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已有 3490 次阅读 2010-7-30 09:17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疗

    三年前,区政协组织到河源扶贫义诊,与戴兄同居一室。半夜醒来,戴兄鼾声大作,不时却突然间断,似乎呼吸停止了一般,好久(大约1分多钟)才又慢慢恢复,很不规则。如此几个往返,我叫醒了他,告知其可能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他不以为意,说夫人早已知晓。

    去年在澳洲,与柯兄一路相伴,他的鼾声不多且极细小。但是他说我可能存在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确,我自中年以来鼾声加大增多,说明气道不畅,极有可能存在这一毛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怎么回事?我网上搜寻后得知: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好发于肥胖、老年人。这种病理状态不仅有睡眠打鼾和日间极度嗜睡,还由于低通气或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中止超过10秒以上,每小时呼吸暂停加低通气5次以上,或每晚7小时呼吸暂停加呼吸低通气达30次以上)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可导致心肺和其他重要生命器官并发症,甚至发生猝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直接发病机制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包括鼻中隔弯曲、息肉、鼻甲肥大、扁桃体肥大、扁桃体增生、软腭过长、腭弓低平、下颌弓狭窄、下颌后缩畸形、小颌畸形、颞下颌关节强直,尤其是两侧关节强直继发的小颌畸形,舌体肥大、巨舌症,舌骨后移等。此外,肥胖、上气道组织黏液性水肿,以及口咽或下咽部肿瘤等也均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用多导睡眠图仪检查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中颏舌肌肌电活动下降,睡眠时咽肌活动突然消失,造成气道上部狭窄,甚至突然闭塞。由于呼吸暂停,使肺泡血气交换障碍,造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由此诱发一系列全身症状,严重者血氧饱和度常在50%以下,动脉氧分压仅在3.73kPa(28mmHg)以下,这些可导致患者在睡眠中猝死。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戒烟酒,肥胖者减肥和控制饮食外,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类。非手术治疗包括:(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是目前治疗OSAHS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它犹如一个上气道的空气扩张器,可以防止吸气时软组织的被动塌陷,并刺激颏舌肌的机械感受器,使气道张力增加,但一般患者难以长期坚持);(2)各种矫治器(睡眠时戴用专用矫治器可以抬高软腭,牵引舌主动或被动向前,以及下颌前移,达到扩大口咽及下咽部,改善呼吸的目的,但对重症患者无效);(3)吸氧以及各种药物治疗(如神经呼吸刺激剂安宫黄体酮等)。

    手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基本方法,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防止气道软组织塌陷。选择何种手术方法要根据气道阻塞部位、严重程度、是否有病态肥胖及全身情况来决定。常用的手术方法有:(1)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2)鼻腔手术,用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引起鼻气道阻塞者;(3)舌成形术,由舌体肥大、巨舌症、舌根后移、舌根扁桃体增大者,可行舌成形术;(4)腭垂、腭、咽成形术,切除腭垂过长的软腭后缘和松弛的咽侧壁黏膜,将咽侧壁黏膜向前拉紧缝合,以达到缓解软腭和口咽水平气道阻塞的目的;(5)气管造口术,是一种永久性气管切开术,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终生繁琐护理、感染、语言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困难等,目前已极少采用;(6)正颌外科,治疗因颌骨畸形造成的口咽和下咽部气道阻塞,包括下颌前徙术、颏前徙术、颏部前徙、舌骨下肌群切断悬吊术、双颌前徙、颏前徙和舌骨前徙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约为2%~4%,男女发病比率为6.3:1左右,常见于40~70岁的肥胖者,65岁以上患病率可达20%~40%。儿童期由于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也是此综合征的高发年龄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易并发心律失常、高血压、甚至呼吸衰竭或猝死。有人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0人死于本病。Thorpy对269例患者随诊,7年内死亡43例,占16%,其中71%死于心血管疾病。据报道未治疗的患者,5年病死率为11%~13%,呼吸暂停指数>20者,8年死亡率为37%,而呼吸暂停指数<20者,死亡率仅4%。Partinen回顾分析198例患者,仅做减肥治疗的127人,5年死亡率达11%,71例气管切开者无1例死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348438.html

上一篇:聂凡:百仕达花园一期
下一篇:传染病辨证体系研究(提纲)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