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中医感染病学. “九五”以来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1996-2007年)2008:183-189
感染病学科是研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中医感染病学是从中医理论来认识感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的一 门科学。感染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各种急性传染病,往往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重大影响。
现代虽然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大为减少,但诸如艾滋病、SARS、人禽流感等新型传染病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感染性疾病以抗生素为主,在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抗生素的使用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存在有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对许多病毒性感染疾病尚缺少特效药物。中医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及优势。特别是感染病分会成立以后,加强了中医药防治感染病的学术交流,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2003年SARS的发生,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病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得到了重视,也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如许多中医药院校恢复了温病学教研室建制,增加了教学课时,有的院校成立了温病学研究所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高了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工作的参与度。
一、发展概况
传统中医学中无感染病这一学科,为了继承中医学有关治疗传染病的宝贵遗产,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的优势,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的一些中医药院校在20世纪70年代便组织了多次全国性温病学术研讨会。在此基础上,1994年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二级分会。2002年又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
分会成立之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召开八次全国性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学术大会。尤其是2003年上半年我国SARS流行期间,分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防治的研究工作,抗击的斗争不仅展示了中医药在防治中的优势,为中医药学赢得了声誉,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彭胜权教授荣获广东省抗SARS英雄一等奖,河南中医学院在艾滋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承担了许多重大的艾滋病课题。近来国内出现了人禽流感疫情,各地的委员又开展了对该病的研究,对其病因和发病原理、防治措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杨进、沈庆法、张之文等教授还就中医外感热病学或中医感染病学的学科体系出版了专著。
二、学科进展
(一)学科建设
中医学有关感染病的系统理论和诊治方法主要包括在中医学的温病学、《伤寒论》及其后世注家、内科学和其他各临床学科里,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医学家与感染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其主要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和脏腑气血辨证理论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感染病分会成立以来,其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医药防治感染病的文献整理,以及专著、 教材的编写
如在整理历代文献理论和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编写了多种有关感染病的教材,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别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温病学》,王灿晖教授主编了《温病学之研究》,杨进教授主编了《新编温病学》,彭胜权教授主编了《温病学》,张之文教授主编了《中医感染病学》 等。这些论著对温病学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人探讨,使温病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明确,理论阐述更为规范系统,认识更加深刻。此外,还整理、编写、出版了一大批名老中医的专著、医案、医话或经验集,对充实、丰富温病学的内容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对中医感染病的理论与治法进行研究
现已建立了一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感染病理论的队伍,对有关重大理论问题和主要诊治方法进行了深人研究。例如,在温病舌诊研究方面,探讨了舌象变化的一些实质。在卫气营血理论研究方面,通过西医学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等方面的研究,为探索温病卫气营血的病理实质提供了客观依据。对温病中各种病证类型,从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寻找辨证 的客观指标等。这些工作虽然仅仅是一些尝试,但对开拓思路、创立新的理论、 发展传统学术、促进温病学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目前,本分会主要成员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有11项。如杨进主持的“养阴行血药对凋亡VEC信号传导和相关基因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詹臻主持的“舌苔与相关基因和猫附分子表达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张旭主持的“麦冬调节凋亡VEC信号传导和相关基因的有效部位群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课题,刘涛主持的“改良三甲散抗老年性痴呆病海马神经元损伤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周春祥主持的“三物白散抗肿瘤过程中祛邪以扶正细胞免疫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温病的一些常用治法如清热解毒、攻下泻实、 活血化瘀、开窍息风、滋养阴液、救逆固脱等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3. 开展中医药对感染病方药的研究
