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理论公认有多种类型,即具有学派性,是以理论的各种学术特征区分的。如观点(补土派,养阴派等),对象(伤寒派,温病派等),渊源(古方派,后世方派等),研究方法(校订疏证派,分类研究派,专题发挥派等)。本文的中医理论类型是以方法论的实证特征区分的。
一、中医理论的实证类型与非实证类型
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病因与发病,病机,药物性味归经,药理等)在现代已被认为是非实证的。从黑箱方法;取类比象;从病测因;西医重形质,中医重气化;中医脏腑是功能而非实体等描述可说明这一点。
中医理论的非实证性有如下具体特征:
1.理论形成的非客观性。理论可以不考虑客观实际及逻辑要求而产生。如:为了理论形式上完美可削足适履,使一年四季变为五季,使脏腑中添了三焦,使肾为两脏变成左肾右命门[1];因为官方政治原因可使心属土改为心属火[2];脏俯五行学说的无类比附等。
2.理论阐述的非操作性。没有客观可验性特征及逻辑上无意义的理论可存在。如:气的概念从无实体特征描述;“无形之痰”更明确宣布痰的不可检性;许多中药的五味属性已非实际的味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解既可从解剖,也可从功能、人体方位、经络循行等不同角度看,含义不确定;概念不清多见等。
3.理论证明的不接受检验性。理论不因其与它所意指客观事物的不符(被证伪)及逻辑上自相矛盾而遭否定。如:脏象学说已被明显证明与解剖不符却不被修正或废除;眼的五轮说与八廓说明显不同却可并行不悖;《医林改错》所举古人脏腑论“立言处处自相矛盾”各处依然如故等。
以上三点是主要特点。派生特点如:
4.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脱节性。理论的不真实并不妨碍其对实践的解释功能。如:傅青主力主“经水非血”而为妇科名家;陆彭年认为中医“说假方”却能“卖真药”;中医的“正邪相争”说与汉方医古方派的“万病一毒论”截然相反,却都可解释所有医学现象,如对人参都可用治厥脱,但论其药理一言“扶正”一言“攻毒”即可;等。甚至不重视理论的中医学派(如经方派、伤寒派)的发展状况也不比重视理论者(如医经派)有本质性差异。
5.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上的单向性。理论在形成与发展上没有相对于实践的独立性,不能为实践提供新信息。如:要问纳呆、便溏、乏力……的理论本质是什么?回答是脾气虚;再问脾气虚指什么?回答只能是同义反复:指纳呆、便溏、乏力……;是先有“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的实践经验,后才说“木克土”的五行理论有意义,不是先有“土克水”理论,然后推断临床必有“见脾之病,则知脾当传之于肾”;不能因味过于酸则伤脾的五行理论而认为临床多吃酸味可致脾虚等。
一般论述中医理论的非实质性均统而言之,对各种理论不加区别对待。作者认为,中医理论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实证类型的。这一部分包括经络、与经络相连的脏腑、运行于经络的气、以全息胚学说为基础的全息诊疗理论。
这一部分中医理论的实证性有如下具体特征:
1.理论形成的客观性。理论必须依客观实际及逻辑要求而产生。如:对经络、经络脏腑连系、经络气理论都在寻找较明显的直接经验形成途径(体表皮疹带,气功感觉,特异功能透视,可见辉光,针刺得气及各种感传现象,体表内脏相关反应现象等)[3];全息诊疗理论更是直接观察及归纳的产物等。
2.理论阐述的可操作性。有客观可验性特点及逻辑上有意义者方可存在。如:要求经络有明确的体表循行路线及内脏连系路线;探索经络、经气的各种客观可验性特性(声、光、电、热、磁、同位素、感觉等);要求全息诊断系统的部位及反应条件明确等。
3.理论证明的接受检验性。理论如与其所意指的客观事物不符(被证伪)及逻辑上自相矛盾者则遭否定。如:各项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及实验研究都有明确的根据经络学说的内容在客观上是否存在而肯定或否定经络学说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意见和机制等。
以上三点是主要特点。派生特点如:
