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王永炎院士:重始源 守正创新 奋力中医中药学科建设

已有 2551 次阅读 2022-5-28 15:1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王永炎,王忠,廖星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明始于伏羲时代,观察天象提出二十八星宿分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组对应春、夏、秋、冬四季作为时间的坐标;太虚寥廓幽玄宇宙法天古称伏羲为“天皇”;继之神农文化,“尝百草”奠定了中医本草学的始源,发现后天八卦为象数易理的开端,崇尚太阳以龙为图腾古称“炎帝”;既至黄帝文化,明昭“岁气”六律六吕十二气,在阴阳太极洛书基础上又创建了五行学说,完成了六十甲子和“调历”(黄历)的制定,对自然变化的周期节律已有较全面的认识。古往今来中国社会人群尊“黄帝”为人文始祖,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历史沿革之初,夏、商、周作为早期文明的诞生时代,已有刻符和文字诞生,能冶炼金属,具有居住五千人口以上的大型城垣,人们信仰宗教的华夏文明。“文明”成为国家民族多元化、多领域、多维度人类社会的体系,缘于中原黄河流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国学原理,孕育着中医中药维护生命健康疗伤治病的理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性,是全球唯一全面系统传承从未断裂的民族医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打开优秀传统文明的钥匙。并以本草学、方剂学、四诊法、针灸四项发明奉献于人类世界。

01  继往圣,开来学,传承是创新的基础

复读《黄帝内经素问》气运七篇大论领悟“正纲明道”,认为国学原理是中医药学理论根基,是临床医学原创的优势所在,理应认真传承。经文明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应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这正是指导中医学人传承创新的思路门径。古代贤哲以天地阴阳合德,太虚寥廓幽玄的原发创生性的宇宙观为处世指导;以人生在自然社会复杂环境中求索,动静有序,静虚动直,明通公博,平气为和,象数易融汇的整体观为践行标准;以建树“揆度奇恒、道通为一”的理念读经典、勤临证,积淀经验。当代文明进入互鉴数字化新纪元,随着信息守恒定律的提出,知识界对事物的认知也发生变化,如“霍金辐射”理论中有关信息从黑洞溢返的论述,促使学者们开始对黑洞高概念大数据的深化研究出现了天体物理由幽玄转化彰明的趋势。这将有利于回归象思维,复兴中华国学,把握天地阴阳时空的符号系统,传承中国科技文明的大成智慧,迎来中医药学治未病、辨证论治理论临床框架体系的充实、完善、更新。为东西文明的不同质、不通约带来了文明互鉴互动、融汇整合的新契机。

学习中国哲学生灵万象相关联的“间”或“间性论”,正纲明道以仁德中和、调平气运阴阳,维护生命健康为要务;天道自然混然一体,身心自然联结崇尚物我合一、知行合一、生生不息之大道。中医药学以象、观象、象数易与精气神为主体本体,以气阴阳五行脏腑相关为关系本体。象思维于中医药学中体现物象—意象—原象整体流转的范式,观象议病诊治也是感性—理性—悟性思维与系统反思心灵运动流程的表达。“有无相生”是道通为一的本象,象是知识,是信息态的存在以信息比特计量。象思维系统是多元化、多维度、多模式的复杂信息系统,具有道术和合的特征,对于传承临床医学学术具有现实意义。

读经典、做临床、参明师”是在21世纪培育优秀临床人才计划启动项目时提出的。经典医籍以《灵枢》《素问》《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为首要必读。继之据经典著作、通用著作、内外妇儿针灸骨伤五官临床各科、名家论著医案及养生著作,遴选百种以上组编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读书解经与师承亲炙重在明辨析理求真,既要原原本本继承精华通过临证诊疗及理法自然联结遣方组药和调恰当,终以解除缓和疾苦、维护健康为目标获得直接的经验,而且还要敢于置疑;求索经验的转化重建,传承精华的核心在启迪悟性,作有思想的学术研究。针对中医临床证候与复方复杂信息系统的现状化,心灵体悟是生命动力,临床实践即格物正事,欲事立则多临床事上炼则事功成。积淀临床验案系求真的命脉,是取信社会人群信任之本。

