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医学中“火”概念的歧义性

已有 1806 次阅读 2022-5-29 09:20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人说,火的发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起点,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中医理论中“火”就是是以生产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常识为原型,经过取象类比,逐渐抽象出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正因为如此,“火”的概念出现了明显的歧义性。

1. 生产生活常识中的“火”

火的发现和利用加速了人类进化和文明的进程。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人们发现火是须臾不能缺无的基本元素,故《尚书正义》称,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

人类早期对火的观察十分细致,认识到火具有温热、色赤、烧灼等要素,具有明亮、升腾向上等特性,这是中医理论“火”概念抽象的原型和思维背景。

2. 五行中的“火”

古代哲学家在进行五行理论构建时,运用取象类比思维逐渐形成了五行学说,并以此来解释宇宙万物特性及其广泛联系。《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所谓“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焚烧、明亮、上升等特性及作用,哲学家以此进行类比,将凡具有上述特性及作用的事物之属性皆概括为“火”,此时的“火”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在这一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五行理论将方位中的南方、季节中的夏季、气候中的暑热、颜色中的赤色、滋味中的苦味等事物的五行属性皆概为“火”。人体的心、小肠、脉、舌、汗、喜、笑等五行属性亦用“火”概括。中医理论在“火曰炎上”的哲学内涵指导下,构建了以“火”为“纽带”的人体心系统与自然界相关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生态“链”。

于是,这一五行中的“火”是中医学研究“心”的生理、病理的基础,也是指导临床对心系疾病的定位诊断、病势判断、处方用药乃至取穴刺灸的依据。

3. 六气中的“火”

同时,古代哲学家也有“火,即是气”(《素问集注·卷二》)的说法,故也称“火气”。

“六气”是中医学对自然界三类六种气候的抽象概括,即有气的流动(即风,或曰风气),有温度变化(即寒气、热气、暑气),有湿度变化(即湿气、燥气)。

热气和暑气同是盛夏气温偏高的气候特点,五行属性都属“火”,《内经》为了区分二者,于是将热气命之为“君火”,暑气命之为“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

后世医家虽然对此有不同注释,使其内涵发生了变化,但其本义在于区分热气和暑气,这是“君火”“相火”概念产生的源头。

4、六淫中的“火”

六淫是六气失常后成为致病因素的称谓,《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这里,“火”就进入了病因学概念。

中医理论认为,火邪属性为阳,有炎上、升散、烧灼的性质,具有热象、伤津、耗气、伤人上部、易于生风动血、犯扰心神、腐肉成脓生疮等致病特点。可见“火”作为病因概念及其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抽象,无不是以常识概念中的火为原型,结合临证经验,然后运用类比思维加以总结认识的结果,火疫(或火疠)概念的形成亦是如此。

中医临证进行病因辨证都是以上述的认识为背景,对火淫证候、火疫证候进行分析辨证的。大凡经过辨证所确认的火邪、火疫所致之证,务必以苦寒泻火、清热解毒之法治之。

5、药食四气(性)中的“火”

与此同时,《内经》认为药食之气(即性)中的温性、热性亦为“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指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马莳注解:“气味(复词偏义)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而益壮矣。如用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素问注证发微·卷二》)。

丹波元简指出:“壮火、少火,承上节文发热以喻之,气薄喻少火,厚喻壮火”(《素问识·卷一》)。

这一认识明确地指出了药物既能治病亦能“致病”的双重性。但明代温补理论兴起以后,壮火、少火概念的内涵发生了转移,转变后的壮火、少火已非《内经》之本义。

现今将擅长“扶阳抑阴”治法者称之为“火神派”,就是指该学派将马莳所解“乌附之类”(即“壮火”)药物运用得“出神入化”而得名。

可见,“火”内涵均是以常识中的“火”为背景,逐渐出现了多次演变。其结果看起来丰富了“火”内涵和外延,但是与科学概念的确定性南辕北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0666.html

上一篇:小区里的“寻根”母子即将返美
下一篇:师说:与王伯祥教授探寻中医肝病学术实证之路(2)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2 王安良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