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糖尿病是吃大米饭吃出来的吗? 精选

已有 14271 次阅读 2014-4-18 08:44 |个人分类:科普集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糖尿病, 米饭

最近,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就网传“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的说法采访了营养及医学专家。专家的说法几乎众口一词:十足的谬论!

网友们还振振有辞地说:“一碗白米饭就是一碗糖”,言下之意就是白米饭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关于白米饭与糖尿病的关系,绝非网友们造谣,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已有权威证据。

早在去年10月,我就曾在科学网上介绍过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白米饭与糖尿病)。《英国医学杂志》(BMJ)载文(E. A. Hu, A. Pan, V. Malik, Q. Sun. White ric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BMJ, 2012; 344 (mar15 3): e1454 DOI: 10.1136/bmj.e1454)报道了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成果:吃白米饭越多,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越大,而且女性比男性更明显。

这里所说的白米饭是指经过精加工的“精米饭”,是相对粗加工的“糙米饭”而言的。不过,如今我们吃的都是精米饭,没有人吃糙米饭。

这篇文章强调,吃精米饭会得糖尿病,而吃糙米饭就不会得糖尿病,原因是精米去掉了皮层、糊粉层和胚芽,其升糖指数高;相反,糙米保留了皮层、糊粉层和胚芽,其植物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丰富。

不过,也有人质疑这一结果。比如,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在同期杂志发表文章(B. Neal. White ric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BMJ, 2012; 344 (mar15 3): e2021 DOI: 10.1136/bmj.e2021)称,这个研究结果只能算作一种“假说”,必须做更大范围的测试才能形成定论。上述测试是在中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的。

我个人的看法: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受体功能缺陷,而慢性炎症可以诱发胰岛素抵抗。除非精米饭可以诱发炎症,精米饭导致2型糖尿病的说法才有立足点。我本人更倾向于认为,不管吃什么,摄入大于消耗都是弊大于利的。

事实上,确实有人发现用黑色糙米饲喂小鼠可减少过敏、哮喘及其他炎症性疾病(黑色糙米可能有助于消除疾病相关炎症 Black Rice Bran May Help Fight Disease-Related Inflammation),但反过来说精米饭可能会诱发炎症就不一定正确了。因此,目前还没有精米饭导致炎症的直接证据,有关精米饭增大2型糖尿病风险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论证。

至少我现在持这样的观点:糖尿病不是吃出来的!先有慢性炎症,后才有糖尿病!当然,假如你因为吃得太多而长得太肥胖,还是会诱发慢性低度炎症的。也许我孤陋寡闻,只听说过长期抽烟可以发炎,没听说过吃东西也能发炎!

话说回来,虽然白米饭诱发糖尿病的证据不足,但糖尿病患者必须限制食用米饭及其他高淀粉类食物,因为它们的确就是“一碗糖”,吃这样的食物只会加重病情,可以改吃蛋白质类食物。

 

附:

 

网传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 专家驳斥称不科学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流传一则“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的文章,不少健康网站还进行了转载,引起一些人的担忧。其中一些观点让人惊讶,比如“一碗白米饭就是一碗糖”“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等等。这些说法是否靠谱?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疑问一:白米饭是垃圾食品?

  【回应】白米饭提供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另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把白米饭视为垃圾食品未免太耸人听闻了。”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介绍,白米饭含有约8%蛋白质(按大米重量计算),每天吃6两(300克)大米(符合膳食指南推荐量)可以获得24克蛋白质,大约是普通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推荐量的1/3。虽然米饭中蛋白质质量的确不如鱼肉蛋奶,但大米蛋白质与其他来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后,可以提高整体蛋白质营养价值。另外,白米饭(精制谷物)中还含有少量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族)、矿物质(如钾、钙等)、膳食纤维等,白糖则完全没有。

  网文称,“白米饭几乎不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只有淀粉,只有糖”。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医学博士、在日中国人医师协会理事长钱勇表示,“根据日本科学技术厅资源调查会编制的资料得知,大米成分中大约75%为糖(淀粉),余下的25%包含有蛋白质、脂类、维生素B1、B2、钙、铁、锌和食物纤维。”

  四川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曾凯宏指出,大米中含的糖是多糖,是淀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每种食物都有营养价值,只是营养素含量不同而已。

  网文称,“美国《活得够长活得更幸福》的作者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在他所推出的食物金字塔中,将五谷类完全去除,代以更多的丰富的蔬菜!”

