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5后无知青年眼中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yanli45 黄莲树下弹琴,垃圾堆里唱歌

博文

大兵从研记| 最近使用AI的一些感受 精选

已有 15488 次阅读 2025-5-13 22:33 |个人分类:大兵从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是《大兵从研记》的

第 13 回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的热度不减。过年的时候开始,大兵也开始尝试使用AI工具,虽然用的不算炉火纯青,但也确实在工作上体会到了不少便捷之处,当然也遇到一些问题。

先来说说在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01 论文修改    

对,是论文修改,不是论文撰写。 

现在有很多视频号教你如何用deepseek生成大纲,然后用KIMI生成论文或ppt。然后检索AI率又变成了一项内容。为了避免生成的参考文献是假的(chatgpt和deepseek都普遍干的事),也有一些AI工具建立文献库,基于文献库的内容生成。

对于某些形式主义的工作,不想浪费时间,生成一些内容空洞、不切合实际的东西,反正也是应付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大兵可以理解。

但是,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与业务技能密切相关的工作,AI应该是辅助,是伙伴,而不应该是完全的代劳者。如果可以代劳,我们的作用就只是当个键盘代打工具了……

最近,大兵使用deepseek,KIMI, Grammly进行了一篇SCI论文的修改。以前,大兵写的论文到老兵那里,总是会再修改一下。现在,老兵不再做这个工作了,大兵利用这三个工具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他们是大兵的伙伴,他们是一个team,他们一起完成了对文章语言的润色,对文章内容的评价与补充。

1. 语言

惭愧,英语还是没有办法做到游刃有余,能表达意思,却不能写得朗朗上口,凝练清晰。

英语语句大意写完,但是感觉不够地道,大兵会将写完的段落复制给AI,并配上提示词:

我现在在投稿英文SCI,以下是我写的disscusion/Abstract的部分,请你严格遵循以下的内容,不要补充任何网络上检索的数据,但是要对语言进行润色,使其逻辑清晰,语法正确,语言言简意赅,意思明确。

如果中文意思能表述清楚,但是英文不知道怎么能很好的传达意图,可以配上提示词:

按照下段中文内容,改写成英文,使其语法正确,语句凝练,逻辑清晰,符合英文期刊论文的要求。

如果语句引用时照搬的参考文献,必然引起高重复率,这个时候可以利用AI改写:

以下一段是我写的英文论文,但是它与已发表的文章高度重复,请重新用英语撰写以下内容,但是意思不要改变。要求语法正确,语句凝练,逻辑清晰,符合英文期刊论文的要求。

KIMI中规中矩,会比较严格的按照原有语句进行修改,所以时常不能满意。相比之下,deepseek会根据输入的内容做很大的改动,有时候,大兵不禁感慨,“改完以后的说法真是好太多了,这个语句我都想不到要这么写。”

这种感觉特别像有一个随时随地交流的很厉害的朋友,根据你的需要提出建议;又像是一个team的leader,提出一个任务,交给不同的AI完成,然后根据他们交上来的结果选择和修改。

豆包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感觉不是很好,经常夸大,所以这里不讨论。

除了deepseek,还有个工具也不错,就是grammly。这是一个国外的网站,专业版收费挺贵的,当然也有途径短期租用,比较划算。

grammly最好用的地方是能迅速找到论文中有语法错误的地方,尤其是拼写错误经常会被遗漏。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准确率非常高。

另外就是它的AI扩写功能。大兵主要是improve it,改写不太丝滑的语句。

注意的是,有个步骤很重要,就是当找到错误,或者用改进功能后,应该思考为什么会错误,改写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更好。

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建立判断力的过程,与单纯的AI代劳有天壤之别。

2. 内容

有时候,摘要、讨论部分写完觉得结构上还不够好,大兵会问deepseek:

以下内容是我写的SCI论文的摘要/讨论,请从一个专业的期刊编辑的角度评价,有什么优缺点,结构是否完整,不足的地方应该如何修改?请给出修改后的版本。

写完的全文,想看看有什么不足,大兵会上传草稿后问:

请以xxxx领域内具有多年研究经验的资深学者视角,基于我对这篇论文的总结,按以下顺序提供详细评审:1)简要分析核心内容;2)指出研究局限;3)按重要性依次说明各项局限的学术影响。请始终保持简洁专业的语气。

从头撰写cover letter

请以资深期刊编辑的身份,结合我提供的全文,协助撰写一封cover letter,用于向SCI期刊投稿。信中应包含独家投稿的声明,阐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并提供简明而有力的总结,凸显我们的研究意义。

或者对写完的cover letter继续修改

请你从一个资深期刊编辑的角度,帮我看看下面这段作为cover letter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有是哪里,为什么,怎么改。

大兵对全文都进行了评价修改后的论文,得到了审稿人的正面评价:All in all, this is a very well written paper. 

图片多亏了这几位好朋友的帮助。

这里并没有关于如何用AI无中生有文章,因为大兵自始至终认为,AI可以给启发,可以给辅助,但最后的操刀人,决策人应该还是“我”。

   02 文献阅读   

图 智谱清言长文档阅读

现在有了AI 工具,读文献现在变得和“三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一样的感觉,就是快,省时。

长文档阅读,每个AI都会给一些提示词,这里就不展开了。

从个人感受来看,AI阅读文献主要的优点是:

1)总结、归纳. AI善于总结类别及其关键词。优点是,帮助迅速建立知识的脚手架。想更加归纳一下,可以给予下面的提示词:

请将xxx的各种类别按照名称、定义、优点、缺点、……归纳整理为表格。

2)提问

原本阅读是一个单方面的被动接受,在揣摩作者意图的过程中实现与作者的“交流”。现在AI获取文档后,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AI提问,文献就好像活了过来,仿佛对面坐着一个人跟你互动。

文献比较短,感受不深。将英文专业书籍上传后,AI可以将不同的章节的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回答,这比直接阅读书籍找答案要容易一些。但是,为了避免AI欺骗我们,最好还是让他给出参考内容的页码,去检查一下。

3)知识对其他人的开放性

在企业中,还有很多人,他们没有硕士、博士学历,英语不好,但是还想继续阅读文献学习。这样的AI工具让英文论文阅读起来变得简单,让他们获取信息变得容易。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大兵最近发现的一个文档阅读特别有意思的AI——秘塔的今天学点啥。

上传感兴趣的文献后,可以选择讲解的风格,将文献变成课件。

生成ppt后,有人声讲解,讲解词深入浅出,比较生动,内容总结的逻辑性也很清晰,还会生成一些动画。虽然缺少个人风格,但是已经比很多人讲的好了。最后,居然还有考题~可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