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杜松《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摘要与目录

已有 660 次阅读 2024-10-21 09:19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摘 

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体系,对急性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和临床诊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医学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其显著疗效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但出现了新型温病,一些原有温病由于气候、环境及医疗的一些因素在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与原来流行的疾病已有所不同,从而带来了医疗模式和治疗理念的变革。临床的治疗在传统的温病诊疗基础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以及对前人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在原有温病理论基础上的新治则治法及新观点不断的产生。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整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运用温病理论应对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并研究这些诊疗经验对于原有的温病理论有何继承和发展,以期对温病理论的创新奠定基础。

研究主要对危害重大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SARS五种急性传染病进行了现代文献研究。从疾病流行特点、中医温病诊疗理论基础、证候特点、治法方药四个方面对现代文献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整理,总结疾病发病特点、中医病因病机转化规律以及临床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疾病的经验和规律。同时根据文献研究内容对瘟疫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讨论这些经验对温病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从继承方面来说,认为当代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瘟疫类疾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在明清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当代诊疗瘟疫经验是对以温病大家吴又可、杨栗山、余师愚为代表的治疫学术思想的继承。从创新方面来说,当代对传染病发病、病因病机、疾病自身发展规律、疾病辨证论治模式,以及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反映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温病辨证论治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对原有温病治疗禁忌在瘟疫中的应用,包括忌汗、忌妄自攻下、忌利小便、忌温补等,体现了当代中医独特的治疗经验。通过分析现代医学传染病诊疗理论对中医温病理论发展的影响及中医应用温病理论成功防治传染病的史实,可以为今后温病理论的创新发展带来启示。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当代瘟疫的辨证论治禀承了明清温病大家对温病病因病机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基本遵循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辨证方法,借鉴了温病理论的学术特色和温病大家诊疗疾病的学术经验。

2.随着突发流行性疾病与病毒变异的加速,中医学从病邪侵犯人体而反映的征象进行辨证论治的干预优势越来越明显。

3.五种传染病共同特点是发病及传变迅速,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其病理传变不完全符合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规律。因此,根据病邪侵犯人体的外在表现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是防治疫病的有效途径。

4.当代瘟疫辨证论治模式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转变,强调在辨病基础上掌握中医辨证特点,并且在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二、目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中医温病理论溯源

        1.1 温病及瘟疫理论发展概况

        1.2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医学及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2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2.1 温病的概念

        2.2 研究病种的筛选及时间范围

        2.3 文献研究方法与标准

            2.3.1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2.3.2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1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文献研究

        1.1 文献概况

        1.2 文献分析结果

            1.2.1 流行特点

            1.2.2 诊疗理论基础

            1.2.3 证候特点

                1.2.3.1 乙脑中医症状学研究

                1.2.3.2 乙脑中医证候特点

                    1.2.3.2.1 乙脑分型

                    1.2.3.2.2 乙脑中医辨证

            1.2.4 治法方药

                1.2.4.1 乙脑治疗原则

                1.2.4.2 乙脑辨证论治

                    1.2.4.2.1 乙脑分型论治

                    1.2.4.2.2 乙脑分证论治

                1.2.4.3 乙脑临床诊疗特点

    2 麻疹临床文献研究

        2.1 文献概况

        2.2 文献分析结果

            2.2.1 流行特点

            2.2.2 诊疗理论基础

            2.2.3 证候特点

                2.2.3.1 麻疹中医症状学研究

                2.2.3.2 麻疹中医证候特点

                    2.2.3.2.1 麻疹分期

                    2.2.3.2.2 麻疹中医辨证

            2.2.4 治法方药

                2.2.4.1 麻疹中医分期分证结合论治

                2.2.4.2 麻疹合并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2.2.4.3 麻疹临床诊疗特点

