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脚气病的来龙去脉
“脚气”是古代中医病名。由于维生素 B1 缺乏症(beriberi)与“脚气病”有很多相似的病情,如与食用碾压精米相关,下肢萎软无力,可以“冲心”等。因此,以“脚气病”代替“维生素 B1 缺乏症”作为“beriberi”的译名,从而形成了现代医学关于“脚气病”的概念。这个影响,也与日本医生以“脚気”对译“beriberi”有关。可能受到中国脚气病名称的影响,日本的相关认识也由来已久。1924 年,与陈邦贤先生代表中国医学界,应邀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远东热带病学会第六次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中国脚气病流行史》(陈邦贤. 中国脚气病流行史. 中华医学会专题资料汇编,2014-07-01:121-124),也是把我国古代的脚气病作为“beriberi”报告的。但这显然存在很大的误解,因为无论日本还是中国,古代对脚气病的认识可能包括“beriberi”,但都远远超过了它的范畴。
(一)中医关于脚气病的认识与干预
1. 脚气病的病名演变及流行史
据《中国医学史》(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医书局,1920)的开拓者陈邦贤先生考证,上古医学没有脚气病的名称。他认为,《左传》中有“沃饶而近盐土,盐水浅,于是乎有沉溺重腿之疾”之说,沉溺重腿的病就是指脚气。而《内经》将其称做“厥”的一种。《灵枢·百病始生篇》“厥气生足悗”,足悗就是脚不爽快的意思,即脚气。又有名字叫做痿躄,《素问·疏五过论》“皮焦筋屈痿躄为挛”,《灵枢·经脉篇》“虚则痿躄,足不能起”,这是形容脚气病状态,痿躄就是指的脚气。据此,陈邦贤认为,厥和痿躄都是中国脚气病最古的名称。
公元145年,汉朝永嘉时天下丧乱,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公卿赤脚跋涉,不服水土,加上饮食差异,成脚弱或是肿满而毙命者很多。他认为是汉时脚气病的流行状况。318年以后,晋朝王羲之和羊欣的书,将其称为“脚中”,晋宋时代,多用此名。
公元527-528年,梁武帝书“数朝脚气,转动不得”,脚气的名称,自此开始。武帝大通三年,侯景围台城,台城就是现在南京的地方,闭城的一日,男女有十多万,穿着甲的有两万人,围困久了,人多身肿气急,死亡的十有八九,这是梁时候脚气病流行的状况。
故北宋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汲尝考诸经之疾,其来久矣。在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宋齐之后,谓为脚弱。至于大唐,始名脚气。其号虽殊,其实一也”。明代张景岳也引苏敬之云:“自晋代始有此名”。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刘方征林邑,士卒脚肿,死亡的十有四五。这是隋时候脚气病流行的状况。巢元方说:“江东岭南,地土卑下,风湿之地,易于伤人。”可见隋时,江西、广东一带都流行脚气。
公元647年,唐朝孙思邈《千金方》说:“顽弱名缓风,疼痛为湿痹”。又说“魏周之代无此疾。”魏周都在江北,所以唐人称脚气病是江南之疾,又叫做软脚病。韩昌黎说:“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柳子厚跃永州的时候也说:“昏牦重腿,意以为常。”这可以知道唐朝时,江苏一带流行脚气。
公元907年,《后梁纪》“会阴雨积旬,黄泽道险,堇泥深尺余,士卒援藤葛而进,皆腹疾足肿,死者什二三 。”腹疾足肿,可能是脚气,这是五代时脚气病流行的状况。
1515年,明代虞抟《医学正传》说:“东南卑湿之地,比比皆是,西北高燥之方,鲜或有之。”可以证明中国在明朝的时候,东南流行脚气,楼英《医学纲目》说:“脚气顽麻肿痛为痺厥,足痿软不收为痿厥,脚气冲心为厥逆。”考 究起来,瘅厥就是湿性脚气,痿厥就是干性脚气,厥逆是冲心性脚气。可以见当时脚气病分类的状况。
1858年,清朝咸丰时,西洋的医学,输入中国,脚气病译作风毒,或译作瘴。脚气病的学说,到此也为之一变。
1908年,清朝曾超然《脚气刍言叙》:“脚气濒海诸省皆有之,而广东最盛。”又说:“戊甲三月,广东征兵协,壮夫聚处,疾病孔多,而脚气竟居十中之四。”
陈邦贤先生的老师、提出“中医科学化”的先驱丁福保先生,在《脚气病原因及治法》一书“叙”云:“上海地土卑下,迩来学校工厂中之患脚气者日益多,因此毙命者不少。”说明中国广东、上海和沿海诸省都流行脚气。
