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陈宇谨. 唐容川医学思想与诊疗特点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博士论文
1 生平概要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三邑人。“先世居江西泰和,明纪迁湖南武冈,清初溯江入蜀,分支居金堂、广汉、彭县。”唐氏曾祖一代以耕田为生,逐渐富裕,但是到了祖父家境逐渐贫穷,唐容川幼年时,母亲替人刺绣,供唐容川上学。清代咸丰年间,为了避开战争之祸,唐家举家迁于四川广汉。唐容川自幼跟从李本生习文,战争平定后又跟随四川新都县王利堂学习理学。1864年考中秀才年入学,时年十二岁,此时学习准备举子业。但因其父身体多病,遂开始留心于医学。唐氏于1885年考中举人,1889年考取进士,时年三十八岁,官职授予礼部主事。就其为举子业看来,唐氏早年并非以医为业。
1868年,唐氏为调治其父唐瑞麟赢弱多病的身体,开始涉猎医学书籍。1873年,其父唐瑞麟突然吐血,继复转为下血,经查阅各医书,施治无效,招请名医,亦无良策。其父血证病情反复发作六年而卒。
唐容川因父亲患病之苦,下定决心精研岐黄之学,开始积极寻找学习医学的途径,尤其是血证治疗的门径。唐氏曾言“时,里中人甚诩乡先辈杨西山先生所著《失血大法》,得血证不传之秘,门下抄存,私为鸿宝。吾以先君病,故多方购求,仅得一览。而其书议论方药究亦未能精详,以之治病,卒鲜成效。乃废然自返,寝馈于《内经》、仲景之书,触类旁通,豁然心有所得,而悟其言外之旨,用治血证,十愈七八。”
唐容川通过自学掌握了一些基本医术,虽未能挽回其父危重病情,但1879年其妻患血证时,他已经能自行治愈其妻。唐氏在习举子业的同时,也发出“大丈夫不能立功名于天下,苟有一材一艺,稍足补救于当时,而又吝不忍传,陋哉”之语,表达了寄希望于医学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心愿望。自癸酉至甲申(1873-1884年)凡十一年,唐氏总结了治疗其父亲与妻子的病症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撰写《血证论》,于1884年完稿。此书一出,唐氏随即名闻三蜀,曾居家筑室授徒,有徒弟数十人从其学。
2 生卒年代探究
唐氏生于晚清,然关于其生卒年代,学者的观点多有歧义。现代学者陈先赋在考证唐氏的生卒年代时,将这些说法略分为四类:其一,只指出其大体生活年代;其二,认定其生卒年为1872-1918年;其三,认定其生卒年为1851-1908年其四,认定其生卒年为1851-1918年。陈氏分析认为,第一种是根据唐氏若干著述成书时间和序跋中有关记载粗略推测,难以为据;第二、三、四种说法,缺乏相应的凭证。
除了上述四种说法,还有学者认为唐容川生卒年为1846-1897年。如,唐宗海学术研究会整理的《六经方证中西通解·序》,严世芸主编的《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整理《唐容川医学全书》王咪咪、李林等。包括陈先赋在《唐宗海生卒新考》中,根据新的依据,也认为唐氏生卒年应为1851-1897年。
关于唐容川生卒年之记载,除陈氏所言之第一种系明显之推测概括语外,其余说法皆有明确时间段,只是这些说法都是辞典或医学史书籍所记载,对唐氏之生卒年仅作叙述而不究考证。就现代学者推算的唐氏出生与去世时间而言,各结论之间存在近二十年的差距。学者关于此问题亦相互论辩,如陈先赋即以笔名“辛夫”发表《唐容川生年置疑》一文,文中根据唐容川《血证论》自序,就第二种说法(1872-1918)的生年提出质疑。《血证论·自序》云“先君子体赢善病,故海早岁即习方书,有恙辄调治之。癸酉六月,骤得吐血,继复转为下血。查照各书,施治罔效;延请名宿,仍无确见”。陈氏据此认为唐容川早在“癸酉”1873年之前,就己知医并经常为父亲治病。陈氏推断唐氏若生于1972年,则《血证论·自序》中所云“癸酉六月”之时,唐氏年仅岁,以此年龄查照医书,为父亲治病,于理实似有不通之处,可以直接排除第二种说法,即以为唐氏生卒为1872-1918年间者。
陈先赋在《唐宗海生卒著述考》一文中,考证了刘光第《送唐容川大令宗海之任来宾》一诗,从中可以断定唐容川确实是在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公元1896年任来宾知县,故身为同乡好友的刘光第有诗赠之。陈先赋还发现唐容川之子唐镜民所撰写关于唐容川奉母回乡的两篇佚文,一是《老世兄罗列笙遗稿序》一文,一是《唐容川先生传》。在《老世兄罗列笙遗稿序》一文中,唐镜民言道:“丙申先祖母卒于鄂,扶枢归来,先父亦染病,旋殒”。可知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唐氏于赴来宾县令任前,意欲先奉母归乡,惟其母不幸卒于鄂,唐亦染病而死。然而,该文并无明确的说明,唐容川扶母柩归川而“旋殒”,是在丙申年抑或是次年丁酉年。而唐镜民所撰《唐容川先生传》中云“光绪二十三年丁忧,扶母枢回四川,途经梁山、大竹等地染病,到乡已不能言,仅十日而卒,年方五十一。”由《唐容川先生传》一文可知,唐容川于光绪二十三年丁忧扶母柩回乡,并于途中染疾,十日而卒。陈氏即据传闻所言唐容川卒时“年方五十一”回推,得唐容川之生年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据陈氏所得之卒年资料,可知言唐容川卒于1908、1918年者皆误。然而,唐容川之生年是否即如陈氏据传闻的“方五十一”,溯推而得之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有存疑之处。可惜的是,陈先赋缺少《清代官员履历全集》等文献的佐证,而将关注点集中于考证唐氏在光绪二十三年是否51岁的问题上。因而考证出生年的结论也就出现了偏差。
而根据吕文智与皮国立的考证发现两个有关唐容川生年的重要文献。第一为顾廷龙所编之《清代朱卷集成》,第二为《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根据《清代朱卷集成》,可知唐容川系“咸丰辛亥年十月二十九日吉时生”。其次,唐氏于选得知县之前,吏部曾上呈諮文给光绪皇帝在唐氏选得来宾知县后,吏部亦将选得职缺之人,上呈光绪皇帝御览。其文云:“唐容川,四川成都府彭县进士,年四十五岁,由礼部主事改归进士知县,原班铨选,因劳绩出力保奏,请以本班双单月尽先选用。”此文系唐容川敬缮履历上呈光绪皇帝御览,比较吏部与唐氏之文可知,光绪二十二年唐氏系四十五岁,且于该年三月掣签选得广西来宾县知县,后奉母赴沪,溯江而上,抵鄂而母不幸病卒,唐氏于光绪二十三年,扶母柩归川,途中染病,延十日而卒。故唐氏于光绪二十三年,应当为四十六岁。若据此年回推,则唐氏生年适即咸丰元年(公元1851),与朱卷所写之履历相同,卒年当为1897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