    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文献研究

        3.1 文献概况

        3.2 文献分析结果

            3.2.1 流行特点

            3.2.2 诊疗理论基础

            3.2.3 证候特点

                3.2.3.1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症状学研究

                3.2.3.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证候特点

                    3.2.3.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

                    3.2.3.2.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

            3.2.4 治法方药

                3.2.4.1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

                3.2.4.2 流行性出血热辨证论治

                    3.2.4.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论治

                    3.2.4.2.2 流行性出血热分证论治

                3.2.4.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疗特点

    4 流行性感冒临床文献研究

        4.1 文献概况

        4.2 文献分析结果

            4.2.1 流行特点

            4.2.2 诊疗理论基础

            4.2.3 证候特点

                4.2.3.1 流感中医症状学研究

                4.2.3.2 流感中医证候特点

                    4.2.3.2.1 流感分型

                    4.2.3.2.2 流感中医辨证

            4.2.4 治法方药

                4.2.4.1 基本治法

                4.2.4.2 流感辨证论治

                    4.2.4.2.1 按患者体质辨证论治

                    4.2.4.2.2 辨病性寒热论治

                    4.2.4.2.3 按卫气营血传变辨证

                4.2.4.3 流感临床诊疗特点

    5 SARS临床文献研究

        5.1 文献概况

        5.2 文献分析结果

            5.2.1 流行特点

            5.2.2 诊疗理论基础

            5.2.3 证候特点

                5.2.3.1 SARS中医症状学特征

                5.2.3.2 SARS中医证候特点

                    5.2.3.2.1 SARS中医分期

                    5.2.3.2.2 SARS中医辨证

            5.2.4 治法方药

                5.2.4.1 SARS辨证论治

                    5.2.4.1.1 SARS分期论治

                    5.2.4.1.2 SARS分证论治

                5.2.4.2 SARS临床诊疗特点

                    5.2.4.2.1 SARS治疗经验

                    5.2.4.2.2 SARS新型瘟疫特殊之处

讨论

    1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

        1.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1.2 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1.3 当代温病临床实践对瘟疫大家学术经验的继承

            1.3.1 对吴又可学术思想的继承——开达膜原,攻下逐邪

            1.3.2 对杨栗山学术思想的继承——升清降浊,透表通里

            1.3.3 对余师愚学术思想的继承——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2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创新

        2.1  50年间温病辨证论治变化的趋势

            2.1.1 病因认识的变化

            2.1.2 发病特点以及病理传变的变化

            2.1.3 辨证治疗方面的变化

                2.1.3.1 从辨证论治到病证结合论治模式的转变

                2.1.3.2 瘟疫诊疗经验对治则治法的影响

                    2.1.3.2.1 “截断扭转”疗法的提出

                    2.1.3.2.2 治则治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现代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2.3 瘟疫诊疗成功经验所带来的启示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三、文选:“截断扭转”疗法

“截断扭转”疗法是姜春华老在197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学术观点。这一观点也得了朱良春等当代其他温病学名家的认可。这个观点的主要精神是及时早期治疗,快速控制疾病,掌握辨证规律,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功效方药直捣病巢,迅速祛除病原杜绝疾病传变。如不能急速祛除病因,也要断然救危截变,拦截病邪深入,尽可能阻止疾病恶化,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必要时,可以先证而治,迎头痛击病邪,掌握主动,使疾病早期愈。由上所述“截断”好比摧陷廓清,扫荡无遗;“扭转”就像逆流挽舟,化险为夷。

“截断扭转”疗法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它起源于截断方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既体现了《内经》中“上工治未病”的宗旨,也受到了《温疫论》“疏利膜原,扭转病位”以及“客邪贵乎早逐”学术思想的启迪。到了近代,瘟疫猖獗,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在治疗急性热病时,赵锡武、姜春华等名老中医强调要截断、扭转病程。姜氏更指出了要不拘卫气营血,不分表里上下,“重用清热解毒”、“不失时机的清营凉血”及“早用苦寒泻下”等要点。这标志着“截断扭转”疗法已经确立和比较成熟。其诊疗思想在急性热病和杂病领域都得到了发挥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即继承了中医传统理论和辨证思维模式,也对传统的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有所突破,对温病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

“截断扭转”疗法的提出是对明清温疫学家学术思想的继承。它的核心是先证而治。强调在疾病初期即截断病邪,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诊疗方法重视早期治疗,强调运用特效方药在疾病初期驱逐病邪,控制疾病发展,继承了早在《内经》中即有的“上工治未病”之思想,对于感受温热病邪而导致的急性外感热病,特别是瘟疫类疾病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这一类疾病通常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所以要抢在疾病传变之前祛邪外出,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许多急性传染病的病原已被找出病变规律已被掌握。针对病原和即将产生的病理变化、以及必定要经过的某个阶段断然阻击就可以有效地截断病原进犯。比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变化迅速,根据这个规律,抓住其主要病机是热、痰、风,按照治风先治惊,治惊先治痰,治痰先治热的原则,治以清热解毒为主,尽早攻下,尽早息风以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又如流行性出血热是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根据其特异的病原体,及热毒、瘀毒、水毒贯穿整个疾病过程的规律,早用重用清热解毒,早期凉血化瘀,早期使用疏通肾络药可使患者越期或者减轻病情。这些临床实践证明:使用“截断扭转”疗法,融会了从《内经》延传至今的早期诊治、控制传变的思想,很好继承了中医防病治病理论的精髓。并且,医学发展趋势是防治战略前移,提倡以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截断扭转疗法也是当代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很突出的典范。