总括起来,中国脚气病的流行,已数千年,历代皆有,以汉唐的时候最盛,民国以来,也屡见不鲜,流行的地点,以岭南和江南一带最盛,其余沿海的各省,也常发现,时期以春夏为最多。
2. 脚气病的病因认识
关于脚气病病因的认识,大约可归纳为6种学说:
(1)肾虚说:《灵枢·本神篇》“肾气虚则厥”,《卫气篇》“下虚则厥”。说明脚气由于肾虚导致。
(2)湿气说:《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跖跛,寒风湿之病也”之说,陈邦贤认为“跖跛”指的是脚气,其原因由风寒湿所致。又说:“清湿下虚,则病起于下。”说是脚气的原因,系由于湿气,所以《汉书》说:“下湿多瘅”。后世主张脚气系从湿气来的,都根于此说。
(3)风毒说: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提出“凡脚气皆由感风毒所致。得此病多不即觉,或先无他病而忽得之,或因众病后得之。”唐朝的孙思邈、王焘也主张此说,可见隋唐时风毒说较盛。
(4)水毒说:南宋李东垣说:“脚气实由水湿,此病系一种水毒,地气所生,非风寒暑湿所干涉。”元明以来,很主张此说。
(5)饮食中毒说:《史记·货殖列传》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羮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于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于多贫。”呰窳就是指的脚气。楚越产盐的地方,所食鱼米,因此而患脚气。又《淮南子》说:“谷气多痺”。汉时多倡此说。
(6)瘴毒说:清代曾超然认为“两广云贵,为极边烟瘴之区,瘴雨蛮烟,感人易病,故脚气多而且重。南洋诸岛屿,亦多见此证,谓非地土之瘴毒乎?”说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方,瘴气太重,脚气的原因,系从瘴毒来的。
显然,这些学说基本上囊括了中医学的病因学理论。然而,越是面面俱到的病因学,往往都是说不清楚的猜想,恰恰离事物的真相越远。
3. 脚气病的诊疗方式
据陈邦贤先生考证,中医关于脚气病疗法,大约分为五种:
(1)针灸疗法:《灵枢·刺节真邪篇》“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又说:“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病脉淖泽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后世用针灸方法治疗脚气,盖由此来。
(2)泻血疗法:明代许浚治疗脚气,引《内经》说:“饮发于中,驸肿于上。”又说:“诸痛为实,血实者宜决之。”以三棱针刺肿处,出紫黑血很多,即刻肿消痛减,这方法和针灸不同,历代有用此法治疗脚气冲心。
(3)转地疗法:《汉书》冯野王弟立为东海太守,下湿病痺,天子问之,徙为平原太守。这就是转地疗法。
(4)药物疗法:《素问·厥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是上古治疗脚气的方法。《圣惠方》说:“脚气虽虚羸,不可多服补药,非泻不瘥,纵其羸,亦须微微通泄,时时取汗。”是唐代治疗的方法。宋代董汲等发明更多,一六四四年以后,药物的疗法,渐有系统。
(5)通俗疗法:如岭南的人民,多吃槟榔,可以防免脚气;广东的土人,吃禾虫可以疗愈脚气;江南的人吃脚鱼和大蒜,虽脚气冲心的重症,也可疗治。
中国历代关于脚气病的专著很少,都是散见在各书。只有唐朝李暄《新撰脚气论》三卷,《脚气方》一卷,《岭南脚气论》一卷。苏鉴、徐玉等《脚气论》一卷,宋董汲《脚气治法总要》二卷,徐叔向《脚弱方》八卷。徐文伯《辨脚弱方》—卷车若水《脚气集》二卷,清曾超然《脚气刍言》一卷,吾师丁福保先生《脚气病之原因及治法》二卷。
4. 脚气与真脚气
事实上,无论是厥、痿躄、缓风、脚中、脚弱,还是脚气,都并非单纯的“维生素 B1 缺乏症”,因为古人没有发现维生素 B1,绝不会明确诊断 “Beriberi”。 另一方面,古代的脚气病也不是俗语“香港脚”的那个“脚气”(学名足癣,英文Tinea Pedis),即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但不会致命)。
