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的碰撞
---我的教学日记 蓝莲花瓣---
教书未必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物理更加难以做到简单。有人说,奥妙的背后还是奥妙。于是,做一个物理教师,我时常对着神秘的充满着奥妙的自然和实际发呆,我知道我很笨,越想越想不明白的时候就更加笨了。那就这样吧,毕竟这是的确的现实情况。好在我每天在讲台上给大家阐释的是教科书里----别人的理论框架,我可以老老实实得告诉学生我的理解和存疑,当做是我和学生们一同的学习。但这不影响我把物理理论和人生现象进行生搬硬套胡拉乱扯,以此做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法子。
《热力学统计物理》终于上到第六章了,大量的粒子们逐一上场,可辨不可辩之类的,其实是学生比较头疼的地方。但我仍然想把气体分子混沌假设讲给学生们,而且美国科学家还说实验上对这个学说有了证明,我只是希望学生们知道有这么个东东,理解不理解那是知道之后的事情。而且去年讲的时候,我对学生说,我自己也不是非常理解。这个假说是什么呢: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分子,碰撞前后不对称了,或者说那一次碰撞改变了两个粒子之前的存在状态。这东西直接讲述真的有些莫名其妙。所以了,先给学生们讲了热学中基于分子混沌理论的“一次碰撞同化假说”,当分子的运动状态或者状态是位置的函数,那么处于甲位置的A分子跑到乙位置与B分子相碰之后,它就取代了B分子具有了B分子的状态,因此,我们从来不用担心乙位置处是哪个分子。于是,这个碰撞被静止化了,碰撞前后A、B分子只是进行了位置的交换,如果考虑分子是全同粒子,那么碰撞前后没有什么不对称的啊。但是,我在给学生们解释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不对称。
有一个女生听课非常认真,看眼神能知道,她在跟着我的思路。我说,想象你在河西学院,有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在东北,他/她从东北来的河西学院,你们相识了,然后,你去了东北,他/她留在了河西学院。等我说完这句话,我的心里开始惊涛骇浪了:认识了和不认识就是碰撞的区别,碰撞前和碰撞后当然不对称了。人类肯定是这样,凭什么分子不许?再看看姑娘的表情,竟然仿佛是懂了的样子,没有邹着眉头很费力地思考。
碰撞是一次相互作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说,我们的相识是一场缘分,一切都是缘起缘灭,可是缘灭了,思念没灭,心意没灭。相识前后,人生就不对称了。那么,归根结底,人是百分子九十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一些其他的什么元素,您说说,所谓相识相知相爱相恨,不就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嘛。要说那些粒子没有灵魂和感情,没有意识和思维,那么量子相干是怎么来的?量子纠缠又是怎么回事呢?你是不是说粒子们都成了精了?并且,人类的感情思维意识灵魂是谁赋予的----如果粒子们都没有,难道它们只是来自于粒子的组合?
算了,深究是没有结果的。这样去理解两个粒子的碰撞,不算是什么错误。这两天我正为这样浪漫的碰撞而高兴。也许科学的神奇在于逻辑和道理和论证和证据,它的发展却常常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结局。我宁愿相信,这个结局就是,碰撞之后,那两个分子彼此想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