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一个“中国最具代表性书法作品”丛书,入选的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的四十八种,前18种为临摹范本,后30种为欣赏作品。
“纲要”的总目标是
1.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3.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除了第一点“写字”,其余两点好空虚,把“汉字”、“书法”换成别的词儿(如诗词陶瓷剪纸围棋),也一样适用。我说过,凡是万能的话都是废话。拿废话当目标,与不说一样。具体到书法,美在哪儿?性情在哪儿?品位在哪儿?纲要只字不提,那么选目的依据又在哪儿呢?
在有意识地习惯了纲要的权威和目标的高远后,却发现选目有些保守和小气,那视界就像地球坍缩成的黑洞一样,一粒绿豆点儿大。当然,谁都能把清单拉长,但长短不是问题;问题在它惯性地走了数理化大纲的套路,把书法艺术落实到一个个固结的“知识点”。何况选目就像书店字帖专柜的货单儿,没有体现学科的系统性,既不见汉字的演化,也不成书法的源流。(末尾那九个近现代书家,更像是把一小撮圈内人评选的“二十世纪十大书家”请来了,还少了一位。)
临摹的范本都老实规矩,真是课本式的东西,把康有为老师所“卑”的唐碑当基础,活泼和生气都风化殆尽了,多姿多态的魏碑和敦煌写本不见了。这正大光明地暴露了一贯的正统教育意识:学规矩守规矩,做横平竖直点横撇捺的好孩子。它还多情地划出一条从唐楷到行书的学书路径,凭什么呢?我想那从来就不是必然的逻辑。春节期间去杜甫草堂,会看见很多小朋友表演书法,有不少写篆书隶书的。(不过,从他们的黄鳝尾巴的线条音乐感觉他们的老师在让他们学吴让之,而不是学本家的泰山和琅琊台。)
纲要提到“汉字的魅力”,却无视汉字独特的演化和延续,把最有趣的甲骨金文都埋回地里了。是担心小朋友不认识吗?我想总比幼儿学英语简单吧?认字与认花木汽车猫狗有什么区别吗?(听说杭州有幼儿园要开哲学课呢!)不让人看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化,如何认识汉字传统文化呢?
纲要似乎还把书法从人文割裂出来,而文人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现代书法向西方艺术倾倒,正是因为书法家已经不文了)。它应该让小朋友从一开始就埋下一粒种子,感悟书法不仅是写字,而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像街舞麻将和火锅一样。若让教育部一个美食文化的指导纲要,不知会是味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