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王慧娟. 中医“六淫”概念的发生学及本质探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 (10):5568-5572
摘要:中医“六淫”概念强调六气变化过度失序对人的影响。“气候因素致病”与“过度为害”是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从这两方面溯源发现古人对气象灾害的长期观察和实践经验是其形成的客观源头。“六淫”内涵名目的演变体现了古人对雨水等现象的认识突破,以及时空结构和阴阳五行等思想的影响。“六淫”的内涵实质是古人对气的温度、湿度及运动状态3个维度在四时节度上的代表性列举,体现了其对气化产生根本机制——天火地水(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体悟。六淫的变化节度是由日地相对运动及我国特殊水文地理等客观因素共同造就的。六气生物、六淫害物的原因主要在于六气节度变化常异对生命维系所需“水火既济”状态的影响。
“六淫”是中医病因观的主要概念之一,它强调六气变化的过度失序对人体的影响,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认知思维特点的重要依托和体现。对“六淫”概念的研究是认识中医理论及中医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关于其形成及演变的发生学问题更是研究的焦点。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针对已有研究中的某些观点给出自己的思考和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六淫”概念的内涵实质及变化节度来源等问题,希望能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深化有所裨益。
中医“六淫”概念的发生学问题
1. 中医“六淫”概念的产生
《说文解字》释:“淫,侵淫随理也。从水㸒声。一曰久雨为淫”[1]。可知,“淫”的本义与雨水过多而浸渍漫溢有关。后来引申出过度、无节制之义,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序文载:“不淫其色”。孔颖达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2]。中医“六淫”概念取其引申义,不仅指“六气”变化的过度,还包括节序失常。
中医“六淫”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三因论》中,其文曰:“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3]。这里所界定的六淫与中医学通常所说的“六淫”内涵——风、寒、暑、湿、燥、火略有不同,改“火”为“热”,一般认为“热”作为“天之气”比“火”更合理[4],但后世普遍沿用的却是有“火”的“六淫”,此内涵源于运气学说。“六淫”概念强调的是6种气候现象变化过 度失序对人体的影响,其思想核心在于“气候因素致病”及“过度危害”两个方面。依此分析运气学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风淫所胜”“热淫所胜”“湿淫所胜”“火淫所胜”“燥淫所胜”“寒淫所胜”对万物及人体的病害影响,虽无明确的“六淫”提法,但“六淫”思想在运气学说中已然成熟。一般认为,运气七篇为唐朝王冰补入,形成时间较《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主体篇章为晚。
那么《内经》主体篇章是否含有“六淫”思想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这里的“胜”与“淫”含义相近,虽然无“火”,但“气候因素致病”与“过度为害”的病因思想实质已较完备。此篇之所以为“风、热、 燥、寒、湿”五者,源于五行思想及五方五时结构的影响。笔者同意李今庸先生关于此篇“已完备了祖国医学理论中从肤表侵害人体的外邪病因”[5]的论断,认为运气学说只是为了“配合阴阳,配合六节”在五气之中加上一个“火”而成“六”数。
综上所述,虽然中医“六淫”概念的名称提出较晚,但其思想内涵则在运气学说中就已成熟,而就其思想实质来说,则早在《内经》主体文献中就已完备。因此,对“六淫”概念的发生学问题探讨应不仅限于其提法的出现及具体名目的多少,而是应将重点放在“气候因素致病”以及“过度为害”这两个方面。把握了这一概念的精神实质,对其产生和演化的发生学考察就可以向前追溯至更早。
2. “六淫”思想的来源
“六淫”思想的形成轨迹,首先可追溯至春秋文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的医和“六气致病”思想,其文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6]1222。舍去六气所指具体内涵略有不同不论(“阴、阳、风、雨”四者与后世“六淫”中的“寒、暑、风、湿”内涵基本相同),仅就“天有六气”“淫生六疾”所强调的内容而言,“六淫”思想精神可以说在医和这里就已经出现了。
清代医家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卷三十六《总论诸要·三治五法四因六淫八要》言:“六淫者,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则怯寒,此寒水太过,别深浅以温之……明淫心疾,心气鼓动,狂邪谵妄,此君火太过,当镇以敛之”[7]。他将六淫的内涵与医和的“阴、阳、风、雨、晦、明”以及运气学说直接联系起来,还给出了相应治法,足见二者之间明显的思想承继关系。