笔者毕业分配到温病教研室,随董建华老师学习,先生布置《温热经纬》《温病条辨》《时病论》为必读,参考多种医案,参加北京地坛传染病院带教实习。期间授业于戈敬恒、孔光一老师的指导,对病毒性肝炎、乙脑、流脑、猩红热、白喉及麻疹合并肺炎等病因病机的明辨析理,并对流行发病环境气运的异化逐步认知理解,这对笔者后续有关疫病的认知启迪至关重要。董老师幼承庭训中医世家出身,又拜沪上名医严二陵先生为师,传承孟河、新安两学派之学问,推崇浙江瞿州雷少逸《时病论》对瘟疫证候与复方的主张,即“以法代方”拓宽优化选用诸家良方以应对气象物候时令不正的变迁。延续20世纪80年代夏季酷热高碳排放全球年均气温升高导致的气候异常,许多气候灾害发生在人口聚集的城市,而乏力、身重、纳差、水湿失于脾运为常见征象;另有内潜之伏燥主在肺肾。名医吴谦讲:“燥重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伏燥可耗津伤阳变为凉燥,久伏有三年化疫之险。董先生治流感深思内潜伏燥于疏风解肌中增用知母“坚阴护卫”与辛凉辛温之剂并用,无论风寒、风热感冒均收显著疗效。2009年甲型流感H1N1,来势凶猛传播力强,北京市政府紧急召集中医专家开会,笔者效仿先生的经验,传承重建,依据证候表现,认定为风温肺热病晚发早期的卫气同病,分析核心病机为风热犯肺与内潜伏燥相关联,方选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增知母坚阴加浙贝、青蒿润肺,煮大锅煎剂分发学生、职工做预防,给药后以标准汤剂做严格循征疗效评价,并撰写论文刊出在《美国内科年鉴》杂志上,引起世界卫生组组织重视,建议推广使用控制疫情。传播精华需要把握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通神明之理,应敢于置疑促进经验的更新积淀。2021年笔者在学习温病学派代表人物名医沈汉卿所著《温热经解》载有的银翘败毒汤的基础上,按“以法代方”的启发、把握气运病机遣药化裁,以银翘清热方研发获批上市。其证与方理法相同,方中选用知母坚阴护卫,易葛根为君二之制,加升麻与薄荷为伍增加疏解助为升降,取效目标在于退热的即时疗程。这是读书师授对临证诊治精华经验转化的体验。诚然内潜伏燥可以化疫与隐匿病因的关系,坚阴对遣药组方的影响尚待深入研讨,但临床疗效的验证及上市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Ⅳ临床试验将是检验新方的理据。意在举例阐释传承是创新的基础。

02  诠释守正创新

守正即是政令德化、民众响应。国家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提出中西医并重的国策引领中医药事业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共筑人类健康生命的共同体就是守正创新。回首2020年暴发的疫情,政令德化全民动员物质、精神、体制、机制综合平衡抗疫维护生命的伟大胜利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的守正创新的典范,亦为世人景仰。中医学人应为民生服务,为民族复兴提高初心使命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充分吸取追逐西化摆脱传统淡化国学缺乏原创的教训,应坚持国学哲理指导国医国药发展进化的根本,兼容开放吸纳古今中外科技文明成就,文明互鉴珍重尚一、尚同和合互动迎接大科学大卫生信息化数字化新纪元,为创造中国特色的统一的医药学付出不懈的努力。

2.1 诠释学延伸概念是创新的内涵 20世纪中期诠释学从文本理解、解释规制的学科延伸到实践哲学的层面并赋予了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所强调的理解与解释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品格与创造品格,其影响迅速涉及人文、自然科学,这标志着在解释中有什么新事件发生,发生之后能用以指导实践产生效益。提出一切理解与解释都包括应用,都具有多元论观点,表现出现代诠释学具有创新的内涵。

