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范老师的博文“弘扬中医12:为什么是五行,不是四行、六行或七行”,似乎“四行”不可能作为框架模型来构建医学理论体系。但历史事实是,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9)恰恰以“四体液说”(相当于“四行说”)构建了古希腊的医学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四体液说”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它创立于2500年前的希腊,经希波克拉底和盖仑(Galen,130-201)发扬光大,主导西方医学理论约2000年,直到十七世纪才开始式微,甚至到十九世纪,仍有部分保守的医学教授舍不得放弃。
在古希腊,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哲人兼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元素,万物因四元素组合而生成,因其分离而消失。这被称之为“四元素说”或“四根说”(即“四行说”)。他观察到,空气、水、火、土并不能互相转换,自然物质是由这四种元素,配以热、干、湿、冷等四种性质所组成的。进一步,他将其推论到医学,认为人体也有相关的四种体液与这四元素和四性质互相配合。图2是“四体液说”的雏形,虽然没有“五行”的生、克、乘、侮,却天才地利用了热、干、湿、冷等直感的“四性”(中医学也有寒、热、湿、燥的表述)。可见,轴心时代的先贤各有各的门道,他们都根据直觉创造了自己的不同文化(自然哲学)。
起初希腊医学认为人有三种体液:血液、胆汁和黏液。但为了和四元素说配合,就只好将胆汁分为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和中医为了把四季和五行凑合,勉强自夏季分出仲夏出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种四分法非全凭空杜撰,也是有点经验依据的,例如:水有冷湿的特性,土则有干冷的特性;外伤会流血,呕吐会吐黄胆汁,消化道出血会解黑便(也许就是黑胆汁),感冒就会流黏黏的鼻水(表1)。虽然这种联想非常牵强,但总比神灵医学更有道理,何况正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古希腊医学的理论大厦,统治西方医学近2000多年。
图2 “四体液说”在古希腊医学理论体系在的框架作用
表1 四体液说的临床应用
体液 | 来源 | 特性 | 季节 | 疾病 | 治疗 | 气质 |
粘液 | 脑 | 冷 | 冬 | 感冒、肺炎、头疼、胸膜炎、卒中、尿急痛 | 热水浴、温粥、利尿剂、催吐药 | 粘液质 |
血液 | 心 | 热 | 春 | 心绞痛、痢疾、风湿热、癫痫、麻风 | 放血术、冷却剂、灌肠药 | 多血质 |
黑胆汁 | 脾胃 | 湿 | 秋 | 水肿、肝炎、伤寒、疟疾、溃疡 | 驴奶、热水浴、烧灼剂、催吐剂 | 忧郁质 |
黄胆汁 | 肝 | 干 | 夏 | 霍乱、黄疸、口腔溃疡、胃病 | 放血、灌肠、冷却剂、止痛剂 | 胆汁质 |
可见,并非“四行”不能构建医学的理论体系,关于这一点,有人对东西方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石进行了比较[朱明.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1-5],认为二者的宏观整体论的框架十分相似,但机体平衡观有所不同(一是注重体液的太过和不及与四原性的合理配属,一是强调阴阳的燮理调和与五行的生克制化)。而且,其治疗的辩证观亦有类似之处。
总之,“四体液说”强调四种体液与四性的合理配属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反之则导致人体平衡失调,产生疾病。而且与中医五行学说相似,由一行的太过与不及可导致机体的偏亢偏衰。如《希氏文集·论古代医学》说:“某种物质的缺乏是有害的,过多亦然”。按四行体液学说,春季当为血液主令(见表1),若血液过盛,易造成血实证,多出现鼻衄、齿衄等症;黄胆汁为夏季主令,黄胆汁(亦称人体的苦味要素)过多而溢出时,就会伴有恶心、烧心和虚弱,严重的胆汁病变可出现黄疸;水合于北方,应于脑,盖仑认为中风病属于寒病,病位在脑,多发于冬季,粘液质人(即忧郁型人)为易发人群。
此后,两种医学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众所周知,文艺复兴后的解剖学革命开创了现代医学的先机。第一,它使医师由书本理论的空谈与钻研,转向实际人体的实验与观察。第二,它瓦解了传统的权威,医生开始亲自动手去找寻答案和证据,而非轻信书本或权威的解释。这样一来,作为古希腊医学基石的“四体液说”很快受到了挑战,最终在医学革命的浪潮中遭到了现代医学的抛弃,经历过“浴火重生”或“脱胎换骨”的现代医学,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回顾“四体液说”退出医学理论体系的历程,两个重大发现取得了关键作用。
一是由正常人体解剖到病理解剖学的诞生。人们可以看得到机体的结构病变,而非体液说所看不到的异常功能。做出这一贡献的科学家,是病理解剖学的创始人莫干尼(G. B. Morgani,1682-1771),他将700个病理解剖的心得写成《疾病的位置与原因》,不再如以前的教科书,只以全身体液失调来讨论疾病,而是以局部器官的病理变化,与病人临床症状相比对,为病变的原因和位置找到了生物学基础。
二是显微镜的发明,人们看到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以及小生命(微生物)的世界。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 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在此基础上,被誉为“病理学之父”的魏尔肖(R.L.K. Virchow,1821-1902),于1858年出版了重要著作《细胞病理学》。证实细胞不仅是正常生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病变的基本单位。至此,流传了两千年的“四体液说”终于落下帷幕。
没有经历过医学革命的中医学,走的则是另一条道路:以五行学说为框架的中医学理论传承至今,人们一直躺在轴心医学的怀抱里,吸允着经典和权威的奶汁充饥(以考校为主的经学传统,把理论研究的对象停留在书本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