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既是中医药自身传承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内中西医同行互相交流学习、优势互补的需要,还是中国医学界与国际医学界对话和互鉴的需要,意义重大。本报开设“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大家谈”专栏,专访部分中国医学领域的权威“大家”,请他们就此谈一谈观点看法或介绍典型案例,以启发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凝聚中医药行业同仁的共识。
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
一直以来,“疗效”都是评价中医药优势的重要标准。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如何“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就这些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
说明白讲清楚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提
记者:怎么理解“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
刘保延:要理解“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首先要明确第一个关键词“疗效”,即整体治疗效应(果),就是通过治疗活动,让诊疗对象的生命得以存活,身心收获愉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包括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性乃至道德思想的变化。判定疗效需把握两个要素:一是诊治对象的生命能否得以延长,二是主体生命的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优势的金标准,也是中医延续几千年而不衰的根本所在。
另一个关键词就是“说明白、讲清楚”,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言,告诉学界与广大民众,中医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中医药对疾病治疗、康复以及养生保健、治未病有什么样的效果,有多大的效果,这些效果相对于常规治疗、其他疗法的优势是什么,对于哪些人、哪种状况下使用最合适,中医药干预净效应(效力)如何,是否会给患者造成伤害,如何避免,以及中医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能更有效等等。
总之,就是要说明白具有数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医药这一健康医学的临床价值是什么,能够帮助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和优势是什么,并尽可能用科学研究数据说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和优势。
记者:为什么要“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
刘保延:“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中医药学早在东汉时期从张仲景起就开创了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延续发展到今天仍然是临床的主体方法。辨证论治是“以疗效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在对每一位个体患者的诊疗中,根据患者治疗的反馈,来调整诊疗方案,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它包含了“以病人为中心”“医患互动”“反馈调整”“个体化医疗”以及从“关联到因果”等许多现代医学以及系统科学、数据科学领域前沿的理念与方法,其“先进性”可见一斑!与现代医学提倡的个体化医疗、精准医疗以及“4P医学”(指医学的预见性、预防性、个体化和参与性)等理念一脉相承。但从群体层次讲明白、说清楚中医药疗效“是什么”“为什么”一直是其短板。尤其在上世纪70到90年代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兴起后,学术界以及大众从以往的“感觉疗效”越来越向“有证据的疗效”快速转变,用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证据说明白群体层次的中医药效果,已经成为大家选择应用中医药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在取得临床效果的同时,了解“为什么有效”“谁更有效”等已经成为常态。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治好每个病人的阶段,或者个案、低质量临床研究的层次,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已经成为关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中西医优势互补是必由之路。优势是比较而产生的,说明白、讲清楚各自疗效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才可能实现互补而使疗效最大化,让患者受益更多。
“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提。当前,世界医学知识与实践的主流模式是以科学证据为核心的循证医学模式,临床证据成为评价医学治疗措施有效性、安全性的主要依据,也成为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中医药虽然逐渐受到世界认可,但“走出去”仍面临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欠缺等障碍。我们迫切需要科学客观地认识与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就比如,很多中医的方子非常有效,但不能用科学证据说明“为什么”,患者通过治疗感到症状缓解,但相关的指标却体现不出来。那么我们在向世界推广中医药的时候,就会遇到“说不明白、讲不清楚”的窘境。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从古代典籍中挖掘精华、筛选出的“三药三方”,为世界贡献着“中国方案”。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舞台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更加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中医药推向全球。可见,“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是中医药参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媒介。
三方面入手说明白讲清楚
记者:如何“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
刘保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临床意义,也就是中医药解决了什么样的临床问题,给患者带来了哪些益处。这可以从具体的干预方法入手,针对一个具体的病症,用科学的数据、高质量的证据说明白、讲清楚其临床效果、适应范围、使用时机等。比如为什么青蒿素能够治疗疟疾?为什么针灸能够缓解慢性难治性功能性便秘?为什么针灸能够缓解癌痛?为什么“三药三方”能够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近些年来,在中医针灸领域,已经产生了一批被国内外学术界认可的高质量证据支撑的临床研究成果,可以成为首批说明白、讲清楚的素材。这也需要众多的临床专家、科学家化身科普专家,用大众能够听懂的语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讲出来。
第二个方面,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和证据。首先还是要解决适宜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体系问题。临床评价体系是一个跨学科的“公平秤”,不应有中医西医之分。但目前的评价方法仍然面临对“个体化诊疗”“复杂干预”以及从临床实际过程中评价疗效的方法学挑战。近些年来,中医药界积极与多学科结合,将中医针灸的特点与国际通行的临床研究原理、方法相结合,初步形成了被学术界认可、可以真实可靠地评价和展示中医针灸疗效的评价体系,临床评价领域许多新方法、新技术的出现也为个体化诊疗模式的群体层次疗效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计算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范式”“阶梯递进的临床研究模式”以及“两发并举的研究策略”等为中医药利用临床实际数据来讲明白、说清楚中医药疗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中医药数据科学的建设已经起步,也必将逐步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但在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的过程中,利用好“数据”这种现代化的国际语言,通过“数据”让全球都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疗效,必须要发挥中医以疗效为导向、临床科研一体化的辨证论治特点,以“结局管理”即“疗效管理”为抓手,充分利用医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通过疗效管理,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升临床效果,形成高质量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和证据。同时要建设好“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与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下好中医药数据科学这盘棋是关键一步。
第三个方面,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更难但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用科学方法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效应机制。近些年,围绕着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重大疾病以及临床研究,已经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工作,在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中,做好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将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中医针灸临床干预的效应相结合,形成中医药疗效证据链,需要多学科的结合。中医药是一种复杂干预的个体诊疗模式,要利用好我国丰富的医疗资源,吸纳国内外一流的研究团队,利用大科学研究的模式,围绕临床问题,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系列严谨科学的研究,形成高级别证据链条,从根本上回答中医药“为什么”有效的问题。
新科研范式推动国际医学界认可针灸
记者:您可以以针灸国际化为例,简单谈谈“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对于中医药国际化的意义吗?
刘保延: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医专家历经10余年努力取得的宝贵成果,这充分体现世卫组织对传统医学疗效的初步认可。
未来,中医药国际化任重道远。以针灸国际化为例,从1975年到2016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的24篇针灸临床科研论文没有一篇出自中国学者之手,且其中多篇研究结果为阴性,一些批评者据此认为针灸不过是“安慰剂”。
这并不是因为针灸没有疗效,而是这些研究在方法学上没有很好地考虑针灸本身的特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冲突而造成的科研思维差异。
为了融通中外,进一步规范针灸临床研究,由中国针灸学会牵头,从科学假说、设计方法、病种选择、穴位方案等15种临床评价核心要素入手,改良创新科研方法,制定国内外首个《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指导了全国数十项针灸临床研究项目顺利开展。
2016年以后,随着证明针灸“效果显著”的科研论文屡屡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针灸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017年6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刊文,证实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2020年3月,《英国医学期刊》刊文,指出针刺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2016~2021年,《内科学年鉴》多次刊文,证明针刺治疗慢性便秘、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食道窘迫综合征等效果显著。
一直以来,中国针灸界努力将针灸学科特点与临床研究的国际通行规则有机结合,以国际公认的高质量证据推动针灸进一步走向世界。随着在新的科研范式下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证明针灸确切疗效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将涌现出来,为针灸进一步走向世界铺平道路。
针灸的国际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一个缩影,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站到世界医学舞台的中央,需要“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12月24日1版
撰文:记者徐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