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中国神药”不被人知的一面 精选

已有 11977 次阅读 2011-3-5 22:07 |个人分类:科普集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青蒿素, 疟疾, 生物合成, 分子机理, 专利权

 
    我这里所指的“中国神药”就是青蒿素!之所以说它神,是因为它能让致命的脑型疟病人起死回生,而且它还能治愈濒临死亡无药可救的抗氯喹等传统抗疟药的疟疾感染者!地处热带的非洲及东南亚国家饱受疟疾之苦,其死亡率绝不亚于艾滋病,因此疟疾流行地区视青蒿素为“救命药”。虽然疟疾仅在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局部流行,但随着气候变暖及蚊媒肆虐,疟疾在中国的死灰复燃绝非天方夜谭,因此青蒿素也是拯救我国未来的“灵丹妙药”!
    可是,除了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个人所共知的一面外,它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者说不被完全了解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青蒿素为什么没有专利保护?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在1970年代通过全国性大协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可以说是集体的智慧。不知是什么原因,青蒿素原料药没有申请任何专利!也就是说,全世界任何国家及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青蒿素并从中牟利,中国人没有权利说半个“不”字!
    据《迟到的报告》一书描述:“1976年,当获悉南斯拉夫一位植物化学家也正在分离蒿属植物的类似物质,从各方得到的信息分析,以为与我们正在研究的青蒿素相同。我国当时尚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在那个年代里,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为国争光是当时科技人员的唯一选择。为了赶在外国人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的发明,由中医研究院请示,经卫生部批准,于1977年在《科学通报》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发表了青蒿素这一新的化学结构;1978年5月,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义,发表了青蒿素结晶立体绝对构型的论文。1979年,第二篇青蒿素化学结构的论文,以北京中药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署名发表于《化学学报》。
    当然,后来咱们中国人也学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增强了,由不溶于水的青蒿素半合成的溶于水的青蒿素琥珀酸酯(青蒿琥酯)、青蒿素甲醚(蒿甲醚)、双氢青蒿素以及陆续研制的青蒿素复方等都申请了专利保护。
    二、青蒿素会不会产生抗药性?
    尽管有报道称临床上曾发现有疟疾病人对青蒿素类药物不敏感的现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认世界上有抗青蒿素的疟原虫存在。有关报道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 Dec 11;359(24):2619-20;N Engl J Med. 2009 Jul 30;361(5):455-67)。
    然而,任何药物的长期或不规范使用都有可能诱发抗药性。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青蒿素可以诱导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合成,从而降低细胞对青蒿素的敏感性。反过来,如果预先加入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合成抑制剂,细胞又可以恢复对青蒿素的敏感性。这个实验结果说明,青蒿素是完全可能诱导抗药性的,只不过青蒿素作用迅速,若不长期使用,还是不那么容易诱导抗药性的。
    三、青蒿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对疟原虫的研究表明,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体内的疟色素,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后来又发现,青蒿素除抗疟疾外,还能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自身免疫性炎症,但分子机理更不了解。最近,我们发现青蒿素可以结合癌细胞的过氧化氢酶和一氧化氮合酶,使它们同时失活而导致过氧化氢增加和一氧化氮减少,前者可以促进癌细胞凋亡,后者可以降低癌细胞对抗化疗药的能力。由于疟原虫体内的疟色素和癌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和一氧化氮合酶都含有血红素,推测青蒿素可能通过结合血红素而起作用,而这个推论已在我们的验证中获得证实。
    四、青蒿素只存在于中国的黄花蒿里面吗?
    国内外所有黄花蒿都含有青蒿素,但仅有我国四川酉阳地区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最高,而国外的黄花蒿因青蒿素含量太低而没有商业开发价值。不同产地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差异可能与气候条件有关,但具体原因还要进一步查明。我们以往的研究证明,青蒿素的积累与遗传和环境都有关系,恶劣的外部环境(如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及濒死的内部环境(如衰老等)都可以诱导青蒿素的大量合成。
    五、青蒿素的合成细节是否清楚?
    青蒿素合成的酶促反应基本上弄清楚了,但非酶促反应的细节还没有得到公认。有人认为非酶促反应是由活性氧催化的,但没有找到直接证据。我们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寒、暑、涝、旱、盐碱、衰老等可以促进叶片释放单线态氧,同时导致青蒿素前体减少而青蒿素增加,说明由青蒿素前体转变成青蒿素是青蒿素合成的瓶颈。
    六、青蒿素能否实现工业化生产?
    国外早在2003年美国人就在大肠杆菌中首次合成了青蒿素的第一个前体,2006年又在酵母中合成了更多的青蒿素前体,但一直未能全合成青蒿素。我们经过几年的研究,也在酵母中获得多种青蒿素前体,目前正在朝着青蒿素全合成的方向迈进。
    一旦国外培育出能合成青蒿素的微生物,中国的青蒿素就变成多余了!大家认为我们应该加快青蒿素全合成微生物的构建吗?如果我们育成这样的微生物,是否应该申请专利保护呢?
 

青蒿及青蒿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419123.html

上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常见误区
下一篇:根治期刊敛财,“猛药”何处寻觅?
收藏 IP: 113.69.208.*| 热度|

34 许培扬 丛远新 茹永新 吕喆 刘庆丰 陈安 戴力扬 崔庆彬 郭桅 杨月琴 耿文叶 孙学军 武夷山 陈飞 毛培宏 沈晓雄 王号 刘璐 丁甜 黄锦芳 李学宽 张亮生 刘让华 朱志敏 杨海涛 聂广 杨顺楷 王季陶 txq01001 tuner xqhuang neilchau gm1169 Donut

发表评论 评论 (8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