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讨论问题时的一个最大的困境,就是各说各话,看起来说的是一件事,实际上是不同的角度。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热衷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太注意别人在说什么,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要那样说?最后的结果,往往难以达成共识。
吴:你这个小师妹呀,犯了一个前提错误,她首先就认为中药是有效的,然后再去看它的科学性。但怎么知道有效的,做没做过药物有效性的评估?如果没有,怎么知道这个药物是有效的?
当然,如果一个中药治病是有效的,肯定包含某种科学性。她说那些东西,通过加热它里面的某种毒物就分解了,然后浸泡什么什么,它的这个有毒的成分又分解了,这没有意义。因为不知道这个药物是不是有效,你说那化学变化,不等于说它就是科学的。科学是针对什么?是针对它有效啊,是针对它的有效性,再谈它的科学性,那个药物有不有效都不知道,这没有意义啊,毫无意义。
烧鱼要加姜来去腥,这个经验来比喻中药的科学性,这个没有道理。鱼加姜变得没有腥味,那确实是一种经验,但这很好判断,很容易判断。而用中药治疗有没有效,是没有那么容易判断的,医生就知道它有效吗?不一定,判断有效的方法非常苛刻,也非常不容易。
中医是不是玄学?不是说里面包含了不同程度的科学,就不能说是玄学。一个学科是不是玄学,是从学科的性质来讲的。学科的本质属性,包含了一些本质的构建。我在讲座里面讲了,是从本质构建综合判断达不到科学的标准,恰恰达到了玄学的标准,这就是你的本质属性啊。不是说里面包没包含一点科学性。所以,科学哲学是研究一个学科的性质,和包没包含一点科学性没关系。
还有,循证医学认为,医学经验在前,循证在后,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是这里面要做一个区分?即你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经验?科学的经验背后,隐藏着一种逻辑和证据的,玄学的证据是和科学的逻辑和证据没有关系的,你的经验如果是玄学的经验,也是没有意义的,用这种经验去做现代科学的循证,其实是浪费人财物。
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所谓经验是说不清的。比如现代科学发现某种经验、某种物质治疗某种病人,结果发现引起某种副作用,这种观察的经验非常清晰,符合逻辑,它是用逻辑界定的、对某种表现的一种认识,与我们中医的什么阴虚,阳亢啊,然后我用什么药啊,你的阴虚阳亢就纠正了啊,这是什么经验?这是没有办法认识的经验,它是一种玄学经验,用这种没有意义的经验,指导我们去做循证的科学研究,那不是耽误功夫吗?从根本上来讲,这个对中医进行的科学性的发掘,在根本上是没有意义的。
聂:学习吴教授的著作,其中所谓玄学,实质上是形象思维的代名词。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的的主要思维形式,它与科学的逻辑思维并不矛盾,二者各有其用,相互补充。纵览科学史,许多科学成果的诞生,与最初的形象思维密不可分,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
吴教授说,玄学思维方式是“反逻辑实证”的,这话不妥。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思辨性,恰恰是科学的母亲,它孕育了科学,或者说科学脱胎于自然哲学。正如古代医学孕育了现代医学,但现代医学是对古代医学的叛逆,关键是实证科学的兴起。
吴教授所说玄学思维,实际上是人类学家的所谓“原始思维”,或者说“野性思维”,即没有经历驯化的思维方式。所谓驯化的过程,即逻辑思维成长的过程,逻辑思维就是遵循一定规则的思维形式。人类的轴心时代,是逻辑思维成长的早期,中世纪大学诞生以后,逻辑学才逐渐丰富完善,为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科学的诞生有赖于数学的加盟,和技术的进步,从而人类的臆想有了科学检验的手段,所谓实证才得以实现。
循证医学诞生,是上世纪末的事情。在它诞生以前,科学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它们是在经验医学基础上走过来的。现代新药开发,是在经验基础上提出问题,产生想法,然后做临床前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再到三期、四期临床研究,循证医学确认疗效是最后一步。
“连蒙带猜”是科学实证以前自然哲学的主要形式,科学实证是自然哲学向前跨进一步的关键环节。因此,现代科学仍然以“假说”(“连蒙带猜”)开始,以科学检验为手段确认“科学理论”。但所谓“科学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仍然会由于新的科学事实的出现,发生颠覆性改变。也就是说,科学理论也是在否定之否定中继续前进,逐渐逼近真相的。
因此,我们不应该停留于人类早期的许多幼稚的、迷信的、虚妄的观念和认识,与时俱进才对得起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吴味:玄学思维和形象思维应该有区别。鬼神思维是玄学思维,但严格说不是形象思维。说玄学反逻辑,是说玄学思维与逻辑无关,它不是依据逻辑。
聂广:玄学在前,逻辑在后,它如何反?如果我们说,古代医学是反现代医学的,可以吗?
吴味:说反,是说现在还用玄学思维,就是反逻辑的思维了。因为现在有更高级的逻辑思维,还用原始玄学思维,就有反逻辑思维的意思了。
聂广:古代医学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这完全成立。
吴味:在现在语境中看今天的中医玄学,它那一套玄学概念决定了它无法进行逻辑思维,这才是关键。
聂广:那一套玄学概念,由于违背了逻辑规则,完全无法实证,因此必须淘汰。
吴味:是的。这决定了中医整体上必须淘汰,只剩很少的局部可能性。
聂广:当代中国人,如果仍然要坚持应用古人的话语体系,应用非科学语言来说明治病救人的道理,当然无法得到世界的认同,也不会发扬光大。
吴味:确实如此。
聂广:另一方面,中国古人所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是完全可以用现代科学讲明白、说清楚的。古代医学的光明出路,就是融入现代医学的大海。
小师妹的发言,完全没有采用中医的话语体系,只讲经验事实,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进行科学检验,如果经得起检验,是可以融入现代医学的。
吴味:如果是有意无意真正基于逻辑的经验事实,那是可以进行现代科学检验的。但不是基于逻辑的所谓经验事实——中医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所谓的经验事实,则没有任何进行科学检验的意义。
聂广:经验事实仅凭观察就可以获得,而理论解释则完全不同。古代的“连蒙带猜”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现代对于因果关系的确认,设有很高的门坎。中医绝大多数概念(不是经验事实),没有办法接受科学检验,因为它们都不具备科学概念的可测量、可计算、可验证的特性。
为什么你总在说中医是玄学?例如“湿热”,无法用“湿度”“温度”进行测量和计算,也没有对应的病原学实体,无法确认病理解剖学结构和病理生理学依据。虽然我们主观地将其对应了一组相应的临床表象,但相应临床表象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因果关系在哪里,并没有揭示。
吴味:就是中医概念没有客观界定性。
聂广:现代医学对古代医学的背叛,不是背叛它的经验事实,而是说明经验事实的思维方式,研究经验事实的工作程序。同时,它们也有传承关系,传承的什么呢?就是古代医学的治病救人的经验,然后一点点地验证发扬,又一点点地优胜劣汰。现代医学以解剖学为起点?才走上了一条以事实为依据,深究因果关系的实验医学道路,一条以测量、计算为手段的描述生理学、病理学的认知方式,一条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科学探索、科学发现(微生物病原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之路。正是如此,才逐渐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基础医学体系。这个体系是临床医学改头换面、实现话语体系转换的基础和依据,是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水乳交融、并驾齐驱的前沿。
现代医学(尤其是基础医学)在创建过程中,逐渐淘汰古代医学的许多虚幻性概念,顾左右而言他、天马行空的学说,形成了科学实证的研究风格和话语体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