中医药学的学科发展史,就学科建设而言需要认真学习诠释学迈向现代生命科学领域。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基础,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历代有《兰台规范》《证治准绳》《寓意草》等古医籍可为临证应用之参照标准;近代唐容川先生倡导中西汇通,沪上名医陆渊雷先生致力中西病名对照与证治规范而未果。恽铁樵先生指出“道通为一”国学原理为指导,“我主人随”以中医中药原创为主旨是制定标准规范的原则。1949年后,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被提到日程,尊重前辈师长路志正、任继学等先生支持,克服“国机活法”之说的障碍,运用现代诠释学规则,以“确定疗效、明析病机、规范标准”为指导,先后组织编写了《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历十年磨一剑功夫,广泛征询业界各级医师意见六易其稿,经试点政府推广,纳入病案数字化建设。1997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先后制订了中医临床各学科名词术语规范。2005年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究项目,完成了27种疾病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写。中国中医科学院正式参加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以“求同存异,重在发展”的理念率先研制中方备选项目。目前ISO/TC249申报有54个立项已立项,正式发布国际标准7项。在国内外标准化三十年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当代诠释学面向实践的初步成就。

2.2 临床经验转化重建推动学术研究

中医药学的原创优势在临床,治未病、辨证论治是核心内容。重始源,深邃哲理,象数易气神混沌一体为学理根基,以维护生命健康疗伤治病服务民生为本。中医学是人学离不开哲学也离不开经验,以历史范畴看经验的不断的转变,学理的逐步深化,带来了从未断裂全面系统传承的医药学。她不仅是过去的,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具有强韧的生命力,推动人的自然化求真立美,生命科学的进步。

中医临床实践重视经验的积淀,医案与完整的诊疗病例资料,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梳理发掘更新转化。在学理层面从医易相通的知识科学通过经验重建向现代科学整合医学转变。中医学人应当敏锐地察觉信息守恒定律中提出天体物理学,对暗知识、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量子力学单光量子不可分割,量子态勿需重复与复制,孪生数字模型科技成就等均显示出中国哲学时空阴阳易变之象,由幽转明,玄转常正负逻辑融合互动的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总趋势。综观具象、物象、镜象折射身心自然联结,原象的创生性,“有生于无”的无朴纯素带给心灵的生命能源是人性至善的表达。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不同质、不通约创造出互鉴互动宽阔的时空象网络,为临床经验的传承和实践的创新带来了机遇。

2.3 重创新过程为创新学说构建新学派

读经典必须深思纯思。深思,必专补齐“训诂学”“目录学”,做到刻苦攻读真正读懂。先师任应秋先生倡导阅读《十三经注疏》当为儒医的基本功,只有深谙国学原理,链接临床诊务,敢于置疑求索历代注家所未备,发掘隐喻的病因病机结合当今自然社会的复杂状况,开启创新见解。纯思必素,素即不污不杂,以无朴恻隐之情怀博极医源,体察病患疾苦,敬诚无私仁心仁术共筑医患道德共同体,遵循叙事医学循证化,研求新知,将新见解提升为新概念。善于吸收当今大科学高概念信息化数字化的科技成就,朝向东西方文明互鉴,融汇整合新学说的过程注重大尺度细粒化的反复多次的临床试验的验证,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核心病机开展生命科学中医药交义学科,纳入象网络的基因组学的研究,着力创新学说回馈临床提高共识疗效。新学说提出后面对应着是否“立得住”的问题则涉及学科研究方向更新和学科带头人学养素质原创思维的培育,自然需要学派的支撑。