  钱勇指出,主食是不同人种不同民族根据各自环境、气候条件、生产能力作出的历史选择,而亚洲人自古以来就选择大米作为主食。由于人的大脑唯一的能源是由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因此每个人每天都必须进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光补充蛋白质或脂肪类食物无法提供大脑所需能量,也无法维持人脑的各项机能。

  王兴国表示,“五谷类完全去除”不是主流观点,更不是可以推广的指南。倒是有很多保健品直销企业在推这种“低碳减肥法”。

  “确实有雷·库兹韦尔主张的‘修改食物金字塔’一说。”钱勇称,“雷·库兹韦尔开有一家出售保健食品的公司(公司网址:www.rayandterry.com)。作者造的声势很大,很可能是商业炒作。”

  疑问二:白米饭吃成糖尿病?

  【回应】糖尿病是遗传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因来看,大家吃得好了,运动少了

  对于一些网文将糖尿病的原因归咎于白米饭的观点,专家们也并不认同。

  “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是遗传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内分泌主任医师李秀钧介绍,糖尿病患病率,美国是11.3%,全世界平均水平是8.3%。2010年,由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中华内分泌学会等多个组织在全国抽样9万多人进行调查发现,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是11.6%。我国糖尿病短时间发展非常快,主要是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包括生活方式改变了,吃得好了,运动少了,等等。

  多位专家表示,糖尿病是综合原因形成的,吃白米饭不会吃成糖尿病,但糖尿病人的确应注意少吃精制谷物。对于已经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由于白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消化吸收后升高血糖的反应很快(糖指数高达87),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白米饭(精制谷物),代之以粗粮(杂粮、杂豆、全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同时提醒:不甜的白馒头和白面包,也都属于血糖反应超高的食品,糖尿病人应注意摄入量。

  曾凯宏认为,除了控制饮食,在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有氧运动来降低血糖。

  网文还称,中国人白米饭吃多了。“人体每天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只有50克,体力劳动者也只需要100克(二两)。可是中国人,连小孩子,都是动不动一餐就吃半斤(250克)米饭。”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每个人情况不同,需要的能量不同,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也会不一样。”曾凯宏指出。

  王兴国介绍说,每天50—100克的碳水化合物是最低需要,而不是正常生活的需要量。日常生活,特别是体力劳动或者运动,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每天二三百克是大多数指南推荐的。

  “不同年龄、不同生活强度需要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数量不同。”钱勇称,老年人因为新陈代谢降低,日常活动减少,的确可以适当减少白米饭摄取量。

  疑问三:主食怎样吃更健康?

  【回应】总量合理,粗细搭配,制作混合主食

  对于主食应该怎么吃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多吃杂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白大米营养价值不如杂粮饭或糙米。”王兴国表示,糙米(去掉外壳,保留内皮和靠近皮的部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E、膳食纤维和多酚类植物化学物,对慢性病和抗癌有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米饭的确是“去其精华”。

  范志红表示,按营养价值来算,提供同样热量,杂粮粥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是米饭的3倍以上。另外,杂粮粥的消化速度比白米粥慢,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慢,其中所含的能量释放相对缓慢,不容易发生餐后血糖难以控制的问题。

  要降低血糖反应,主食应当怎么吃呢?

  王兴国建议:“总量合理(以不肥胖为准);粗细搭配;粗细参半或以粗为主。”

  范志红建议,利用多种食材,制作混合主食。比如说,富含淀粉的红小豆、绿豆、芸豆、豌豆和蚕豆,血糖反应都特别低。把它们和大米混合烹调,做成红豆饭、芸豆粥、八宝粥之类,只要豆子能占一半比例,餐后血糖反应就能大幅度降低。燕麦也以低血糖反应著称,在大米饭里加部分燕麦片一起煮,也有延缓消化的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786065.html

上一篇:肿瘤成因的“革命”:从遗传到表观遗传
下一篇:权威发声:肥胖不是一种病!
收藏 IP: 219.130.237.*| 热度|

24 印大中 杨金波 陈小润 郭向云 王号 高建国 孙学军 李土荣 李宇斌 唐凌峰 赵美娣 孟永涛 郑小康 金宇飞 蔡小宁 田云川 乔中东 刘光银 陈冬生 JIANHUN rosejump suixinerlun aliala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