多年来,感染病分会的专家对相应方药的药理药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这些方药的运用提供了较客观、可靠的依据。同时,还对治疗温病的验方进行了有效成分的研究,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研制的青篙素就是从众多治疟有效药物中提取出来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治疗神昏的方剂安宫牛黄丸基础上研制的清开灵注射液,不仅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还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性高热病证。杨进教授主持研究的“肺毒清”冲剂和“清肺二号”均获得国家专利。
(二)科学研究
1. 学术研究方面
在诊治感染病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提出了“早用、重用养阴药”在治疗感染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提出“通大便以利小便”在治疗感染病瘀血证时,提出了“养阴行血”等,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于某些传染病的中医治疗制定了“诊疗指南”对外感热病的辨证理论统一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学术研究方面,分会发表的大量文章都强调,中医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强调辨证论治,即不论感染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病原体,甚至包括某些病因不明的感染病,中医学对感染病的治疗都显得有章可循,因为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以前中医文献上或中医曾接触过的感染性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都有较明确的治法和相应的方药,这就为临床上确定中医药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中医运用这些治法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不用等到明确引起病变的病原体后才用药, 即使今后再出现一些新的感染性疾病,中医仍然可以在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提出一整套相应的治法。
2. 技术创新方面
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生脉散注射液等新制剂的使用为中药治疗感染病开辟了新的道路,如在治疗SARS的过程中,上述注射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感冒、肝炎、肠胃炎等疾病的药物方面,中成药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新药研制方面,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药物—“肺毒清冲剂”、“清肺二号”、“苍果喷雾剂”多能明显减轻感染病毒动物的肺部病变,诱发体内干扰素的产生,调整机体的免疫机制,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等,起到了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的作用。从这些药物在临床上运用的效果来看,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如对上呼吸道感染往往能很快减轻上呼吸道的卡他症状,明显缩短病程对下呼吸道的感染,也多有明显的退热、减轻肺部病理损害的作用。更难得的是,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很少有毒副反应。
(三)服务或生产
感染病学科在临床诊治感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流感
邓氏等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鼻咽部脱落细胞内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并比较了口服抗病毒糖浆加青霉素和仅用青霉素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抗病毒糖浆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确有显著疗效。段氏等的研究表明,柴连口服液对大鼠及家兔发热模型有明显退热作用对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小鼠及豚鼠咳嗽反应有明显止咳作用。该口服液体内、体外抑菌作用明显,对副流感、流感病毒所致小鼠体内外感染有明显治疗作用。张氏等对黄芪赤风口服液对甲、乙两型流感病毒株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赤风口服液在体外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顾氏等采用鸡胚培养和血球凝集试验观察了解卫清气注射液对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结果显示,用药组和病毒对照组间鸡胚生长发育有明显差异,表明解卫清气注射液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凝素而实现的。
2. 病毒性肝炎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在减轻病情、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硬化发生和抗病毒等方面都有肯定的疗效。如刘氏将慢性乙肝分为五型论治,湿热未尽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型用一贯煎加减,气滞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脾肾阳虚型用归芪异功散加减,结果有效率为97%,HBeAg阴转率为27%。
王氏将慢性肝炎分为虚实两大类,对脾肾渐虚、气血不足者用生黄芪、山药、女贞子、枸杞子、黄精、首乌、当归、白花蛇舌草等加减对湿热较盛、余邪不净者用茵陈丹皮、山栀、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草河车等加减。沈氏将乙肝分为气虚湿热型和阴虚瘀毒型,前者用乙肝净糖浆,后者用乙肝清合剂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为。黄氏根据祛邪扶正、调理气血的原则用党参、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金钱草、山豆根、茯苓、女贞子、枸杞、黄芪、丹皮、红花、丹参、甘草为基本方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肝胆湿热型加茵陈、栀子;肝郁脾虚型加柴胡、赤芍;肝肾阴虚型加生地、白芍;脾肾阳虚型加附子、干姜。结果有效率为100%。陈氏等采用加味三才封髓丹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并随症加减,结果总有效率为87.9%。
此外,在中药中还提取了许多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成分,如猪苓多糖、强力宁和甘利欣、齐墩果酸、香菇多糖、苦参素、山豆根素等,临床证实,对改善肝功能、减少病毒和预防肝硬化都有较好的效果。
3. 流行性乙型脑炎
