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个脉压差较小的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降压药也已经25年之多。一直以来,我虽然知道自己的脉压差小,也没有在意,至于与什么因素相关,有没有调整的余地,更是稀里糊涂。今天,妻转发了一篇关于“等长运动降血压”的文章:近日发表在 BMJ子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等长运动是降低血压的最佳选择,包括平板支撑、靠墙蹲等,等长运动后,血压降低8.24/4 mmHg。认为等长运动训练降低收缩压最有效,而跑步降低舒张压最有效。我开始关注:脉压差减小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什么是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通常情况下,脉压差正常范围为30~50mmHg。如果大于60mmHg,称为脉压差增大;小于20 mmHg称为脉压差减小;临界值为20~30mmHg或50~60mmHg。
那么,舒张压、收缩压又是什么?简单地说,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流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是反映循环状态正常与否的指标之一。而舒张压指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即心脏舒张末期动脉血压处于最低值。根据《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成人正常的舒张压为<85mmHg(11.33kPa)。
临床上,脉压差小可能与生理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或者是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
(1)生理因素:可能与精神紧张或者是激动等因素有关,会导致脉压差出现偏小,属于正常界限,建议做好生活调整。
(2)高血压:主要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会导致血压异常,引起心动过速,出现脉压差变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马来酸氨氯地平片或者是硝苯地平片等药物治疗。
(3)糖尿病:主要是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同时也会引起内脏血管收缩,伴有外周供血不足,引起脉压差变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物进行调理。
(4)心包积液:主要是因心脏疾病或者是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细胞液体分泌过多,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或者是面色苍白等症状,会导致心脏的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引起脉压差减小,严重的心包积液需进行心包穿刺及引流术进行治疗,能够解除局部的压塞症状。
(5)心力衰竭:主要是因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下降,可能会伴有下肢水肿、气促或者是乏力等症状,可能会导致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引起脉压差指标下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β受体阻滞剂、RAS阻滞剂以及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规范服用降压药时,我的收缩压一般为105~115mmHg,舒张压在75~85mmHg之间,脉压差在30mmHg左右,处在脉压差减小的临界值上限。可见,我的脉压差虽然比较小,但仍然在正常范围之内,可能与遗传和生理因素有关,不值得大惊小怪。
最近,我们夫妇尝试爬楼梯的锻炼方式,似乎对《动脉粥样硬化》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有所印证: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中 458860名成人参与者的数据,平均年龄为56岁,经过12.5年的跟踪随访,发现与不爬楼梯的人相比,每天爬5层(一层10步)以上楼梯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降低约20%,而爬楼梯的次数和ASCVD发病风险降低也有明显关联。我们也期待,每天爬楼梯以降低中风、心梗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期望改善我的脉压差较小的高血压病情。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UK Biobank 数据库中的458860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6岁,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参与者的爬楼梯和生活方式信息,包括每天爬楼梯1-5次(1次相当于1层楼梯,约10步)、6-10次、11-15次、16-20次和≥21次,分析了爬楼梯的强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讲,8.7%的参与者不爬楼梯,20%的人每天爬1-5层,36.5%的人每天爬6-10层,18.8%的人每天爬11-15层,8.8%的人每天爬16-20层,7.2%的人每天爬超过20层。
在平均12.5年的随访中,共记录了3904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30718例冠心病(CAD)和10521例缺血性卒中(IS)病例。
对于每天爬楼梯0次、6-10次、16-20次的人,ASCVD的10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8.95%、6.42%、5.64%。
研究发现,爬楼梯的强度与ASCVD风险呈 U 形关系。与不爬楼梯的人相比,每天爬楼梯1-5次、6-10次、11-15次、16-20次和≥21次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降低3%、16%、22%、23%、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