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科学家的科普 精选

已有 5235 次阅读 2010-9-29 08:36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前几天说Penrose普自己观点的新书,想起中外科普的一点差别——我们的作者主要普及别人的发现,而他们有很多就是发现者,写科普是普及自己的发现,分享个人的发现经历。换句话说,我们的科普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历史;他们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故事。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科学家没有工夫或不屑于写自己的发现故事。
 
科学家自己写的科普,不仅传播知识,也向公众报告科学前线正在发生的故事,有时还是科学家的“私人生活史”。我做的第一本科普是Kip Thorne的《黑洞与时间弯曲》,我想它代表了科学家科普的一些特征,重印时写了几句感想:
 
对本书的新读者,我推荐一种新的读法。你可以把它分解成三本:一本传奇,讲物理学家的故事;一本科普,讲黑洞和相关现象的物理学常识;一本手册,讲“我凭什么相信我说的”——正文之外的注释和文献,是黑洞物理学的历史和理论的良好导引。
 
多数读者应该多读“第一本”,它也是作者本人的传奇,因为他是那些物理故事的亲历者,也是某些奇思妙想的发现者。“我和我要讲的东西关系太近了,我个人从60年代到今天都在亲历它的发展,我最好的几个朋友从30年代起就身在其中了。”最显著的例子是作者关于时间机器的叙述。多年来,科幻小说和一般的科普读物给很多读者留下了不太正确的印象,是作者第一次在《物理学评论》上讨论“时间机器”……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还表现了科学家的作风和研究的风格。我们习惯了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联想它的作者和风格,却忘了科学家也是人,也有风格。风格决定了他选择的问题,而问题决定了科学发展的方向。常有人问,假如没有爱因斯坦,会出现相对论吗?问题本身没有意义了,但相对论与量子论那么不同,真可以说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父母。想进科学大门的同学,应该先学会科学家怎么做人,怎么做研究。本书就讲了好多大师的故事,特别讲了他们的风格。例如,黑洞的三个导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事实上,恐怕难以找到比这更鲜明的风格了。”惠勒是幻想家,泽尔多维奇像火种,而席艾玛像蜡烛。当然还有别的个性和风格,如奥本海默的小心谨慎,茨维基的大胆猜想,这些在物理学的“正史”里大概都是看不到的。
 
科学成果的形式(如论文和报告)几乎掩盖了科学家的个性,而他们的个性有时更迷人。学生选择老师,不一定看他的成果,也看他的“人”。套一句老话说,科学没有人情味,但科学家不能没有风格。同学在这儿能遇到那么多导师,随便你喜欢哪个,跟着他走,也许能走出自己的新天地。
 
本书也是正在发生的一段科学史,它的尾声还在继续。作者发起的LIGO计划,自1999年运行以来,发现了不少引力波的信息,还引出一本讲LIGO故事的书(The Unfinished Symphony of Einstein)。LIGO计划还向中学生开放。LIGO实验室的DeSalvo博士说,通过科学家与中学生合作,“能吸引天才少年走近科学和技术,远离不那么迷人的商务和法律之类的东西……也就是那些靠脑子赚钱的领域。”更有趣的是,在2005年国际物理年时,美国物理学会支持了一个“爱因斯坦在家”(Einstein@Home)的计划,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进来,在他个人电脑的“闲暇”时间,利用LIGO和GEO的数据寻找引力波源(如脉冲星,即旋转的中子星)。分析的时候,还能从屏幕保护程序看到你正在搜寻的那块天空呢。当LIGO胜利的那一天,也许有读者能自豪地说,“那胜利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呢!”
 
所以,一本好的科普应该包含多个元素:知识和思想、发现的过程、科学家的个性和生活、未解问题、正在发生的故事……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68042.html

上一篇:《诗经》最美的句子
下一篇:孔子的冷淡
收藏 IP: .*| 热度|

23 武夷山 鲍得海 孙学军 于锋 曹聪 刘立 吉宗祥 任国鹏 黄晓磊 赵宇 张天翼 陈湘明 陈辉 鲍海飞 郑中 王季陶 欧阳峰 丛远新 高峡 刘征 卢元 luxiaobing12 rg9981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