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气一元论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已有 3809 次阅读 2022-4-12 22:3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韩诚,张俊龙,郭蕾,侯江淇,赵雨薇. 气一元论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杂志,2017,58(20):1711-1715

[摘要]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从本体论的角度阐明了物质世界统一于气。中医学受此思想影响,从医学角度对哲学层面的气进行了发展,既承认其物质性和本原性,又在功能性和普遍联系性上对其进行了细化,并提出了气机和气化的概念。从气本体角度出发,剖析气一元论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一气周流,万物基始;多元之象,总统于气;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以期为回归中医本真的思维方式、解读中医经典提供帮助。

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它以“气”来探求宇宙的本原、阐释世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本体论的角度阐明了整个物质世界统一于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也是当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1]。随着古代哲学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二者相互渗透融合,中医学逐步将“气”作为其逻辑思维的起点和最基本的概念,沿着“气”这条主线,中医学对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继承与阐发,形成了关于人体变化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吸相映、交感统一的深刻认识,并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疗、养生等各方面。厘清气一元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有助于回归中医原创思维,梳理和解读中医经典,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

1 气一元论的产生及发展

“气”的本意是表示天地之间的氤氲不定之气。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其从气部,释义为“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指天地之间流动不居、均匀扩散分布的非液态、非固态的客观本源性自然物质,如氤氲烟气、山川云气或呼吸之气。而后古人在漫长的观察和总结过程中,从物质层面和功能层面进行了抽象,有了对“气”的朴素的属性划分和描述,如《国语·周语》中将天气分为阴、阳、风、雨、晦、明六种;再如西周太史伯阳父用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动失常阐释地震之由甚至是国家动乱,曰“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对气的具体客观感知逐渐转变为对其本质及变化规律抽象认识的过程,使“气”演变成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范畴[2]。

真正将气上升到作为世界万物本原的高度,使之进一步成为自然哲学理论的肇始是老子,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浑然一体的物质(道),事物因混沌的气(或朴,或一)分化成为万物[3],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冲气以为和”[4]。一者,气也,道生一,就是道化生为气,即道以气之形态出现,天地、阴阳、万物皆出于气,源乎道。可见在老子的思维体系中,道与气等同,“气”已经摆脱了具体的形态,成为一种哲学上的本体[5]。

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将“道”规范为“气”[6],强调气是万物统一的最原始的物质基础,并提出 “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的著名论断[7]213,把气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有了气为宇宙本体的宇宙观。此外,关于气合成形、化生万物的观点,在《庄子》中还有多处体现,如“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7]463;“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7]378。一气的聚散变化关系着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存亡,万物皆由一气所生,故宇宙间也就只有一气的存在。

同样处于纷争时期的稷下道家学派发展性地将气和精合而论之,把“道”诠释为由精气所构成的物质存在,实现了“道”“气”合一,使“道”由一种抽象性的存在演变成一种物质实体(精气)。同时还认为“精气”是人得以生的基本条件和材料[8],曰“凡人之生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行”[9]815;“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9]945,“气者,身之充也”[9]778。这种“精气化人”的认识不仅与庄子相合,也为中医学“气”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代、明代,“气一元论”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北宋张载首次明确提出 “气一元论”,指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且曰:“气之聚散于太虚,尤冰凝释于水”,认为太虚是气的无形和本然状态,气是宇宙的本体,太虚与万物为气之聚散的两种不同形态。同时他还用气之聚散来解释实物和虚空的形态转变,以及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与转化,提出了“凡有,皆象”“凡象皆气”等命题,用有形可见之象揣测无形不可及之气,曰“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10]96,标志着气一元论哲学思想至此发展成熟。

2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范畴,又从医学角度对哲学层面的气进行了发展。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强调气的运动性,强调气既是物质存在,又具有功能的意义,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中医学中的气也是生命物质与生理功能的统一。

2.1 一气周流,万物基始

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从对宇宙本源的阐释延伸至对人体生命的探索,继而与医学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是对气一元论思想的继承,它认为万物同出于一而异于形,均是由气化分而成。《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描述了在天地混沌未分之初,宇宙间充满的无形元气即是世界的基始,元气布散、交感、变化生成世间万物。正是在这种气的和合状态下,一切有名有形的器物才相应产生,如“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素问·宝命全形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素问·六节藏象论》)。

