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国水稻的科学接力(1)

已有 2047 次阅读 2022-11-22 17:47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考古发掘证明,稻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当在万年以上。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使中国成为世界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稻作栽培科学与技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点:

一是分布区域广、生态和生产条件差别大。由于人多地少,迫使人民开发一切可以种稻的土地,使得中国稻作的分布区域十分广大,由最南端的海南岛三亚热带地区至寒冷的黑龙江漠河世界种稻北限,由东部沿海平原洼地到云贵高原海拔2700m的高寒地区(世界最高植稻线)。因此,中国的稻农既要和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沿海台风、山区旱害、低地洪涝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又要在盐碱地、盐酸地、丘陵山区的侧渗田、冷浸田、洼地不透气的青泥土田、砂礓结核田以及保水保肥性极差的高沙土田等地上争高产。

二是复种指数高,季节矛盾大,栽培的衔接要求高。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年产量,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多熟制。为使各季作物都能高产,在前后季作物的品种选择、播栽期的精确计算,密、肥技术的配合衔接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三是品种布局和栽培制度复杂,不可能形成大范围的、单一的水稻品种带。由于中国丘陵山区所占的比例较大,同一地区不同高度和水源条件的农田常种植水旱不同的作物,因此不可能形成具有区域规模的单一作物带。同为水稻在不同地区间的生育特点和栽培特点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种植季节的差异也较显著,因此在栽培技术中强调因地制宜。

四是主攻单产同时兼顾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由于人地矛盾突出,我们必须把提高单产放在首位,同时兼顾优质和高效,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竞争力。

鉴此,本文以水稻学家的传承和创新为线索(以科学家年龄为序编写),简单回顾我国近代以来解决粮食问题的艰难历程。

丁颖:中国稻作学之父

1.png

丁颖(1888-1964),字君颖,号竹铭,广东高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农业高等教育先驱。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888年11月25日,丁颖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县(原茂名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丁林泰深知没文化的苦处,坚持举债也要供孩子上学。

1910年,丁颖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于1912年9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4年6月,曾一度回国,后又于9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1919年,丁颖即将从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毕业时,适逢国内“五四”运动爆发,东京留学生上街游行,遭日本军警血腥镇压。丁颖气愤之余,决定辍学回国。

1921年,他再度赴日,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农学科第一部攻读农艺,1924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回国。随即,丁颖被广东大学农业科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聘为教授。

为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结束吃“洋米”的历史,丁颖积极开展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的研究,对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做了大量调查,写下《改良广东省稻作计划书》和《救荒方法计划书》等文章,还建议政府每年拨出1%的“洋米进口税”作为稻作科研经费。

当时,丁颖就意识到培育良种才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增产办法。1927年,丁颖拿出部分工资积蓄来补充匮乏的科研经费,与同事、学生们一起走出校园,在广东省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试验基地——南路稻作育种场。

丁颖与同伴们陆续建立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沙田(东莞)、东江、韩江、北江等共6个稻作试验分场,全面展开了水稻纯系育种与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

2.png

1930年创建中山大学农学院石牌稻作育种试验场时合影(丁颖前排左三)

自1924年起,丁颖便积极从事稻作研究,共育成水稻品种110个。其中,开展水稻系统育种,先后育成优良水稻品种84个,采用杂交技术育成常规水稻新品种26个。他是我国第一个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育成新品种的稻作学家,为我国丰富的稻作遗传资源利用开创了新途径。

那时候,广东大学农业科学院位于现在广州市农林路一带。1926年,丁颖在学校附近犀牛路尾的沼泽地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水稻,他将这株野稻种子命名为“犀牛尾”。经过8年反复筛选,育成“中山一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水稻新品种。

1936年,他又从华南水稻栽种品种“旱银占”和印度野生稻种人工杂交的后代中,选育出每穗能多达千多粒的水稻杂交种,俗称“千粒穗”。这一发现震惊中外,对发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研究大有启迪。

3.png

千粒穗

后来,他不断尝试更适合国民的新稻种,用系统育成品种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又在早熟、矮秆和比较大穗的品种间进行杂交育种,40多年持续不断。

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后辈水稻育种人致力于“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研究,已发展出至少8辈95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2369万亩以上。

1961年,他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教材专著。

20世纪60年代初,丁颖主持了“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这也是我国一项少见的科研大协作。他前后共组织了国内12个科研单位协同8个省区设8个试验点和两个附点参与研究。

1963年,在丁颖的建议下,中国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和华南农学院联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集合各方力量进行稻作生态研究。

日本农史学家渡部武教授1989年在主编《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时,首次称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该书收录了丁颖1957年发表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

丁颖一生留下了40多种有关水稻的论著,包括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不同地域水稻种植的研究。丁颖也曾被周总理赞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1964年丁颖去世,也就是在前一年,即1963年美国成功实现了可批量育种的第一代杂交水稻技术,虽然它在产量上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却对后来研究杂交水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png

1957年,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中)访问前苏联

5.png

1963年丁颖(右)大水稻生态室大网室指导水稻长光试验(左为吴灼年)

6.png

华南农业大学第一教学大楼门前的丁颖雕像

7.png

谢鸡镇的丁颖纪念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64850.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225):公园即景
下一篇:中国水稻的科学接力(2)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