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同学们看文章、改英文时,我的第一个建议通常是,自己先把中文改了。很多文章,在中文就出了问题,译成英文以后,谁也看不懂——洋人更不懂了。其实,英文好的同学,应该直接用英文写,即使有错误,也可能比中文容易修改。大家的中文差距可能有半个光年的,但英文的差距不会那么大,为什么不选距离近的赶超呢?当然,为了亲自写英文,首先要亲自读英文,即使不读文艺,专业文献总该熟悉——熟悉的标准很简单:读英文比读中文的感觉还好。这是可以做到的,它只不过是英文学习的一小步;假如读莎士比亚也能那样,那就了不起,算得上一大步了——因为没有创作,无论读什么,顶多只能算学习的进步,不能夸得更好了。
自以为中文的体会更多一点儿,所以我只说中文。当然,我不能拿同学的样本(也不好意思拿自己的错误)来充当我的作文的材料,“作文秘诀”最好还是通过别人的大作来觉悟。
香港有部电影(名字忘了),未来岳父要在牌桌上考察未来女婿,理由是,赌品高的人品一定也高。在文字行当里呢,文(人)品最容易暴露在某些“特殊的”文字上,例如“夸奖”(或歌颂,或其他拍马屁的形式)。我的这一点见识,是从一段奇文悟出来的。文字的出处无关紧要(知道的同学也别说出来,小心惹官司):
其实,还早在许多年以前,在中国的文艺界里,就已盛称张大千具有“三绝”,即他的诗绝、书绝、画绝。这表明在当时,张大千的诗歌艺术就已经是成绩斐然,传播遐迩,令人瞩目。而到了其中岁之后,随着他的足迹逾广,问见逾博,经验逾丰,感觉愈多,张大千的诗歌制作更有如同高山流水,瀑飞泉涌,激浪奔流,其艺术更臻得心应手,震荡寰宇,登峰造极……
……这表明,张大千的诗歌艺术,正如同他的绘画艺术一样,也已经是超群绝伦,不同凡响,炉火纯青,国色天香,富有着自己独特的美的魅力与芬芳!
与之同时,由于张大千的许多诗歌作品,比其画幅,常常还能以更加直接、鲜明、醒目的方式,更为突出、深刻、强烈地表露及抒发出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发自肺腑的呼号,因而它们往往能够更加打动甚至震撼人们的心,给了人们以更多的思索、警策、启示、灵感,以及美的欣赏与享受……
为了更好欣赏这段文字的妙处,我以直接、鲜明、醒目的方式,更为突出、深刻、强烈地把一些词儿列出来:成绩斐然,传播遐迩,令人瞩目,足迹逾广,问见逾博,经验逾丰,感觉愈多,高山流水,瀑飞泉涌,激浪奔流,得心应手,震荡寰宇,登峰造极,超群绝伦,不同凡响,炉火纯青,国色天香……哇,我也情不自禁恍然大悟油然而生地想起星爷在《鹿鼎记》里名句:“我对大人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大千怎么好,我没看出来;作者怎么好,我却看明白了——谁能如此潇洒地用那么多空心砖来堆砌一个人的丰碑呢?几千年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了。即使大千本人,照悲鸿先生的话说,也才是“五百年来第一人”。果然,据说作者的名字入选了《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百年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专家卷)、《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宝典》…… (有谁知道哪儿卖那些书吗?那些书的“交集”可能就只有这一个元素。)
1956年,张大千会见毕加索,被称为“东西艺术高峰会见”。其实会见没有达成什么“纲领”,更没有“东西艺术合作协定”。我想,那不过是“久仰”对方大名的一只波斯猫和一只北京犬在花园碰到了,互相吼叫一两声,追逐三五圈,然后合影留念。(我看过几本西方关于老毕的著作,并没看见张大千的名字。)——这些问题且不说,还是来看毕加索的传记是怎么写的。下面的文字出自一本半官方的传记,我没有见过原书,是从另一本写老毕的书中转抄的:
如果毕加索能挽留时间的过程,所有的钟表将停下来,时间将消失,末日将来临,地球要停止转动等待他改变主意。如果毕加索真能停止地球的转动,那么,地球就得徒劳地等待。我发现的毕加索就是这样,他也必须这样继续下去,让他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命运是必要的。
(最后一句话感觉乏力,与前面的句式和气势不一致,不连贯,我怀疑是翻译出了问题。)看来,西洋人的成语确实不如我们丰富,但他们的工夫却比星爷的小宝高明得多。作者几乎不用形容词,就把老毕捧成了神仙(甚至比神仙还牛。就算是神仙,什么都能做,恐怕也不能让时间停下——因为让时间停下也需要“时间”啊!)但我们不会感觉它在“滔滔不绝”,而是觉得他有点儿“情意绵绵”,是一种充满了“敬仰”的“夸张”,还多少带点儿幽默。不管原文的背景和含义怎样,不管是否熟悉Picasso这个人,仅从这几句话,我们就能感觉他的本领和霸气。同样有本领的画家,如果没有老毕那张扬的个性(例如齐白石、黄宾虹),作者也不会想到要他去阻止地球的转动。相比之下,大千收到的那些“滔滔不绝”不过是空头支票,是撕碎了的成语词典的碎片儿(还是盗版的,有些词儿不伦不类)。看来,成语词典真的该撕了。
夫子曰:写东西一定要具体,尽可能地具体,尽可能地清除空话和废话——也就是那些到处都正确的话。如果一句话能写进所有文章,那句话就不该出现在任何文章。记住,具体的形象永远比空洞的形容好得多——现在看到了,只有具体了,人家才知道马屁拍对了地方。“拍”犹如此,何况写科学论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