人类作为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也藉“气”的媒介和桥梁作用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灵枢·本神》)。可见人与天地和谐统一,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属性,因而人的生命现象必然受天地自然界规律的影响。这种精气化生万物,整体分化产生部分的气一元论整体观,从宏观角度把握了医学研究领域的唯物主义发展方向[11]。基于这一认识,《黄帝内经》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灵枢·岁露论》)的观点,将人体置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从天、地、人,即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生命的运动规律。《灵枢·玉版》中提出了“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的针刺治疗原则[12],强调只有在上通晓天文,在下熟知地理,在中通达人事,方可以诊病疗疾。这种天、地、人相互交感的系统整体观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治、预防以及养生等医疗实践活动。

2.2 多元之象,总统于气

人作为万物之灵,是由气交感和合而成,这是中医学对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的整体认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也强调在整体基础上的结构分化及其之间的联系,追求人体之气与自然之气、人体内各脏腑经络之气、形体与神气等的平衡。但是气不仅参与人体的生成环节,还遍布全身,是构成人体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参与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单纯地用一个“气”字已无法概括和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具体变化。据统计,《素问》中“气”字共出现 1893 次,《灵枢》中“气”字共出现 1145 次[13],说明“气”的涵义也必然所指各异。仔细剖析其论述内容,大致可将其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气是宇宙自然本源之气,天地万物均是由其所化生。如“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布气真灵,总统坤元”;“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第二层次的气为人身之气,这也是中医学着重探讨的,包括“人气”“真气”“原气”“神气”“正气”等,是人体一身根本之气,其功能在人体中居于最高的位置。如“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人气在肾”。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第三层次的气均由第二层次分化而来,人身之气根据其性质被分化为阴气和阳气,成为第三个层次,如“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类经附翼·医易义》)[14]。第四层次则是对前两个层次在循行部位和具体功能上的再次细化,包括营卫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脉气、血气等,其遍布全身,参与具体的脏腑、经络及其他物质的生理功能活动。如“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能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灵枢·终始》);“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灵枢·逆顺》)。

其实这种“从一分化”的多元思路和方法在中医理论中极为常见。如按属性将气分为阴阳的二分法,以及按其气之多少、开、合、枢划分的三阴三阳三分法,按天气变化、药性温凉划分四时、四气的四分法,一气流行化生木、火、土、金、水五种象态的五分法等。这种“气多元论”可以说是中医理论逐渐完善成熟的表现,不讲求多元共存性和多层次性可能会脱离中医理论的根本[15]。但事实上,多元分层的目的在于细化理论、增强其直观性和条理性,如“以名命气,谓正其名则气有所属,如三阴三阳者名也,名既立,则六气皆有所主矣。以气命处,谓六经之气,各有其位,察其气则中外前后上下左右,病处可知矣”(《类经·运气》)[16]873。但是多元的变化终究也只是气本体在象层面的分化和外显,正如张载所言:“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10]233,万象最终归为一气。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维模式从根本上即是由“象数”作为认识起点,到客体之“形神”,再到融通整体之“气”渐次递进[17],其最终落脚的本原正是体用相合的“一元之气”[18]。

2.3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中医学认为,天地万物、人之血肉均由客观存在的气化生而成,但这种 “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化生万物的过程也不是机械的,而是动态交互的。这种形式多种多样的气的运动状态,中医学称之为气机,凸显了气在生命体中发挥功能的主要方式,其运动形式主要包括升、降、出、入、聚、散。

气是永恒运动的物质微粒,由气构成的天地万物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气机在自然界和生命体中的升降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19],《黄帝内经》将这种普遍性概括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是生于天地之间的有序的整体系统,因此,在人体这个“小天地”内的阴阳二气也不断地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周流不断,动态平衡,使人体内的正气旺盛,进而维持脏腑经络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表现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变生他病,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等。

