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海燕,严志祎,姜幼明,刘玥芸. 耳穴诊断法的研究概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4):150-152
耳穴诊断法简称耳诊,是指通过观察耳廓整体和相应部位的形态变化来推断躯体或内脏病变的一种临床辅助诊断方法。在耳廓上出现的相应变化被称为阳性反应点,包括变形、变色、血管充盈、压痛、丘疹、结节、脱屑、电阻改变等。耳诊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针灸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种以观察局部反应来判断整体变化的方法,成为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耳穴诊断具有相对性,临证中不可刻板硬套,乱下诊断,应当结合四诊,综合分析[1]。耳诊不仅能诊断疾病,而且还能够用于预防和保健,因此要发展耳穴诊断,不仅要使其运用于临床治疗,而且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其推广。
1 耳穴诊断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我国古代文献对运用耳穴诊断法治疗及预防疾病早有记载。《黄帝内经》对耳与人体脏腑经络及其他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联系作了详细的记述,如《灵枢·师传》 篇曰:“视其耳好恶,以知其性也”,最早提出了耳穴诊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目而走空窍……而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经脉》 篇中记载了十二正经的循行,六条阳经有直入耳中或布于耳周,六条阴经则是通过络脉与耳相连,或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间接上达于耳[2]。这说明耳是人体经络的汇集地,与身体各个组织部位都是相联系的,为耳穴诊断提供了生理基础。继 《黄帝内经》 之后,历代医家通过耳穴治疗的病证已有头痛、眼病、气喘、胃痛等14种以上[3]。
在《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耳诊的论述,由此看来,古代医家们已经认识到耳诊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后世耳诊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耳诊的历史悠久,《黄帝内经》 最早论述了将耳廓形态改变用于疾病诊断的方法,如《灵枢·卫气失常》:“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灵枢·论疾诊尺》:“耳间青脉起者,掣痛”,这是目前望耳诊病的最早记载。古代对耳的诊断一般是以望诊法为主,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耳廓的色泽、形态、大小、坚薄来判断病位和所属脏腑。古人认为在所有脏腑中,肾与耳的关系最为密切。《灵枢·本脏》中记载“(耳)黑色小者肾小,粗理者肾大……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唐代孙思邈进一步引证和论述,指出“正黑色小理者,则肾小,小即脏安难伤”“耳坚者肾坚,坚则肾不受病,不病腰痛”“耳薄则肾脆,脆则伤热,热则耳吼闹,善病消阐”;孙思邈重点强调了耳与肾的关系,表明耳的局部反应整体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后世耳穴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思路,也为耳穴特异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此外,耳穴防治疾病的思想也在许多医籍中有相应论述,《苏沈良方》记载:“摩熨耳目,以助真气。” 世医得效方》:“蓖麻子、大枣肉、人乳和作枣核大,棉裹塞耳,以治全身气血衰弱,耳聋鸣。”《东医宝鉴》也引用了中国道家的方法:“以手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3]
耳穴诊断的依据在于局部反映整体,耳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信息,当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躯干四肢等发生病变时,在耳廓相应部位会出现不同的阳性反应点,耳廓的相应变化可以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能够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也可用于推断患者的既往病史。耳穴能够诊断疾病和反映全身信息的关键在于耳与人体经络脏腑有着密切联系。《阴阳十一脉灸经》 中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连的“耳脉”,后在《黄帝内经》中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4]。可见,耳与经络的联系由来已久,并且在经过后世医家反复临床实践和归纳总结后,耳穴诊治疾病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虽然目前经络本质尚未研究清楚,但是从古代医家著作可以看出耳与人体经络系统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耳穴诊断的研究必然要与经络相联系。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耳与脏腑也是密切相关的。《灵枢·外揣》提出了“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诊断思想,后《丹溪心法》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观察耳的形态、色泽、阳性反应点等的改变是能够对脏腑的病变做出相应诊断的。此外,上世纪50年代,法国医学博士P.No-gier提出了形如胚胎的倒置耳穴图,并且在传统耳穴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加入的穴位大多是以人体器官或相关疾病命名,更加直观地反映了耳穴与全身及脏腑的关系。可见,中医经典论著和现代耳穴研究均表明耳穴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及客观依据。
2 耳穴诊断的研究进展
在耳穴胚胎倒影学说提出之后,中西结合研究耳穴诊断的思路得到了拓展,随着科研的深入,许多新的耳穴被提出,并补充到传统耳穴之中,为耳穴诊断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除了继续在脏腑经络领域进行研究外,现代耳穴理论也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生物电学、控制论、生物全息学说、离子学说等多方面得到了完善和补充,从而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现代耳医学体系。目前,耳医学作为辅助临床诊治疾病的学科,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耳穴诊治疾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综合诊治全身各部位、各系统的疾病。如妇科、泌尿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心脏科、呼吸科、皮肤科、免疫科、神经科、五官科、运动神经科、肿瘤科等14个系统疾病都在耳医学的诊治范围之内[5]。耳穴诊断法对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对疾病的动态综合分析判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是现代耳医学的基础。