创新过程从新见解—新概念—新学说—新学派链条的形成中,必须恪守国学原理的指导,坚持原象的创生思维,将具象思维与概念思维整合;归纳综合与还原分析整合;系统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整合,于临床实践中坚持生命至尚的理念,将抚慰疾苦与关注病灶结合,提倡循证医学叙事化与叙事医学循证化结合,以实践哲学引领实在论与建构论结合共筑证据与文化的互鉴,终极理想尚一尚同“生生不息”推动中医药学守正创新。论创新在认知自身学科的规律,作有思想的学术研究,不轻言“学术思想”。董建华先生晚年垂教,告诫吾辈学术思想的严肃性,一项研究成果经学派传承,历数百年几代学人的反复研讨更新才可能收获旷世新说。

03  新时期学科建设的构想

进入21世纪,中医中药学的学科建设必须融入生命科学的信息化、数字化、高概念大科学的总体趋势中去,调整学科目标,拓展整合新的研究方向,巩固稳定完善原有的研究方向,最迫切的是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才的培养。当今新时代中华民族复业,强国战略的实施,政令德化,“中西医并重”法定国策鼓舞着中医药学医教研管各个岗位的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迎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把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基础和保障。

中医药学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从生命科学视域着眼人、人的生活、人的健康、疾病,人的灵魂和人格性情等凡与人相关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交叉渗透。必须重视引进化学生物学、物理生态学、数据学及数据库的利用。从人文哲学视域,首要重视伦理学,展示人自然化的人性道德的求真至善。身体与心灵的自然联结与生存历炼的习惯联结的统一,体现生命的能量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复杂环境。中医学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学,人学重视精神修养,崇仁德中和,尊无朴纯素,儒道互补,守静,笃护正气和维护身心健康。人学内含中华格致学与大成智慧。重始源的字宙观,寥廓幽玄,先视其“大”再视其“仁”又“礼归于仁”而“乐从和”。阴阳、动静、顺逆、邪正、刚柔既对立又关联,辩证统一周期演化的符号系统,两者对立的间性中心“和合”,道通于一而道与术和,是第三相限,是生命的内驱力。正负逻辑间的和合,东西方文明不同质、不通约的和合展现出中华传统大一(宇宙)、小一(基因)、混沌一体、太极阴阳宇宙发生学的华夏文明。譬如中药材道地性的研究方向,继承国药传统,具有可感知的明知识,其优势表现在其原料上与天地水火土风自然环境相关联,野生与人工栽培有差异多以野生者为佳品。然而今世道地性药材的需求量增加,栽培如何保障道地性,作用机理的阐明就成了深化研究,拓展暗知识的研究课题。需要引进现代化学生物学、物理生态学分子遗传学,结合象思维网络模块的基因组学,对应传统与现代关联数据的孪生数字模型新技术,将明暗显隐和合,大一与小一混沌一体体现国学原理,进而剖析中药材形态特征、功能主治的原象时空进行拓展研究。和合是生机,是一切生物体研究的动力,展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克服全盘西化之所累,以“中西医并重”国策指引科教面向未来文明互鉴的良好机遇期的到来。

04 结论

有鉴于此,将中医中药学科目标纳入到生命科学体系发展之中,其发展战略及时调整是需要的。回归被悬置的原象思维,认真启动学科建设的原创性,深刻吸取近二百年来全盘西化、摆脱传统、浅化国学的教训而不忘根本,奋力将国学原理为指导高度兼容以历史范畴积极引进系统化、信息化、数字化科技成就。于学术研究以象数易气神为主体,运用道术和合的理念共筑人类生命健康的共同体。学科目标的更新将转化中医交叉学科研究方向的新生。中医药学高等教育尤其是长学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体,则必需革新创建多模式的治学创新机制,调整过渡性教学计划,增设或创新课程体系。科研院所博士培养与博士后在站工作也需要做多学科交叉多领域多维度多模式的转变,适应守正创新的发展战略的构想。百年来由中西汇通过渡到“中西医并重”国策艰难历程来之不易,学人们应珍惜当下,倍受鼓舞,迎着春天奋力中医中药学科的守正创新。

参考文献:略。

资料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22年3月28日网络首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0584.html

上一篇:关于“炎症”的现代理解
下一篇:小区里的“寻根”母子即将返美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