气机升降出入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素问·六微旨大论》认为,升降出入“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各个脏腑之气也有其正常的升降趋势和规律,如“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素问·刺禁论》),人体脏腑之间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各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气化的根本枢纽,正是由于脏腑之气不断地升降出入才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0]。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可见升降出入、气机交感是万物变化的根本,是生命活动的体现。

2.4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宇宙万物在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就天地自然而言,气化是元气化生万物的动态过程;就人体而言,气化是人体完成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提到了气化对于万物升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因此,有必要对其单独详述。

中医学将气一元论思想中自然万物生于太虚元气,并在气的直接作用或参与下表现出的形态及性能称为气化。《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万物变化都是天地之气上下相召、交感化生的结果,同时在气化过程中,气同则象同,气异则象异,气变则象变,气化决定着事物的象变及相互关系,故《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

气化并不是仅仅局限在狭义的气的变化中,而是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之变,如气分阴阳,则为阴阳变;气聚五行,可以五行演。若以本态显,在自然界为风云,在人体为元气、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若以聚态呈,在自然界为有形万物,在人体为脏腑组织、气血津液[21]。

以这一思想为起源,《黄帝内经》将气化理论延伸到自然及人体生命的各个层面。在自然规律层面,认为无形的天地之气之间可发生相互转化以及对自然界六气化生的影响,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人体生命层面,首先承认人是天地气化作用的结果,曰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其次认为人的生、长、壮、老、已及新陈代谢等也是气化的结果,曰“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再次,认为脏腑、经络等都是气化的主体和承担者,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分别描述了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以及下焦肝肾的气化功能。再如,《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描述了血液亦是食物精微在气化作用下的结果。其实自然万物与人的诸般变化都缘于气无限变化的特性,归纳而言不外“气化”二字,万般变化不过是内涵清晰的各种聚散形式不同之“气”的排列组合而已。

2.5 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

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以时间统摄空间的思维方式,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一切特色之根[22]。罗钦顺在肯定天地万物 “本同一气”的同时,提出了 “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开,一升一降,循环无已”[23],从时空概念上总结了气的运动性和无限性。中医学向来重视人体活动与大自然环境的整体关系,包括地理因素和天时因素两个方面[24],而且中医学在其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也很好地继承并运用了气的这种时空特性。

日月的运动、昼夜的更替、四时的循环、甲子的流转,无不体现出时间的节律,这种自然时间的节奏亦会体现在气的流转变化上。《黄帝内经》中有多个篇章都论述了气在时间层面上的连贯不间断性以及人体生命活动与之相应的表现,无论是天地运气之主客、营卫二气之昼夜环周循行,还是人体脏腑之气依天时而动、天癸肾气之律彰显人之生、长、壮、老,甚至是一日一夜五分之,五脏之气因时变化而病有轻重转归,无不体现出气随时动、人因气变的特性。《黄帝内经》中关于气的认识的重心正在于 “时间”二字。在中医理论中,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既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它们与客观事物密不可分,也与人的主观感受密不可分[25]。充斥天地之气,化生云雨上下交感,方可沟通天地;天地有缺,西北高而东南低,则人与天应,左右之气多少有别;从虚乡而来之八风,与其所主时令不相一致,故能病人也; 风雨雷电、山川湖海、人身脏腑,万事万物莫不有气充斥其间。正因为气这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从时间与空间层面上相互交融的特性,直接影响了中医学 “因时而异”、追求“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

3 小结

“气”既是诸象的来源,又是万法的根本,气无限变化的特性是中医学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形成的哲学基础,因此,将变化多端的象的本质还原于气,从客观、整体、本质上观察和解读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才能真正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黄帝内经》提出了“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只有从本体出发,观察和体悟生命,方能发觉古人的智慧。张介宾《类经·摄生类》[16]4曰:“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故气在天地之外,则包罗天地,气在天地之内,则运行天地,日月星辰得以明,雷雨风云得以施,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藏,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因此,剖析气一元论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对于回归中医本真的思维方式、解读中医经典、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33632.html

上一篇:[转载]《剑桥世界食物史》之蛋白质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转载]贾伟:隐丹参酮有效阻断胃癌演变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