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5后无知青年眼中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yanli45 黄莲树下弹琴,垃圾堆里唱歌

博文

色谱学课程学习体会 精选

已有 6000 次阅读 2009-10-14 09:44 |个人分类:小青年的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很久没有写博客了,因为事情很杂,总是感觉想要腾出稍大段一点的时间来看书,可是总也找不出。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合理的运用,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做某一件事情。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浮躁”。于是也没有什么心情来写些什么了。

     用一个同学的话来表示上了一个月的课以后,大多数的人的感觉,那就是:本科生的课程是少数人听不懂,而研究生的课程是只有少数人听的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色谱学老师讲了三节的色谱动力学之后,有一批人在还没下课的时候就回去退课了。无奈我以后少不了要用色谱,以前又没有基础,即使再难也得撑下去。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习的重点之一在于变被动为主动。听课犹如听天书是因为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了解,且用已有的知识仍不能理解。所以必须先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比较基本的掌握和理解,这就要靠我们的自学能力了。于是,在自学色谱的过程中有了些感想。

     在自己看了课件和老师自编的书以后,发现其实没有像听老师讲的那么复杂。可能是因为第一老师多少有点口音;第二是大脑在接受上课时这种形式的声音信息时的处理能力要比处理文字的效率低,尤其是在不懂的时候;第三是老师所讲的过于简略,导致听者在逻辑上不能很顺畅。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可以简单的靠课下的看书来解决。然后,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虽然说色谱学的一些符号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完全统一,但至少在同一本书或文章中应该一致,否则就会使读者难以理解。这和写文章的时候一样,对于同一个物质,最好统一的用同一名称,不能为了求语言的变化性而使用其近义词。然而在书中,却有一些这样不统一的例子。比如书上写保留比Rr=us/u,而后又在下面解释us(平均值,上面有一横,可惜我不知道怎么打出来)是组分分子样品在色谱柱中向前移动的平均速度,u(也是平均值,上面有一横)为流动相在色谱柱中移动的平均速度,而接下来的推导中使用的都是us(无平均值的符号),再次出现的保留比Rr的公式中的us不是用的平均值,但u又是用的平均值。这让人会觉得us代表的是在某一瞬时,组分在色谱柱中的线速度。然而,再下文中出现tR=L/us,和tm=L/u(u是平均值),很明显,计算保留时间时用的速度us应该是流动相在色谱柱中移动的平均速度,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在上文中已经注释过的us(有平均值符号)呢?

     其次,书中还有一些错误的地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比较无关紧要的文字错误,比如把“使”打成了“是”,这都没什么关系;二是公式或结论性的错误,影响了读者的理解,比如,公式的分子分母的颠倒,或者缺了平方的符号,还有把本该是“柱内”的写成了“柱外”,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即使是PPT上也有这样的错误。

     第三,就是感觉内容上说的还不够清楚,不容易理解。因为我之前没有什么基础,所以需要一个比较清楚的讲解。可是在看了书之后,产生了一些疑问,在书上却不能找到答案。于是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外文的色谱书。这本书年代比较久了,是1987年出版的由Miller, James M. 主编的 Chromatography: concepts and contrasts.(写法不对的话请指正)。这本书其实是比较基础入门的。就在我还没看到几页的时候,我就发现我的疑问几乎都被提到了。在后来的阅读中,不仅感觉到似乎阅读这本英文书比看中文的那本还要轻松,因为其逻辑连贯性比较强,一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不仅通过数学的方法解释,并且从它所代表的意思来说明。不同的术语之间的关系讲述的比较清楚、简单,而中文的那本有的地方就直接跳跃过去了,看到一个结论,却无法理解是怎么得来的,因为中间省略了一些解释。

    

     其实,老师的讲课真的很不错,提出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思考,但是在类似于听天书的这种状态下,这些问题就会被忽视,这的确是一种损失。然而,作为科研工作者,不仅是在写文章的时候要严谨,在书中也应如此,更何况这是在给研究生同学讲课,更应该做一个好榜样。

     另外一个让我疑惑的就是,为什么两本书给我的感觉会有如此的不同。难道真的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世界上有两种逻辑:正常逻辑和中国式逻辑”?还是像有的同学说的那样,“外国人的思想比较简单,不说清楚明白了不懂,而中国人跳跃着说也能懂”?不管是怎样的,我想,在传递信息的时候,都应该做到清楚、连贯,能够让接受信息的人能够较为容易的正确理解我所要表达的内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甚至对内容的误解。

由色谱学引起的进一步的随想请听下回分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633-262209.html

上一篇:在研究生院的第一个月——“心态”这个东西
下一篇:长翅膀的色谱书
收藏 IP: .*| 热度|

9 王晓明 吴飞鹏 杨顺楷 刘颖彪 吕喆 盖鑫磊 李学宽 高建国 zhangshu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