再向前追溯,与医和“天之六气”过度失序思想相一致的是西周文献《尚书·洪范》中的 “庶征”思想,其内容为:“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8]。这里的“雨”“旸”“燠”“寒”“风”被视为帝王治理国家要重视观察的5种征验,五者按一定时序出现才会万物繁茂,太多或太少都是凶兆。具体分析,除了“旸”(久晴不雨)与医和的“晦”与“明”意思关联不大外,“雨、燠、寒、风”与“阴、阳、风、雨”含义基本一致,都描述的是气候现象,同时“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与医和的“分为四时,序为五节”都强调时序性,“一极备,凶;一极无,凶”与医和的“过则为灾”都强调失度为害的特性,可见两种思想之间确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进一步思考,“庶征”之所以作为帝王治国的九条大法之一,原因其实易于分析。雨太多会导致水灾,《洪范》开篇就有强调洪水泛滥的经验教训;太热或久晴不雨会导致旱灾,《说苑·君道》载:“汤之时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烂石”[9],可见其严重程度;其他极端恶劣气候现象,亦可想见。这些气候现象任何一种的太过或不及所导致的灾害对当时的人们都可能是致命的。古人正是通过对这些灾害现象的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发现它们的产生与气候变 化有着紧密关联,若气候变化有序适度则风调雨顺、庶草蕃庑,若失序失度则水旱霜雹等灾害频生[10]。这些灾害的影响中自然也包括人体疾病的产生。《左传·昭公四年》亦载:“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灾霜雹,疠疾不降,民不夭札”[6]1250,可见气候现象失序失度被视为自然灾害与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中医“六淫”概念的“气候因素致病”及“过度为害”的思想精神在《尚书·洪范》中的“庶征”及医和的“六气”中已有明确体现。这种认识来源于古代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对于各种气象灾害的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学者仅将六淫概念中的“过度为害”认识与儒家的“中和”思想联系起来,这种溯源至少是不彻底的[11]。
3. “六淫”内涵名目的演变
上述文献确实在 思想精神上体现了承继关系,但其具体内涵名目却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出说明,以便深入剖析古人认知发展的理路。
3.1 关于“雨”的消失问题
“雨”起初被视为天气现象,大概源于雨从天降的直观所见。雨的产生又与“云”有紧密关联,甲骨文中就有祈雨卜云的记载,如:“来云自南,雨?”(《铁云藏龟》,172.3)。春秋时期,古人逐渐认识到地上山川湖泽的一体关系,如《国语·周语下》中太子晋的“川谷导气”[12]思想,认为万物生机源于川谷疏导山泽高下之气。后来《易传·说卦传》将“咸”卦上兑下艮之象释为“山泽通气”,亦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山泽通气则与云雨现象有关联,山泽所通之气便是“云”的来源,因此《说文解字》将云释为“山川气也”。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中对这一认识变化解释得更为详细,“儒者又曰:‘雨从天下’,谓正从天坠也。如(实)论之,雨从地上,不从天下……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13]。雨虽从天坠,但由云聚而落,云则由山气所聚,山气由土中水气所蒸,因此雨实出地上。这一认识在《内经》中也有体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综上,随着人们对云雨变换本质的认识突破,“雨”作为源出于地的有形之物后来便从无形天气中去除了。
3.2 关于“燥”与“湿”的出现问题
《左传·襄公十七年》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 暑”[6]1032,说明早在春秋后期这对概念便已出现,这里的燥湿是一组与寒暑相并列的气象概念。进入战国时期,受生成论影响,古人对气候现象的产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篇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燥湿。燥湿复相辅也,成岁而止”[14]。“沧”意为 “冷”,沧热即冷热、寒热。沧热燥湿是太一生成天 地四时万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四时气候 现象的概括,是万物生成的直接影响因素。《黄帝四经·十大经·姓争》亦载:“夫天地之道,寒涅(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阴阳,固不两行”[15]。这里显示阴阳思想已渗透到对这两组概念的认识中。《管子·幼官》中将四时气候现象概括为燥气、阳气、湿气、阴气、和气(土)[16],则是五行思想影响的体现。《灵枢·九宫八风》中四方风所对应之气为南热、北 寒、西燥、东湿,也可以看出阴阳五行思想及时空结构模型的影响。从源头上讲,燥湿的产生与雨水有关,因此可以说“雨”其实并没有在天气现象里完全消失。
3.3 关于基本沿用和保留的名目
寒热之所以被一直沿用,无论是“庶征”中的“燠”与“寒”,医和的“阴”与“阳”,《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篇的 “沧热”,还是《内经》中的“寒热”或“寒暑”,名称虽异,内涵都是一样的,大概是因为寒热是四时气候 变化中最明显的特征。除了寒热,“风”也是一个最终被保留的概念。中国古人对风的特别关注历史悠久,殷商“四方风”卜辞体现了古人对风的季候性变化的超前认识[17]。《内经》主体篇章中的“五气”除了沿用的“寒暑”“燥湿”两对概念外,还重新纳入了风,可能与风的变化特有的时空吻合性以及五行思想的影响日渐势大有关。
“六淫”概念的本质探讨
1. “六淫”的内涵实质
“六淫”概念源于古人对六气的认识,而六气是对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为什么古人最终选择“风、暑、火、湿、燥、寒”六者(或者《内经》主体篇章的“寒、暑、燥、湿、风”五者),而不是其他,这个根本问题以往被忽视。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古人将这6种气候现象与四时节度相对应只是对一年不同季节代表性气候现象的列举,并不是只有春天有风,夏天有热,而是四时皆有。进一步分析,六者的关系也并非平行并列,而是分属 3个不同维度,“寒”与“暑”“火”(热)属于“温度”的变化,“燥”与“湿”属于“湿度”的变化,“风”单独为一个维度,体现的是气运动状态的变化。因此,“六气”其实是一个多维度概念的综合体。
