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传染病学史》“第一章”的部分修改内容(4)

已有 1065 次阅读 2023-10-19 12:58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6

(4)寄生虫:寄生虫病是疫病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医学在这里表现出了实证研究的精神[[1]],这是值得庆幸的。关于寄生虫形态的文献描述见表1-4。 

表1-4  中医古籍对寄生虫的形态描述

著作

寄生虫

描述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蛔虫

“蛔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者。”

钩虫

“伏虫,群虫之主也。”“伏虫,长四分。”

《素问》

蛲虫

称蛲虫为“短虫”。“短虫多则梦聚众。”

《诸病源候论》

蛲虫

“蛲虫,犹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也。”

《圣济总录》

血吸虫

姜片虫

称肝吸虫为“弱虫”,肺吸虫为“肉虫”,姜片虫称为“赤虫”,有“肉虫,状如烂杏”,“弱虫,状如瓜瓣”,“赤虫,状如生肉”的记载。

《金匮要略》

绦虫

“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牛肉共猪肉食之,必作寸白虫。”

《诸病源候论》

绦虫

“寸白虫,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白虫相生,子孙转多,其母转大,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

《淮南子》

“牛马之气蒸,不能生虮虱;虮虱之风蒸,不能生牛马。”“汤沐具而虮虱相吊。”

《本草纲目》引

《抱朴子》

“头虱黑,着身而白;身虱白,着头变黑,所渐然也。”“今头虱着身,皆稍变而白;身虱着头,皆渐化而黑。”

《格致镜原》引《山堂肆考》

“蚤,啮人虫也,黑色善跳。俗云蚤生积灰。亦有雌雄,雄小雌大。俗称疙蚤。”

《本草纲目》

“蚊处处有之,冬蛰夏出,昼伏夜飞,细身利喙,咂人肤血,大为人害……产子于水中,为孑孓虫,仍变为蚊也。”

关于寄生虫病的症状与诊断的文献记载有: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六》曰:“诊其脉,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而弦,今反脉洪而大,则是蛔虫也。”中医根据蛔虫病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四种,即虫瘕、蛔厥、蛔积、蛔疳。《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描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太平圣惠方·治小儿蛔疳出虫诸方》曰:“蛔疳者,由小儿多食甜物油腻生冷,在其肠胃不消,因此化成虫也。其候,常爱合面而卧,惟觉气急,颜色萎黄,肌体羸瘦,啼哭声高,又似心痛,或即频频动静,或即发歇无时。”《证治准绳》把有脘腹嘈杂、吐涎、脐周阵痛、吐蛔便蛔、形瘦腹胀、烦躁易怒、夜惊磨牙等临床表现之证,称为蛔积。古籍记载的蛔疳与蛔积,把小儿重症蛔虫感染的病因、病机、证候论述得简明、生动、形象。

蛲虫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经》。《外台秘要》观察到,蛲虫多是小儿患之,大人亦有,并记载了6首治疗处方。《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说:“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道出了蛲虫引起肛门瘙痒的典型临床症状。


[[1]] 李文.中医古医籍中关于人体寄生虫的记载浅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75-77+80.

17

(3)吴清荣的观点:因明学是在古印度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作者发现,因明学之认识论,与中医四诊相似;因明学之摄类学,与搜集症状之后的证候类比归纳相似;因明学之因类学,与辨证论治之类比、集合、演绎、归纳等推理逻辑方法相似;因明学之过失论,揭示诊治过程中各种形式及环节的缺失。

作者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操作过程,就是一种“司外揣内”的验证过程,尤以外在表征、症状作为辨证依据。此种审证求因方式,与因明学的以果溯因方式,途径完全相同。研究表明,证候信息数据愈多,证据愈充分,推理结果就愈趋近于事实。通过论式法则进行推演,通过类比、筛选、排除、归纳,以推测内部黑箱的病理本质变化,结合每一个证候症状的相应病因病机演绎,可以得出整体的病因病机、病证与治方。

