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侯灿: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概述

已有 1274 次阅读 2023-8-20 10:17 |个人分类:比较医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细胞病理学奠基人Virchow(1821~1902)有句名言:“疾病是变异条件下的生命(disease is life under altered condition)。”生命包含有形态(form)和功能,因此以研究疾病本质为己任的病理学可借助形态或功能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个分支,两者的任务均为阐明疾病的本质。但Virchow 认为,“最终目标应是将两者整合成一门科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真正的科学(the true science of medicine) 。”而我国现有学科体系中分别设置的是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前者着重从形态学,后者着重从功能与代谢角度研究疾病的本质。西医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前身是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由于病理学中机能研究新方向的开拓及有关科研资料的大量积累,病理生理学首先在19世纪的欧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普通病理学,实际上它是研究工作从生理学走向临床或临床走向生理学基本理论,而产生的一个新学科。1983年,美国出版的 Oroer 编著的病理生理学教科书认为,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应该是:研究疾病在生命有机体中发生的机制,机体对疾病过程反应的机制,以及各机制对正常机能活动的影响;寻找疾病症状体征与疾病过程各层次(分子、细胞、组织等等)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联系,包括临床所见症状体征与实验室研究 材料的联系。根据以上任务和内容,Oroer 病理生理学相对地说是一门新科学,该书是国外试图全面运用系统论观点方法阐述病理生理学问题的教科书。同年美国出版的 Miller 主编的病理生理学强调的原理以及症状体征的内在本质,让基础科学与临床科学密切联系以加强读者对疾病的理解。1985年,美国 Sodeman主编的教科书将病理生理学等同于疾病的机制学。同年美国内科教授 Smith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由众多内科教授合编,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合理解释临床疾病状态。1990年,美国 McCance 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结合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阐述疾 病过程的共同规律。1995年,美国还有 Copsted 编著的展望病理生理学发展的专著(perspectives on pathophysiology)。1998年,美国出版了 Hansen 主编和 Porth 主编的两部病理生理学专著(后一专著为第五版)。

由上可见,西医病理生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医现代病理生理学教学按原苏联体系包括下列三大部分:1)疾病概论,包括疾病概念(关于疾病的本质或根本规律),病因学总论、发病学总论、机体反应性(包括遗传与免疫)和疾病防治原则。这部分着重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为正确理解和掌握具体疾病的具体特殊规律提供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2)典型(基本)病理过程,包括物质代谢障碍、水肿和失水、饥饿、缺氧、发热、变态反应、休克、炎症和肿瘤。这部分着重阐述某些疾病所共有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病理过程的规律。近年发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不少疾病均可见到的一种病理过程,因此也可看作是一种典型病理过程(临床看作是一种出血综合征)。3)器官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各器官系统的病理生理学。这部分着重阐述各器官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学规律。

中医的病机学是从中医理论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学科。它以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学说为指导,以藏象经络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实践观察为依据,研究病证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机制和规律,阐述该变化与临床实践的关系,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它实质上就是中医的病理生理学。由于中、西医的病理生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研究人体及其疾病的视角和方法论不同(中医着重整体功能性外部描述,认识和防止疾病,采用朴素系统论方法;西医着重局部功能结构的内部描述认识和防治疾病,采用还原论方法),产生的差异可以优势互补。两门学科都以人及其疾病为认识和改造对象,从而存在着沟通和相结合的可能性。

资料来源:吴伟康、徐志伟.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9678.html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简介
下一篇:[转载]侯灿:疾病概念的历史演变
收藏 IP: 117.6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