在这种早逐客邪,截断病因的治疗思想中,也很好的继承了吴又可在《温疫论》中的学术观点。吴氏对疫病的治疗强调了“逐邪”这一基本原则,诸如“客邪贵乎早逐”,“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这种早逐客邪的学术观点,是吴又可截断扭转思想的集中反映。吴氏逐邪的主要手段就是攻下。并且提倡下法不必拘于结粪,不必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在截断疗法中,通腑攻下是治疗急症快速截断的重要手段,其学术观点一脉相承。临床实践也证明,应用清热泻下的方法不仅能够逐邪热下燥屎,除积滞,更能够化解不从气分而解、反而内结阳明的邪热。在治疗乙脑以及 SARS 时,均早期即用大黄等攻下荡涤邪热,对控制疾病发展以及预后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截断扭转”疗法促进了温病理论的发展。它的提出是历代医家不断的应对突发急性温热性疾病经验累积的成果。它既对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温病学术思想有所继承,并在不断了解和适应疾病变化的同时,提出了新的诊疗思想和方法,对温病理论有所创新,在临床上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截断扭转”疗法提出了不拘于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新治疗思想。在临床上跳出了卫气营血辨证的思维模式,不拘泥于“卫之后方为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传变规律,而是在疾病初期尽早使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即在卫分即可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且要重用。这样才能有效快速的截断病情,把好气分关。邪初入营即凉血化瘀,不必等入血分在凉血散血。这也可以截断病变,避免血分危证的出现。在熟悉疾病的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这种先证而治的思想一方面可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正气而不被消耗。我们在整理近五十年传染病诊治经验时发现,从乙脑流行时初期即重用石膏以清热驱邪,到应对 SARS 时早期即用大量的清热解毒药以防止疾病进展,很多文献的治疗讨论中均有此经验体会,说明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用温病学理论诊治疾病发生了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这种诊疗思想现在不仅应用在我们应对中医急症及一些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治,甚至在治疗杂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狼疮性肾炎甚至眼科、喉科等方面也被广泛采纳。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可以迅速截断扭转病势,充实发展了从明清以来逐渐成熟的温病理论体系,对我们今后应对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其它杂病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截断扭转”疗法的提出促进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病证论治模式的建立。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我们之所以强调辨证论治,是因为证候可以反应疾病变化的本质。但温病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的特点。证只是某一特殊阶段疾病的概括,而病是具有本质属性的,每一疾病都有自身的病因病机,发展变化规律以及预后。在温病治疗中,单纯的辨证治疗很容易贻误病情。“截断扭转”疗法的前提是辨病和辨证的结合,提出结合疾病自身的特点,从温病病因的特异性出发,掌握各种温病的病理实质和发病规律,有预见性的抢先一步来对不同疾病进行治疗,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其强调病证结合的辨证模式并不是否定辨证论治。“截断扭转”疗法需要辨证论治。尤其是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经前人总结的临床实践经验,是“截断扭转”疗法的基础环节。“截断扭转”疗法是在充分认识温病传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在于预先用药,防止疾病向深重进一步发展。这种“先证而治”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辨病论治。“截断扭转”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将辨证和辨病有机相结合,是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是将治病和治证相结合起来,才能更精细更准确的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从温病学发展方向来看,在明确疾病特性的情况下把握不同病变阶段证的变化,这不仅是对辨证论治的发展,也揭示了中医温病学的发展方向。

再次,“截断扭转”疗法重视扶正在温病治疗中的作用。将扶正祛邪作为温病治疗中的重点。中医学把一切疾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机制看作是一个“正邪相搏”的病理过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邪正斗争是贯穿始终的。邪正双方力量的强弱决定了疾病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外邪的入侵是大多急性热病的共同特点。治疗当以“驱邪”为主。并且“驱邪”当“务尽务早”。但是从疾病的邪正关系上说,在强调祛邪的同时,必须重视扶正。根据温病特点,后期必伤津耗液,阴液耗损正气不足势必引起传变。故“截断扭转”疗法提倡根据邪正消长的情况,决定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实者先行泻法可截断病邪,虚者先行补法以扶助正气。当病邪尚未乘虚内陷而导致病情恶化时,祛邪同时佐以补虚之品,有利于截断扭转。这种治疗思想丰富发展了吴又可治疫顾扩胃气,叶桂治温顾护阴津,顾护阳气的思想。因此,“截断扭转”疗法提出的在温病的治疗中适当使用“补法”,确是对温病治法的一个补充,使温病治疗思想更加全面、完善。

综上所述,“截断扭转”疗法对我们应对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杂病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家的重视和肯定。在防治急性热病方面体现了中医学的临床优势。并且开拓了诊疗思路,敢于创新,善于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推动促进了温病理论的发展,对我们探寻中医学的发展方向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博士生论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56183.html

上一篇:[转载]余向东:痛风的饮食,各种指南是怎么说的?
下一篇:机体是如何感知病原体并释放细胞因子的?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2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