有鉴于此,著名医史学家廖育群先生在“关于中国古代的脚气病及其历史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9(3):206-221]一文中,提出了“脚气”与“真脚气”的区分。即中日古代的“脚气”与被称之为“Beriberi”的维生素 B1缺乏症(“真脚气”)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显然的,在没有发现维生素 B1之前,人们绝不可能明确诊断“Beriberi”。他非常赞同具有临床经验的日本学者山下政三在其《脚气的历史》中,对中国古代脚气病的归纳:(1)脚气病始见于晋代。晋初或稍前,起源于岭南地区的脚气,逐渐向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蔓延,但为数稀少。(2)西晋永嘉年末,迁都南京后,始见脚气多发。然直到南北朝时代结束,江北仍全然不见。(3)隋至唐初,始越过长江、蔓延北方;唐代广泛流行于中国全境。这一扩展方向,与米食的普及相一致。(4)北宋初期,虽可见脚气流行,但多属轻症。此后日见减少,因而出现了不解其义的医家,脚气病的概念随之混乱。北宋后期的所谓 “脚气”,乃是各种腰腿痛、关节疾患。(5)南宋元代基本无脚气。当时被诊断为脚气者,大部分是腰脚痛、关节疾患之类疾病。(6)明代呈地区性散发,因而在某一局部可见对于脚气认知的提高。但总体上还是或将腰脚痛、关节疾患视为脚气,或将其与真脚气混为一等,概念极为混乱。(7)清代基本无脚气。而且指出,“脚气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多发性神经炎’,而导致这一病患的原因实有多种。其中较为值得注意的是汞、铅、砷等矿物药中毒。”
因此,“Beriberi”不能简单等同于中国古代的脚气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现代医学将成人脚气病分为三种类型,即伴有多发性神经炎的干型脚气病,表现为水肿和浆液渗出的湿型脚气病,以及表现为心力衰竭的心脏型脚气病,其中干型脚气病患者较多。类似分类在巢元方和孙思邈的著作中已有涉及,后代医家也有提及。干性特征是上升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炎:从下向上逐步发展,左右肢体对称。神经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肌肉酸痛等;神经运动异常表现为乏力,乃至瘫痪,肌肉委缩,部分病例有足垂症及趾垂症;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无汗,皮肤粗糙变薄等;严重者可表现为脑神经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眼球震颤、健忘、定向障碍、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和昏迷等。湿性脚气病即脚气性心脏病,表现为左或右的心力衰竭,软弱、疲劳、心悸、气急或厌食、恶心、呕吐、尿少及周围性水肿等等。另有一种急性暴发性心脏血管型脚气病,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气促,烦躁,血压下降,严重的周围型发绀,心率快速,心脏扩大明显,颈静脉怒张。患者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于急性心力衰竭。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将“Beriberi”翻译为“脚气病”,就把中国古代的“脚气”都一概看成了“Beriberi”。
的确,古代医家对“脚气”的观察描述非常简略,体现不出动态变化和系统特征。比如,看不到是否对称性,是否上升性;更看不到个人生活史(尤其饮食和用药)和群体流行特征。仅就下肢的软弱无力,或麻木,或疼痛,或水肿,或气急,实在难以就确诊为脚气病。因此,廖育群认为这些症状可以由重金属如铅、砷、汞、磷等中毒引起,并非没有道理。古代有钱人、文人名士、帝王均多有迷恋金丹者,而金丹里正饱含重金属。从诊断学上看,宋《类编朱氏集验方.脚气》记载:“夜半脚气痛绝......痛不可忍,用索悬吊,叫声不绝,筋脉肿大”这明显是“痛风”,不是脚气,而古人却以脚气名之。由于辨病界限不清,古籍中的“脚气”实际包含了一大类疾病:糖尿病、肝肾疾患、重金属中毒、风湿性疾病、各种神经肌肉疾病等。自然,“真脚气”也是其中一种。
(二)蔓延近代日本的脚气病(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