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人与猿猴在食物上的最大区别就是,作为主粮,人吃熟食,而猿猴吃生食,但人得以从猿猴进化而来是否因食性的改变尚不得而知。
不管哪种食物,都由糖类、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构成。比如,大米、面粉等主粮所含的糖类主要是淀粉,而蔬菜、水果所含的糖类主要是纤维素。人的口腔及胃肠道都有各种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后吸收利用,但人体内缺乏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人吃进蔬菜和水果后,只能摄取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糖分等小分子,纤维素则不能利用而排泄。同样,煮熟的肉类也要经过消化系统的完全消化,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类分解成脂肪酸、甘油及其他小分子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食物中的大分子(多糖、脂类、蛋白质)能不能被人体利用,主要取决于人体内是否含有分解大分子的酶。
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婴儿可以将奶水中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而成年人却不能分解乳糖,甚至出现乳糖不耐受症。这是因为婴儿肠道中含有乳糖酶,而成年人肠道中此酶退化。因此,成年人应避免直接饮用未加工的牛奶、羊奶、马奶等,最好饮用经微生物发酵过的酸奶。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对于生物大分子而言,经过高温蒸煮、煎炒后已破坏其空间结构(变性),但要变成人体的营养成分还得依靠自身的酶。如果人直接食用半生不熟的肉类(如六七成熟的海鲜)或鸡蛋(如糖心荷包蛋),由于各种蛋白质尚未完全变性,它们进入人的胃肠道后可以产生过敏反应,于是有些人吃了煮得不太熟的海鲜或鸡蛋后会出现肚子疼、呕吐等过敏症状。同时,由于未变性的蛋白质仍然保持抗原性,因此进入人胃肠道还能激发免疫反应。如果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人经常吃这类未煮熟的食物,其病情可能不断加重,应予以重视!
不过,食物中的很多小分子即使加热也不会发生太大的结构变化,被人体吸收后仍然可以发挥它们原有的作用。比如,令运动员大惊失色的“兴奋剂”就是一类不怕加热的小分子,包括:合成类固醇,如雄性激素类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咖啡因等;麻醉镇痛药,如海洛因、可待因、吗啡等;精神性兴奋剂,如苯丙胺可卡因、安菲太明等;交感神经胺剂,如麻黄素、甲基麻黄素等。因此,运动员常常因为饮食不当而误服兴奋剂,导致禁赛甚至失去运动生命,当慎之又慎!
另外,人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元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其中维生素的种类多,结构各异,但大部分维生素都不耐高温。因此,无论炒还是煮,蔬菜都不要加热过度,否则维生素全部失效。看来,中国人吃煮熟的蔬菜没有外国人吃沙拉科学!
人与动物的蛋白质类激素(如生长激素)因氨基酸序列不同而不能通用,所以人用生长激素都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不过,像类固醇激素这类小分子,人与动物则基本上没有差别,可以共用,甚至植物来源的性激素类物质都能为人所用。比如,豆类中就含有丰富的雌激素类似物,可以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因此,有人推论,肉食动物的性欲高于草食动物,或吃肉多的人性欲就高。可是,人体是可以自己合成性激素的,只要身体发育正常,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性激素的。
总之,人吃什么就补什么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如吃动物肝脏可以补肝,因为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K、B2、B6、B12、PP等,但又不完全对,如吃肉并不能强化肌肉,吃油也不会积累脂肪。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做法是尽量让大分子营养物质彻底煮熟,而注意让小分子营养物质保持活性,这就要讲究适当的烹饪技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427993.html
上一篇:
从最新发表的文献中找灵感下一篇:
防病治病——话说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