18

(1)概念不清与名实不符问题:概念是理论研究的逻辑出发点,也是形式逻辑的起点。尽管多数研究者认为张仲景已经构建了《伤寒论》必要的概念体系,但是他显然并未全面掌握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也不可能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特别确切的理解。比如《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这里的“柴胡证”“柴胡汤病证”“但见一证”,这三个“证”的意思显然不是一样的,且“柴胡证”也不等于“少阳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缺乏形式逻辑的定义规则,造成名词术语的泛滥和模糊。在科学著作中,概念应该具备确切的含义,不能“亦此亦彼”,模棱两可,而是需要在确切定义的前提下,理清基本概念与延伸概念的逻辑关系。《伤寒论》的类似问题非常普遍,因而离当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科学著作的写作,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19

(1)概念不清与名实不符问题:概念是理论研究的逻辑出发点,也是形式逻辑的起点。尽管多数研究者认为张仲景已经构建了《伤寒论》必要的概念体系,但是他显然并未全面掌握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也不可能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特别确切的理解。比如《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这里的“柴胡证”“柴胡汤病证”“但见一证”,这三个“证”的意思显然不是一样的,且“柴胡证”也不等于“少阳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缺乏形式逻辑的定义规则,造成名词术语的泛滥和模糊。在科学著作中,概念应该具备确切的含义,不能“亦此亦彼”,模棱两可,而是需要在确切定义的前提下,理清基本概念与延伸概念的逻辑关系。《伤寒论》的类似问题非常普遍,因而离当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科学著作的写作,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0

(1)把握临床特征存在欠缺:对于外感病临床特征的把握,古代医家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缺陷:①古代医家从业方式的局限性。由于临床医学的个体开业形式,一个医生要通治百病,因而难以对某一种疾病进行集中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②临床资料搜集整理方法的局限性。由于没有数理统计和临床流行病学的介入,古代医家仅从个案诊疗中的难以获得客观而全面的整体认识;③理论移植的客观化局限性。临床医学模型来自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念,缺乏扎实的系统的临床观察信息,如《素问·热论》对于六经辨证的分期模型,仅以“日数”来划分疾病阶段,必然不切临床实际,即使得到《伤寒论》的充实和弥补,后来医生也不得不忙碌于应付诊疗过程中的各种“变证”。

21

然而,自《伤寒论》之后,后世方如潮涌现,人们更加重视对方剂及其适应证的研究,如《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等,其内容主要是讲方证。

伤寒论》的方证,包括单方方证和复方方证,是由《神农本草经》的单方方证及《汤液经法》的单复方方证发展而来。《汤液经法》一书已佚,其外感天行方幸为敦煌医卷《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保存。陶弘景于书中明确指出,“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可见,魏晋六朝所谓“外感”,均是指具有传染性、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瘟疫,而非一般的受寒感冒。陶弘景还说:“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之义耳”。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记述看,上古治外感天行方分为两类:小阳旦汤(即桂枝汤)、小阴旦汤(即黄芩汤加生姜)、大阴旦汤(即小柴胡汤加芍药)、小青龙汤(即麻黄汤)、大青龙汤(即小青龙汤)、小玄武汤(即真武汤)、大玄武汤(即真武汤与理中丸合方)等方,皆云“治天行病发热”“治天行病表不解”“治天行病肾气不足”等;小白虎汤(即白虎汤)、大白虎汤(即竹叶石膏汤易人参为半夏)、小朱鸟汤(即黄连阿胶汤)、大朱鸟汤(即黄连阿胶汤加人参、干姜)等方,则皆云“治天行热病”。

