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林磊,图娅. 《黄帝内经》经脉名称剖析. 针灸临床杂志,2005(10):1-2
经脉的名称发展到《灵枢·经脉》已经相对固定,从而确定了此后经脉名称的固定格式:脏腑、手足、阴阳三大块。此时的经脉名称从形式上便已体现了《内经》时代经脉理论与藏象学说的融合;体现了经脉循行路径认识的发展;并进一步体现了阴阳理论在经脉理论中的地位。后世公认的经脉名称正是本于《灵枢·经脉》,并且进一步发展到简化的地步:言及十二正经时常只称脏腑名再缀以“经”字,如肺经、大肠经。如今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肺经”与“肺-手-太阴-之脉”的含义没有什么两样。然而统观《黄帝内经》全书,对经脉名称表述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如何呢?是否容许这样的简化?
1 《内经》中多数只用“手足、阴阳”两部分称呼经脉
考察《内经》中提到经脉之处,极少用简化名称如“胃脉”等字样,大概不超过五处,例如《灵枢·本输》“足阳明,胃脉也”,《灵枢·经脉》“厥阴者,肝脉也”,《素问·太阴阳明论》“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余凡提到“某脏/腑脉”之处皆指诊脉而言。整部《内经》中象《灵枢·经脉》篇那样经脉名以脏腑开头的情况也是绝无仅有。凡其它篇有提到经脉处,均未把脏腑名用在经脉的称呼上,而多是如《足臂十一脉》中的格式,由手足及阴阳两部分组成。例如:《灵枢·本输》篇论述十一脉井、荥、俞、(原)、经、合时,均为如下格式:“肺出于少商……是手太阴也。”(“手太阴小肠……”一节独异,疑有衍文);同篇论颈项胸腋部的一些脉动处,计有手足三阳经、手二阴经及任督脉,于手足阴阳脉皆只称手足及阴阳两部分,而无脏腑名,且并未出现手厥阴之名,而仍称为手心主脉。
《灵枢·根结》篇讲六经根结时,只用阴阳而不合手足,与《阴阳十一脉》中足经名类似;而下文讲六阳经根溜注入时,则以手足、阴阳名之。
《灵枢·终始》《禁服》论人迎寸口脉比较诊法时,言病在某经脉时,皆仅以手足、阴阳名脉。
《灵枢·动输》:“胃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
就连《灵枢·经脉》篇,在刚刚以脏腑、手足、阴阳命名论述完经脉循行及病候诊治后,讲到五阴气绝时,也只以手足、阴阳二者名脉;再下讲到十五络脉时,十二正经亦只称手足、阴阳、不称脏腑。
《内经》各篇凡提到针灸治疗时,一般均只称手足、阴阳,有些篇章不称手而称臂,有时同一篇手与臂混称(如《灵枢·寒热病》,在此篇中还有“项太阳”之称,但亦是部位加阴阳而已,并无脏腑),有时则如《阴阳十一脉》对足阴/阳脉只称阴/阳脉。
综上,在《内经》全书看来,对经脉只称手足、阴阳,甚至只称阴阳属普遍现象。实则只用这两部分对经脉进行命名,已经完全可以完成对经脉彼此区分、循行部位、阴阳属性(阴阳各分为三)、联系属络(同名经及表里经)的表达了。加上脏腑名后的经脉名,仅仅又画蛇添足的向人们表达了经脉与内脏联系的关系而已,而这种联系的具体情形实有待考察。
2 少数其它称呼
《内经》对经脉的称呼虽有一定多样性,但多未超出上列情况。个别篇章出于一定需要,对经脉称呼出现了一些特殊之处:《灵枢·阴阳系日月》《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及《灵枢·五音五味》对十二正经的称呼,是在手足、阴阳两部分前还有左右一项,如左足之少阳,右手之太阴等。其中《阴阳系日月》以左右足经共十二来对应天干十二月,以左右手经共十来对应地支十日,进而在针灸实际运用中规定刺禁;《阴阳二十五人》及《五音五味》则均是因二十五人的分类需要而把与五藏相对应的阳阴经又细分为左右,再进一步对每条阳经分上下,以应合对二十五人进行个性化治疗,印证“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矣”。细思这三篇中脉名的特点,虽其使对脉的区分达到了更细致的程度,但实是出于定位需要,不能认为脉的命名中当加左右,便如同将上肢命名为“臂”,而具体实践中则分左右,并不能说上肢应命名为“左臂”及“右臂”。