4.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紧密联系性。理论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其对实践的解释功能。如:经络循行路线、与内脏特异性连系、经络气的循行、全息诊疗图等理论的不存在或内容改变,将明确导致相关诊疗实践的改变等。
5.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上的双向性。理论在形成与发展上有相对于实践的独立性,能为实践提供新信息。如:经络电阻理论的产生导致经络导平疗法;全息胚理论的建立导致全息诊疗方法的出现等。
所以,中医理论可分为非实证和实证两种类型。前者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理论,是经验的复述,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后者是真正的理论。非实证性中医理论与实质性中医理论的差别证如其与现代医学理论的差别一样,两者本质不同,同名概念间没有可通约性。如:实证理论的经络指具有某种特性的体表循行线,不是指伤寒的六个传变阶段,也不是指王清任所认为的偏瘫时半边无气的“经络”;经络的气也必须是具有可验特征如局部感传、电阻变化、大脑电活动、变成可见或可测外气等的物质,不是脾气虚的“气”;经络连系或体表全息诊疗系统所反映的内脏(如肝)就是指解剖上的内脏(肝),不是指脏腑辨证的“内脏”(肝气郁结时本质为神经-内分泌失调的肝等)。
这也就是目前经络、经络脏腑连系、经络气、全息诊疗理论的实验研究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证候实质的实验研究相互独立的原因。
二、中医理论两种类型的形成原因
从古代到现代,中医对实证性的理解一直处于朴素阶段。中医认为理论应该是实证的,但其实证概念中却同时包含了按现代科学角度应该加以区分的实证和非实证含义。例如,对“气”的概念,现代科学认为它无实证性内涵,中医却一直把它当实体看待。这样,在中医理论中,既有如《内经》《难经》的原始解剖,后世的五脏图、存真图,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言之凿凿的理论描述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用cAMP/cGMP证明阴阳等;也有形而上学,无类比附,违反逻辑,政治和伦理干预,削足适履式的形式完美等[1]。近现代往往用穷理而非格物、气化而非形质、功能而非结构、模型而非实体等命题为中医理论的实证性辩护正说明了这一点,从科学角度看,这些命题已从实质否定、仅在形式上保持理论的实证性,而中医则认为命题本质是实证的。
这种观念对上述中医理论的两种类型是同样起作用的。因为这种观念同时也就导致不可能自觉地在中医理论中区别出上述两种类型。认为和脏象学说一样,经络学说也是从实体演化为模型的[4]的观点就基本反映了这一情况。这样,中医理论的非实证类型部分就有部分实证内容和特征,如上所述及如:有些心气虚证确与解剖上的心脏有关;而中医理论的实质类型部分则有部分非实证内容和特征,如:经气循行于十二经脉的机械性;或认为心包经是为解决阴阳的对称性而设等。
总之,中医对实证性的朴素理解导致客观上在中医理论中实证与非实证类型的并存以及在每一类型理论中实证与非实证内容的并存。
在同样观念下,中医理论如何形成实证与非实证两种类型呢?答案是技术性的。在知识领域中,实证方法论容易在直接经验可以达到的范围中起作用。非实证方法论容易在非直接经验可以达到的范围中起作用。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较易满足知识形成客观性、阐述可操作性、证明接受检验性的要求,而且在这里实证性具有实际价值;在后一种情况下则相反。近现代科学认识手段的发展迫使自然哲学不断让出地盘就是明证;如古代尽可为了证明上帝的完美而认为月亮表面是光滑的,但望远镜的问世使之不攻自破。
经络、经络脏腑连系、经络气理论的内容均是古人的认识手段(体表沿经可见现象、气功状态的内省内观、特异功能透视、外气辉光、针刺得气及各种感传现象,体表内脏相关反应现象等)所能直接达到的领域。如《内经》中已有循经感传[5]、气功记载;古人针刺重视得气及气至病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特异功能记载等。现代研究也认为经络等的起源与上述认识方法有关。由此,上述理论描述的精确性、对实践的指导和接受检验性也明显增强,如孙思邈的经络彩色挂图、北宋王惟一后的经络(针灸)铜人的实用性、权威性均大大超过各种五脏图、存真图。所以,经络等学说既是解释、指导实践的理论,其本身也是古今人类认识手段可以直接认识的现象。现代经络研究的起源及研究方针也是从“肯定现象”开始的[3]。而脏腑、气血津液、病因与发病、病机、药物性味归经、药理、阴阳五行理论的内容则均处于不同种类的、有形或无形的黑箱中,非古人认识手段所能直接达到。所以,前者不自觉地成为实证类型理论,后者不自觉地成为非实证类型理论。以全息胚学说为基础的全息诊疗理论则是自觉运用实证方法论而形成[6]。
