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中医之我见(6)辨证论治理论今解 精选

已有 3785 次阅读 2014-9-16 17:13 |个人分类:教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其核心为依“证”定“治”。什么是证?早在金元时期朱丹溪就道出了原委:“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就是说,证就是证据,特指疾病的外在表现。

至于“病有远近,证有内外”、“是其病,有内外证”的说法均表明,疾病的证据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中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因此,病在先,证在后,证从属于病(王永炎语)。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思维过程,证的辨析是确立治法和处方用药的基础,对证的辨识与立法、组方、遣药一脉相承,“有是证,用是方”。证的诊断是根据四诊所得归纳出来的结果,主要反映病人在临床某一阶段的症状和征象,具有宏观、整体的特点。

例如,四诊所望的神情、面色、形体、姿态,所闻的声音、气味,所问的寒热、疼痛、睡眠,所切的脉象都是整体性的内容。同样,中医辨证审因,仍然强调整体性,重于内稳态调节和个性化治疗。既体现了诊治原则的统一性,又具有因人、因时和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总纲,它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角度考察人体发生的异常,如表证的发热恶寒,寒证的恶寒喜暖,热证的烦躁不宁,虚证的形寒肢冷,阴虚证的五心烦热,阳虚证的神疲乏力等,都属于标准的整体水平诊断。

脏腑辨证(心气虚、肺阴虚、脾气下陷、肝火上炎、肾气不固,心肾不交)、气血津液辨证(气滞、血瘀、津液不足)、六经辨证(太阳中风)和三焦辨证(下焦湿热)等则已深入到亚整体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如辨证者思维方式的差异或辨证者经验的制约,中医的证在定性和定量方面还存在着相当的模糊性,导致诊断结论差异很大,以致于不少人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变通无边,造成有些人对中医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目前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困境表现在:(1)辨证标准不能反映证的动态变化(前沿证、典型证、非典型证)和系统过程(渐发、骤发;深化、转化、突变;舒缓、向急、加重、),不利于临床疗效的评价;(2)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重复性差,不利于学习和交流;(3)辨证分型一事多指,一病多型,缺乏定性和定量标准,难以统一认识,无法与国际接轨;(4)无证可辨,便无证从病;有证可辨,但辨证有误。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无症状者,根据西医诊断线索,中医相应地从病诊断为病位在肝,病邪为热毒,治法应为清肝解毒,看上去似乎针对性较强,但临床实践上这种从病的疗效最多不超过40%;又如,声音嘶哑症,倘若不清楚它是喉癌还是声带息肉、声带麻痹或声门闭合不良所引起,一般对证之方也于事无补。

事实上,辨证论治法则并非涵盖中医所有诊断法则,更不排斥其他法则,如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体论治和辨时论治等。因此,国内的有识之士主张突破辨证论治的固有模式,建立新的规范化开放式诊治体系,既保留中医特色,又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诊断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观辨证就是这样的诊治体系,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激光、超声波、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仪器与手段,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征候,以弥补宏观辨证的不足。

目前建立的微观舌象学可对各种病理舌苔进行细胞化学的定量分析。同时,对气血微观辨证和五脏病微观辨证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不仅能使四诊客观化和定量化,而且带动了病机学、证治学和药理学的研究深化,形成一个以微观辨证学为主体的微观化学科群。

辨证论治所辩的证以功能性病变为核心,如六经证中太阳病的脉浮,头颈强痛而恶寒;阳明病的胃家实,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太阴病的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等,从辨证纲领到每经病变的各种具体见证,所注意的病变内容几乎都是纯功能性的,这就为发现证的内涵提供了线索。

关于证的本质研究方面,通过阐明肝阳上亢证与植物神经功能及前列腺素代谢间的联系、血瘀证与血小板结构、功能和代谢间的联系、肝气郁结证与神经内分泌紊乱的联系、肾虚与类固醇激素、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联系,已经从现代科学角度揭示了证的本质。

然而,证作为整体观的体现,其研究还应着眼于网络调节水平,其中又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为最佳着眼点,也是将证统一于分子水平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最大契机。

综上所述,中医的“证”不等于西医的“症”,前者不仅涵括了疾病的外在症状,而且隐含着功能失调的内在联系,后者对症状的诊断更细致,手段更多样。因此,中西医各有所长,但互不冲突,应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28234.html

上一篇:科学解读一氧化氮的“双刃剑”效应
下一篇:还原Science和Nature的STAP论文评审意见
收藏 IP: 61.144.26.*| 热度|

18 李轻舟 许培扬 陈小润 郑永军 王春艳 刘淼 韩枫 武夷山 郑小康 孙平 jlx1969 anonymity yzqts woodzen ybyb3929 luxiaobing12 aliala tun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