杨氏分轻重不同证型治疗此病,轻型用石斛、花粉、麦冬、石膏、蝉蜕、寒水石等;重型早期用生地、石膏、蝉蜕、寒水石、连翘等;重型后期用犀牛角、 生地、丹皮等,并配合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愈率为87.1%。杜惠芳以白虎汤加减治疗乙脑,治愈率为90.23%。袁明华用白虎加苍术汤治疗乙脑,治愈率为88.89%。舒友元用白虎汤加味治疗乙脑,治愈率为88.4%。潘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制剂穿瑰宁注射液治疗乙脑,结果发现,在病人退热、意识障碍改善及抽搐停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缩短病人极期、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提高存活率(96.9%)获得较好效果。李氏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东莨菪碱静脉滴注,并予综合疗法降温、止惊、降颅压、吸氧等治疗乙脑,病死率大大降低。李氏采用中草药,结合西药对症治疗,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显著疗效,并且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万氏等在常规治疗乙型脑炎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煎液保留灌肠,结果显示,大黄治疗组在退热、止惊、意识恢复及呼吸衰竭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降低无效率方面有积极作用。朱氏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下法为主拟定方,配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乙脑,结果在体温复常、抽搐停止、神志转清,以及治愈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4.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梁氏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登革热,邪遏膜原用达原饮加减气分兼卫分;用三消饮加减胃热亢盛用白虎银翘汤加减;气营(血)两潘用清瘟败毒饮加减;高热抽搐者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等冲服;津气暴脱者用加味生脉散;善后则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清泻余热、养阴生津、健脾化湿、滋阴养血等治疗,结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彭氏治疗本病分初期、极期、恢复三期,各期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初期属卫气同病,又分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两证,湿重于热者用宣透膜原法。极期气分热盛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减 气血 两潘者用加减清瘟败毒饮。恢复期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养阴生津、清解余邪、健脾醒胃等方法调治。此外,也有一些对症治疗的方法。结果显示,对于减轻病情、缩短病程有一定的作用。
5. 流行性出血热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为首的课题组,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以“清气凉营”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取得了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明显的结果,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中医药的治疗中强调“解毒疗法”,即强调清热解毒药对本病的独特治疗作用。如武汉地区用螃琪菊、湖南地区用侄木叶、江西地区用三叶青、江苏地区用清热解毒4号(龙胆草、草河车、金银花、大青叶)、黑龙江地区用流字1号、陕西地区用解毒汤等。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应用清热解毒药往往能使患者越期或使病情减轻,提示这类药物能抗出血热病毒,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病理损害。
也有人提出了“化瘀疗法”,即重视对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如较常用丹参或丹参注射液,有的用水蛭、红花、泽兰注射液、活血生脉散(生脉散加丹参、川芍)、活血参附汤(参附汤加丹参、川芎)等进行治疗。针对本病每有邪毒、水湿、瘀滞内结,有人提出运用“泻下疗法”,以达到祛热、通导、逐水等目的。常用的方药如桔梗白散、增液承气汤、十枣汤等。据报道,使用泻下方药可起到减轻高血容量、减轻脑水肿,通过肠道排泄水分和代谢产物、减轻尿毒症和酸中毒、降低血压、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等许多作用。因本病在初起时即有津液的亏损,而在病变过程中阴液的耗伤更为严重,而津液的耗伤程度与各种变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本病的治疗中,应及时使用较大剂量的养阴生津药物。如在发热期,使用清热解毒的同时及时加人生地、玄参、麦冬、白茅根、石斛等,能减轻热毒对机体的损害,有利于本病的越期。在本病的低血压期和少尿期,更要顾及阴液,常用生地、玄参、西洋参、龟板、鳖甲、麦冬、阿胶、鸡子黄等。有人提出本病用养阴药应量大,其中如生地可用60-120克, 玄参可用30-60克等,认为这两味药既能养阴生津,又能清热凉血,对本病的全过程都较适用。对于本病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人用中药水煎液在肾区进行透热疗法、超短波透热或热敷,可起到扩张血管、脱水消肿、镇静解痛、改善肾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有人把桃仁承气汤等中药制成直肠点滴液,进行直肠内用药,可改善微循环,改变肾小球动脉的痉挛状态,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加速体内毒物的排泄,改善氮质血症,缓解全身中毒情况,患者能顺利通过少尿期。胡氏等重用大黄芒硝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西医对照组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万氏等以中医开闭固脱法为主,配合西医液体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与单纯西药治疗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为94%。牛氏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结果治愈率为97.5%, 平均退热时间2.5天。
6. 肺炎
杜氏采用肺炎清解汤、蚤休汤、肺炎科研方治疗肺炎,痊愈和近愈者占84.7%。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用清肺解毒复方治疗急性肺炎,平均开始退热时间为 7小时,体温降至正常时间为3.46天。叶氏报道,对肺炎初期有表证者,主用银翘散加减,在肺热亢盛时予复方鱼桔汤,后期病情好转时,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肺部炎症消退慢者,加丹皮、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结果痊愈率为87.64%,疗效与抗生素相似。戴氏用清肺饮治疗肺炎,总有效率为94.5%。实验表明,该方对肺炎双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杀作用。