西方医学理论从古代到现代均较中医学实证性强,也是因为其认识手段(解剖)一直较中医先进之故[7]。
中医理论两种类型的分野奠基于古代。近现代中医理论研究者的实证性观念总体上仍是传统的,对两种类型的认识及对待并无差异。如对脏象学说曾采用过实证对待的同名比附方法研究,对经络学说也曾认为其虚妄而冷落,但终因两种类型存在本质差异,最后对经络等理论以实证理论对待研究并发展了其实质性;对脏腑等理论以非实证理论对待研究并发展了其非实证性。这一过程在方法论上也是非自觉的。
实证类型中医理论的主体性是实证的,非实证类型中医理论的主体是非实证的。此外,由于后者处于非直接经验可达范围内,其内容的实证部分在实际应用上也发挥不了实证价值。
三、区别中医理论两种类型的意义
1.区别中医理论两种类型的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防止它们之间同名概念的混淆。两类理论本质不同,概念间没有通约性,概念混淆则会产生虚假信息。但长期以来,这种混淆被认为是自然和合理的,因为传统的中医实证性观念辨别不出其本质差异,脏象经络被认为是一体。因此就产生了防止和鉴别、清除这种混淆的必要性。如:中药归经上归肾经者,可能其真正作用部位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而与真正的肾和肾经无关;伤寒辨证的六经本仅为疾病阶段,但因援用《内经》经脉名称及后人据此以经脉学说曲为解释伤寒,致六经与经脉关系纠缠未明[8]。若考虑中医善用托古改制、借名创新方法(如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及两者实质内容比较,则知应截然分开;内科病证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联系途径可能也不是通过经络,因为用肺内分泌、肠道毒素也可解释;偏瘫的“半身经络无气”(王清任)可能实与神经有关而与经脉、经气无关;中医的脉诊、舌诊、眼五轮八廓学说等虽也名为全息系统,但也不能与各全息胚系统等同,两者的依据和表达的信息并不一致,如两类全息系统的体位规律明显不同等。
同样原理还应扩展于中医理论两个类型的各自内部。如应把有实际酸味和只有名义酸味的中药分别研究;《素问•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这一类纯五行推导内容是混入经络学说的非实证理论等。
这一工作是为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2.实证与非实证是现代医学与中医总体上的本质区别[7]。造成非实证性的原因除本文所述观念、认识手段外,还有追求形式上统一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1]。非实证性特征除了在理论领域存在,在技术、经验领域也是明显的。因此,实证化是中医现代化的本质性要求。对原有中医理论和经验进行实证性鉴别和防止出现新的非实证性内容是这一工作的两个方面。实际上,目前开展的证候实质研究就是非实证类型中医理论转变为实证型理论的一个代表。
参考文献
[1]邹世洁等. 与证候规范化相关的证候实证化医学与哲学1991(2):27
[2]田树仁. 两汉改制对中医脏象学说的影响. 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专题学术会议1988北京
[3]胡翔龙等. 中医经络现代研究.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4]孟庆云. 中医理论渊薮. 重庆出版社1990
[5]季钟朴. 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 学苑出版社1991
[6]张颖清. 新生物观——全息胚学说及其对生物学医学前沿若干疑难问题的解决. 青岛出版社1991
[7]何裕民. 差异·困惑与选择——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沈阳出版社1990
资料来源:陈小野. 中医理论的两种类型. 医学与哲学,1994(7):27-2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