古人为何会选这3个维度?现代科学认为温度的变化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湿度的变化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对地上水的影响,而风的形成与这二者都有关系,是气的运 动变化。3个维度的核心在于温度和湿度,它们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自然气象的各种变化。天上的太阳与地上的水是气化产生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条件,这二者又与现代科学认为的变化产生必需的能量与物质条件相合。这或许就是《内经》使用“水火”隐喻所意指 的实质,也是“天地合气”所表达的真正内涵。因此,“六淫”虽然是对无形天气现象变化规律的总结,但它的内涵实质却是古人对气化产生根本机制——天火地水(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体悟。
2. “六淫”变化节度的来源
“六淫”概念反映的是气候变化节度失常致病的思想,它的前提是对气候现象变化正常节度的认识。常道变化是根本,基于根本的易节失度则是变数。古人之所以重视节度的常变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节度的正常与否会对万物生化产生重要影响,即六气生物、六淫害物,生与害的关键正在于变化节度是否符合常道。那么这种变化节度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对万物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呢?
2.1 变化节度与地域性
关于六气变化节度的认识,它是以时空背景为参照的,其中寒热与燥湿两个维度变化节度基本一致,都随四时消长转化,而风的变化节度虽然兼具温度、湿度的特点,但其随四时出现的方位变化则更具代表性。结合现代天体物理学进一步分析,温度能量的四时盛衰节度源于太阳相对于地球由远及近而又由近及远的往复循环运动,古人称之为“圜道”。这种规律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大体一致,具有普遍性。而湿度的变化节度因受太阳运动、我国特殊的地理形态、水资源分布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呈现出与温度变化基本相一致的盛衰节度,即现代气象学所说的“雨热同期”,这种节度变化因此具有地域的特殊性。而“风”的四时方向性变化体现的是我国特殊的季风气候特点,这种变化节度的形成与上述因素都有关,还受到青藏高原造就的三级阶梯特殊地势影响,因此这一节度变化也具有地域性。综合而言,六气的3个维度的变化节度是日地相对运动及中国自身特殊的水文地理条件共同造就的。这其中虽然包含了对我国气候变化的个性认识[18],但同时也反映了气候变化的共性。
2.2 生害影响与水火既济
关于六气节度常异对万物的生害影响问题,需要结合以上分析来说明。六气内涵所揭示的天水地火不仅是气化产生的基本条件,亦是地球上生命得以产生的基础。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地球上之所以能产生生命是由于它与太阳的适度距离以及它自身的适度大小,使得它能够维持适宜的温度、保持大气层以及确保水 的不同形态转化,为生命产生所需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与传递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六气” 所包含的温度、湿度以及气运动状态的变化恰恰就是对这些必备条件的把握。
六气的变化节度也因此根植于这些条件变化中。因此,因六气而生的万物,自然也就表现出与这种变化节度相应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规律。一旦六气变化节序失常,万物的生化就会受到影响,如春天果树扬花时节天气本应渐暖,忽然一场倒春寒就会使得本应花尽果出的自然孕育停止,即使后来天气转暖可能已回天乏术,这便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言的“逆春气”“奉长者少”。至于六气变化失度的有害影响,则根植于水火关系中。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分析得最为精辟:“天地造化之机,水火而已矣。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交。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交者生之象,不交者死之象也。故太旱物不生,火偏盛也;太涝物亦不生,水偏盛也。煦之以阳光,濡之以雨露,水火和平,物将蕃滋,自然之理也”[19]。水火既济即指温度、湿度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原因正在于生命的产生和维系必须确保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并且保证水的不同形态的转化,这些条件的实现需要水与火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任何一方偏盛都会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从而使得生化过程失常。对人体生化而言,“六淫”之所以能成为致病因素,原因就在于气候变化过度失序对于这种“水火既济”关系的 打破。
小 结
笔者以“气候因素致病”及“过度为害”的思想精神为指引进行溯源,发现古人关于气象灾害的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是“六淫”概念形成的客观源头。通过对“六淫”概念具体名目的演变过程及其内涵维度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古人对气化根本机制的深刻认识。六气节度的常异变化以及对万物的生害影响,其背后蕴含的是古人对日地相对运动规律以及万物生化“水火既济”关系本质的思考。“六淫”概念的形成和演变体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对常异现象及客观规律的独特认知理路和智慧。我们不仅要洞悉和理解这种独特的认识方式,更需要去深入揭示它所蕴含的规律本质。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