2.1 耳穴诊断的基础实验研究 在耳穴诊断方法中,除了传统望诊法外,医者还能运用触诊法、电测法、染色法、日光反射法等方法来诊断疾病。许多文献都从耳穴诊断的生理病理基础进行探讨,如管遵信等[6]曾以耳穴染色法为指标观察家兔耳穴的变化,发现疾病模型家兔相应耳穴处较正常家兔发生了组织形态改变,着色部位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角化层变薄而生发层和棘层增生变厚,从组织学的角度为耳穴诊治疾病的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唐成林等[7]论述了耳穴与化学物质的关系,在实验中对家兔耳穴着色,观察各组家兔耳穴酸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为耳穴染色原理及耳穴诊治疾病原理提供了组织化学实验依据。高昕妍等[8]研究针刺耳甲区耳穴的降压作用及机制,通过针刺大鼠耳甲区耳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及正常大鼠血压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这种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密切相关。王建渝[9]阐述了耳穴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他认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迷走神经,而耳朵又是迷走神经唯一在体表的分支,所以耳穴诊疗能够适用于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关的疾病。
2.2 耳穴诊断的临床研究 耳穴诊断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金凤等[10]通过测定健康年轻人耳廓正面的电阻分布规律,为病理状态下耳廓诊断提供一定的参照标准,对提高耳穴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有效性意义重大;章进等[11]探讨耳甲丘疹与胆石症之间的关系,对疑似胆石症且伴有耳甲丘疹的患者进行详细观察,标识耳谱,拍摄耳甲丘疹影像资料,再以B超或CT对照验证,结果耳甲丘疹诊断胆石症与B超或CT诊断的符合率为90.9%,并且发现随着胆石症病程延长,并发症多的耳甲丘疹出现增大、增多,或簇集成片、左右互见,说明了耳穴的病理反应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相应改变的特点。朱丹[12]采用耳廓视诊、电探测、染色三种方法对116例恶性肿瘤病人、120例良性疾病病人和115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病人耳廓上的相应部位软骨增生,耳轮色素沉着,Y2软骨增生,耳廓上代表癌区的部位及肿瘤在耳廓上的相应部位电流增大,染色时耳轮、Y1-Y2及耳廓相应部位着色,为临床通过耳穴诊断恶性肿瘤提供了指标。
赵磊等[13]通过比较腰椎病耳诊与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耳诊与影像学检查符合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了耳穴可以用于诊断恶性肿瘤。刘继洪等[14]通过观察急性腹痛患者10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耳穴反应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腹部B超或胃肠纤维镜检查诊断,进行诊断相符率比较,结果显示耳穴诊断与腹部B超或胃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了耳穴诊断急性腹痛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3 耳穴特异性相关研究 耳穴都是具有相对特异性的,其特异性表现包括生理和病理两方面,临床上耳穴特异性是耳穴诊断疾病的基础,运用耳穴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和改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对耳穴特异性的研究需要大量临床资料的支持。耳穴诊断是发现与证实耳穴特异性最普遍的途径与方法,如耳廓望诊、触诊、耳穴电测定与耳廓染色等,其依据是机体躯体或内脏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变形、变色、压痛点、电特性改变等反应[15]。临床研究耳穴特异性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到某一疾病会在耳廓的特定位置或穴位上出现阳性反应,再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验证便可确定耳穴特异性改变与相应疾病的关系。如耳穴中存在辅助诊断肿瘤的肿瘤特异区,朱伟坚等[16]选取52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通过望诊及触诊观察两组左右耳口、食道、贲门等27个耳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并使用数码相机采集耳廓皮肤颜色,对所有数据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发现食管癌患者在相关耳穴会出现色泽、形态等变化,耳穴具有反应食管癌的特异性。刘汉平等[17]通过观察耳穴在月经前后人体气血盈亏变化过程中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性,探讨耳穴反映人体气血变化的相对特异性,结果发现相关耳穴漫反射光的变化与机体气血盛衰有关,其在反映机体气血盛衰方面存在相对特异性,子宫为反映胞宫气血变化最灵敏的耳穴。有研究表明耳穴特异性与机体生物分子活性存在密切的联系,耳穴反应病变的特异性可能源于机体内生物分子的活性,其中包括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及其调控,这表明耳穴所反映出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特异性,其本质可能源于机体生物分子的活性[18]。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耳穴诊断法是极具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大量的科学研究,耳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者不仅通过现代技术更加深入地探索耳穴诊断理论,而且制造并运用现代仪器设备,使之更加有效地诊断疾病。此外,耳穴诊断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可,这一简单有效的诊治手段愈加受到关注。但是目前为止,耳穴诊断在医学界仍是被定位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诊断方法个体差异性较大,仍然以经验诊断为主,难以被标准化。(2)耳穴诊断的相关机制仍然没有解释清楚,耳穴的经络脏腑机理缺乏科学的解释。(3)耳穴诊断只是大概的定位诊断,耳穴的定位缺乏标准。(4)同全身经络穴位一样,耳穴的本质尚有待深入研究。(5)耳穴诊断仪器的准确程度尚未达标,在仪器的开发上有待创新,需要更加深入地把耳穴诊断方法和诊断仪器进行对比研究。
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日益关注,诉求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预防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而耳穴诊断法恰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若耳穴诊断法能够得到良好推广,不仅有利于耳穴诊断的发展,而且可以使疾病得到更加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在推广耳穴诊断方法时,不能仅传授书本知识,更需要深入浅出,建立符合现代社会交流、沟通便利特点的相关平台;另外还需要推广一些简单易行的耳穴治疗保健方法,如耳穴贴压法、耳穴按摩法等。这样将诊断方法和简单的治疗保健手段进行全面推广,不仅能使耳穴诊断得到普及,更可使传统医学深入人心,也会对耳穴诊断的临床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