22

2. 温病辨证体系与重症感染的关系

(1)卫气营血辨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学者[[1]]观察发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无论在临床表现、病情发展上,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与温病有相似之处,符合“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经典温病理论。关于SIRS,有一个“双重打击学说”,认为最早的创伤、感染、休克等致伤因素,可被视为第一次打击。在该次打击中,炎症反应的程度是有限的,患者表现为发热、呼吸心率增快、尿少等,与中医所讲的外感病中的气分证相似,“壮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口渴饮冷,小便短赤,脉洪大”,但脏器的功能没有受到影响。由于受到炎症因子的影响,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蠕动减缓及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出现肠道细菌移位征,相当于阳明腑实证。

此后,如果病情平稳,则炎症反应逐渐消退,器官损伤得以修复,否则出现第二次打击。第二次打击具有放大效应,形成“瀑布反应”(联级反应),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包括脏器衰竭或急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与DIC)。前者相当于邪气在气分而解,后者相当于邪气自气分陷于营血(图1-25)。这表明古人的理论,是以临床观察为基础的,只不过稍欠严谨而已。


图1-25  SIRS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2)三焦辨证与脓毒症:有人[[2]]观察了三焦辨证与脓毒症的关系,按照三焦辨证论治脓毒症有一定效果。病在上焦时,可用辛凉重剂白虎汤清太阴肺经气分之热,清营汤清上焦营分之热,还可用丹参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药物清热解毒,亦可加用“凉开三宝”以开窍醒神。病在中焦时,患者多因排便不畅或用力排便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气胸、缺氧、血压增高等病症,使病情急剧变化,临床常用白虎汤、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等清肺胃之热,小陷胸汤清阳明之热,承气汤类通腑降浊,同时还要顾护脾胃阴津,选用竹叶石膏汤、益胃汤、增液汤、生脉散、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病入下焦时,病人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四肢厥逆、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危重情况。如果经治疗后逐渐恢复,则多表现为正虚邪恋,气阴两伤,或肺脾或肝肾不足,夹湿夹瘀,出现低热无汗、气短、乏力、贫血、低蛋白血症、脱发等症状。相对来说,轻证患者以脾气虚弱、湿困瘀阻为主,重症患者以气阴两伤、肺肾不足、痰瘀交阻为主。在后期治疗中,因正虚邪恋、正虚邪去占主导地位,故主要以益气扶正为主,多用四君子汤、复脉汤、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治疗。

(3)三焦辨证与感染性MODS:有人[[3]]认为,上焦病变可见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是为并发急性心衰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当宣上通下、泻肺利气、养阴益气固脱,兼清气分之热或清热凉血。中焦病变见皮肤黏膜出现瘀斑瘀点,甚或吐血衄血,属于DIC的病理演变。下焦病变特点为邪少虚多,临床上阴伤的程度有轻重的不同,邪热羁留有多寡之分,所以用药也应根据证候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上说明,虽然中西医理论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其理论基础均来自临床实际。拨开理论表面的层层迷雾,丢弃臆测学说的干扰成分,完全可以找到中西医对译和融合的有效道路。


[[1]] 杨广,张敏州,郭力恒,等.从卫气营血辨证看全身炎症综合征[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92-393.

[[2]] 张俭,龚虹,孔祥照.从三焦辨证探讨脓毒症传变规律及其治疗[J].新中医,2013,45(8):211-213.

[[3]] 任毅,王磊.从《温病条辨》三焦辨证论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防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5-26.

23

综上所述,虽然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经历了数百年的临床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理论局限性。因为人类已经知道,我们过去认识的“温病”或“伤寒”,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诊断有它明显的特点,包括病原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发病类型、演变过程和病情轻重,可以用分型、分期和分级来表示。这些来自现代传染病学的理念,需要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融合中显现,也是走出“寒温之争”泥泞的出路。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疗过程中,我们不仅为“寒湿疫”还是“温疫”争论不休,还要在形形色色的病因学说里莫衷一是,在五花八门的治法、方药里众说纷纭,各自为政,甚至难以在临床实践的程序里获得判决性检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6494.html

上一篇:《传染病学史》“第一章”的部分修改内容(3)
下一篇: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PI简介(1)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