问题的核心,是要有批判性思维。然而,如果没有大量、深入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批判性思维”。前人论文中提到的“研究不足”未必是“真的”不足,恰恰是可以参考前人在引言或文献综述中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或许是更重要,且更值得关注的部分。
3. 关于论文投稿
《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外审专家反馈的修改意见主要是研究设计方面,包括实验材料的选取、混淆变量的控制,被试个体特征变量测量的可靠性等等,也指出论文初稿在讨论部分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
在回复审稿专家建议/意见时,我采取的策略是,与审稿专家进行“学术对话”,首先感谢审稿专家的建议/意见,并肯定这些反馈对稿件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有些问题(比如“不存在的词”也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特点)可以通过补充相关文献,来“打消”审稿专家的疑虑;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补充相关数据,来佐证自己已有设计(比如,机器翻译错误数量较多)的合理性;有些问题则可以对已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避免描述性统计带来“误会”(比如,职业译者的英语水平均值虽然比研究生译者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编辑部给出的审改稿意见主要是针对稿件的术语表达、逻辑层面。
在回复审改稿意见时,我重新审读稿件,将一些统计学术语(固定效应、主效应、简单效应)进行统一,并编辑部说明原因;对一些术语,比如“内外部资源”这些模糊的表达进行“明晰化”。同时,最重要的是,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来修改稿件,在原稿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小标题,使得讨论部分的逻辑更加清晰。
最后,由衷感谢《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也感谢我的合作者,以及海内外专家:如Stefan Th. Gries教授、Michael Carl教授、Lucas Nunes Vieira博士、吴诗玉教授和宋昌霖工程师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通过在上外读博,以及这次投稿的经历,我愈发感到自己的不足:毕竟,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相比,翻译过程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当然实验的生态效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是我们领域还处在兴起阶段,需要我们翻译过程研究者共同努力,为翻译学的“科学化”进程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继续做出有深度、有温度的科学研究,用上外人的“梦想、信念和爱”,为翻译学科贡献更多“新的知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