在2003年SARS 肆虐期间,中医药治疗SARS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如张氏等通过对SARS患者的证候、疗效分析研究表明,中医在发热、喘憋、恢复等各期均可介入,且各期都具有相对优势,注重祛邪、加强扶正、防止传变可以取得一定效果。杨氏等对河北省SARS患者的分析表明,中西医结合组在减轻重症SARS患者病情、促进炎症吸收、降低病死率方面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刘氏等采用多中心前瞻性SARS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参加国家“863”重大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的北京地区11家医院确诊患者的X 线胸片的研究显示,从总体疗效来看,X线胸片总积分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发病7天内对SAR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炎症的吸收明显优于西医组,总体疗效与重型患者的疗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胡氏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肺炎吸收天数较西医组平均缩短2天。
7. 菌痢
杜氏采用中药治疗急性痢疾,与西药复方新诺明相比,疗效优于TMP及TMP加氯霉素的对照组。张氏采用马尾莲煎剂睡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痢疾有肠钻膜病变者,并用磺胺嘧啶凝胶悬液灌肠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8.2%,而且用磺胺啥陡凝胶悬液治疗无效的病例改用马尾莲煎剂而愈。此外,针灸治疗对本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四)教育与对外交流
1. 教育教学
由于本分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委员是各中医药院校从事温病学教学的人员, 所以在温病学的教学方面开展交流和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促进各院校温病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包括互派教师、交流教学课件、 互换研究生等,另一方面合作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丛书共6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温病学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杨进教授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
2. 对外交流
本分会正副主委多次到境外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并进行临床诊疗。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杨进、刘涛、龚婕宁近5年到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台湾长庚大学等院校讲学17人次。同时,招收境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26名。 其他院校也有许多对外交流活动。
三、优先领域与点任务
本学科将在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方面进一步发挥优势,特别是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和各种感染病的整体调整方面进行深人研究。
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在感染病方面以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结核病为三大疾病,这是本学科今后主要的研究对象。
四、存在的问口与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中医感染病学科是一个新学科,在学科的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感染病学科体系尚未建立
中医感染病学科与外感温热病学科、温病学科、伤寒学科等在概念上虽有区别,但也有许多是相互重叠的,如何把感染病学科进行梳理,使之更加系统、完整、科学,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目前,在中医教育系统中缺乏本学科相应的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在临床上各中医医疗机构也缺乏相应的科室,这样该学科从教育到临床和科研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目前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二级分会设置上也存在一些交叉现象。如本分会与艾滋病分会、内科分会中的热病组、肝病分会等在研究内容方面有很多重复之处,没有理顺关系,这均对本学科的发展不利。
2. 中医学参与感染病诊疗实践的阵地大大缩小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已大为减少,这是许多中医工作者很少有会接触感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临床实践的客观原因之一。另外,现代传染病的医疗体制也使得许多中医工作者没有机会参与到许多急性传染病的诊疗工作中去,不仅在普通的中医医疗机构里难以接触到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就是在传染病医院里,中医的医疗力量也很薄弱,有许多传染病的诊治也不能经常性地让中医人员参与。这样中医界里对感染疾病的诊治就谈不上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水平和提升理论,使本学科的发展成了无源之水。
3. 中医药治疗许多感染病的水平没有褥到应有的提高
中医药治疗感染病的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高,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中医教育中对中医基本功教学不足、 中医学西化倾向较严重、老中医和古代中医学经验的继承不够、中医医疗机构的西化问题等等。中医学诊治感染病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势必使中医学参与感染病诊治的重要性下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使本学科趋于萎缩。
(二)发展对策
1. 加快建立中医感染病学这门新学科
梳理对本学科与中医学相关学科,如温病学、伤寒论等的关系,使本学科更具系统性、实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编写相应教材,开设相关课程。
2. 完普各级医院中西医结合诊治感染性疾病的规范和要求
一方面在各中医医疗机构中建立相应的中医感染病科,另一方面在各级传染病医院中要有一定的中医人员比例,明确提出中医药参与诊治的要求。在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重视发挥中医药技术人员的作用。
3. 鼓励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新药的研制
对传统剂型的新药研制(如丸、片、散、膏等)放宽标准,不能完全套用西药的要求,对注射剂的研制适当从严,不能完全按西药的要求衡量。
4. 中医医师资格和职称晋升考试
重视对中医感染病学内容的考核,在该学科正式独立之前,可通过加强温病学、伤寒论的考核作为过渡。
5. 加强学科相应组织的建设
继续加强感染病分会的活动,促进中医学在感染病理论防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逐步理顺分会与中医内科分会热病专业委员会、艾滋病分会等的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