此外,《素问·举痛论》及《刺腰痛论》有不少我们不熟悉的脉名,如解脉、夹脊之脉、居阴之脉、同阴之脉、衡络之脉、会阴之脉、阳维之脉、直阳之脉、飞阳之脉、昌阳之脉、肉里之脉、散脉等。其所指绝不是与十二正经同等的内涵,其命名则均指部位而言[1~2]。
3 两个重要问题
3.1 要认识到十二脉中出现最晚的“手厥阴脉”的名称变化过程及深刻内涵。
在《内经》中绝大部分提及此脉之处皆用“手心主”而不用“手厥阴”(后者在整部《内经》中只见于《灵枢·经脉》《素问·五常政大论》及《素问·刺法论遗篇》),这一点与阴阳概念在经脉命名中的运用极不和谐。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涉及到经脉数目变化的原因,经脉数目由《十一脉灸经》时的十一条发展到《内经》中的十二条,如果这一发展过程是“经脉理论引入‘循环’的概念,则脉之数量也就自然从‘十一’而演进到‘循环之数’十二”[3],即把十二脉归于理论推导产生,那么脉数到达十二之刻,也必然是“手厥阴”称谓开始之时(甚至应该更早),而绝不会是毫不相干的“手心主”占其位而使十二这一“天之大数”运用到经脉理论时,在命名这一表面形式上便产生如此巨大的不谐调。唯一的解释是古人并不十分在乎叫其什么名,也就是说:起初用阴阳命名经脉只是为了进行区分,而并不是为了表达如“天道圜”等哲学思想;这便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十二脉并不是理论建构的产物。
3.2 在考察十二经脉名称的时候,可同时考察与经脉有关的其它概念,包括络脉、经别、经筋及奇经八脉等。
络脉名为何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之类,而不称“肺手太阴之别”等?此权可解释为络脉与脏腑联系不紧密,但经别呢?经别中足三阴之正属腑散之脏,再联系心,手三阳之正则走腑联系脏,手三阴之正均从渊腋左近出而联系脏,不可谓与脏腑联系不紧密,但其名称只作“足太阳之正”之类,根本没有脏腑名。经筋则因基本不入体腔而名正言顺的只称为“手太阴之筋”之类,别无其它可能。若以经脉、络脉、经别、经筋为统一体系中的并列或不同层次的概念,则其命名应存在一定的可比性,也就是说这一系列名称,都应以手足、阴阳两部分构成,只有最后作为概念表征的一字不同,即手太阴之脉、手太阴之别、手太阴之正、手太阴之筋。应该说,早期的经脉名中不含脏腑名及《内经》中残留的一些其它经脉相关部分命名均表明了经脉与脏腑独立发展的情况,并且已经完整表述了经脉的命名意义。至于具体的络脉名与络穴名相同,以及奇经八脉名主要以功能(任、督、冲、带、维、跷)命名等现象,此处暂不讨论。
总之,《内经》中对经脉的命名实际上主要是手足加阴阳式。在此基础上,对经脉的称呼则可分三个层次:只称阴阳(六脉)、加上手足(十二脉)、细分左右(二十四/二十八脉),而这三个层次又均可“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六经为川”“十二月应十二脉”“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到《灵枢·经脉》以后,因为藏象理论的发展和强大,经脉理论与之融合,表现在命名上便是机械的在脉名前加上脏腑名,从而显示了经脉对于脏腑的从属地位。实则就经脉理论本身,这种“改进”并无太大意义。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